太始公夏良胜

夏良胜,生卒年不详。据亳州、永城夏氏家谱和夏良胜墓前碑记记载,应为元朝末年出生。夏良胜生五子,于明朝洪武二年八月(1369年8月),己酉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凤阳府亳州东40里观塘刘集大夏楼和开封府永城西45里酂县城(也写作邞城)南街路西。是现在亳州、永城、宿州、商丘、夏邑、邳州、萧县、淮北、濉溪、颍上等地夏氏的共有宗祖,本族夏氏共尊夏良胜为夏氏太始公。墓在亳州观塘刘集大夏楼南夏林,墓前有碑记。

迁徙亳州、永城

大明洪武二年八月,领君命迁徙河南,别离故土,含泪揖别亲人,千里迢迢,风餐露宿,一路风尘,长途跋涉,行至河南,按照官府安排,分居亳州和永城。定居后,在亳州的定居点取名夏庄,经多年发展,不断分居,夏庄又称大夏庄、大夏楼。在永城的定居点取名夏竹园。

夏良胜及其后裔,置地筑屋,建设家园,辛勤耕作,繁衍生息,至今650余年。

人物联系

夏良胜生五子,分居亳州和永城。

长子通公,占籍永城,居酂县城,后裔生国玺、京璧二子,有叙。

次子二公,疑居西乡商丘李口夏楼。

三子三公,居亳州观塘刘集夏庙村大夏庄,生文、武二子。(三公墓在太始公墓左首,已平坟)。

四子福公,疑占籍永城。

五子旺公,字其昌,配何氏,居永城西酂县城西夏竹园,生元忠、从忠、允忠、治忠、君忠五子。

太始公夏良胜配两房夫人,太始公、二夫人与三公占籍亳州刘集夏庙村大夏庄,长夫人与长子通公、五子旺公居永城县酂县城,旺公墓址在永城县酂城镇西南夏竹园(现夏庄村)东南浍河北岸的南肖庄电管站附近的夏林堂,已平坟。碑记文革期间损毁。据亳州夏氏世袭讲述,通公、福公葬在亳州大夏楼。

《永城夏氏明·清康熙乾隆道 光族谱》残本有“自太始公生始公”“始祖公讳旺”的记载,证明夏良胜为太始公,其五子通公、二公、三公、福公、旺公为各支夏氏始祖,即一世祖。

家训

修身以遵训从善,启后以忠厚当先。

传家以耕读为业,处世以礼让在前。

生则以乡邻赖之,殁则应闾里仰之。

遵训从善即为尊宗敬祖,修身爱国便是孝子贤孙。

班辈派字

亳州、永城夏氏:

文学力新传,怀思绍明心。(“力”17世)

[力(选)、新(加)、传(广)、思(久)、绍(登)]

修德兴家邦,秉礼万世昌。(“修”25世)

仁增福禄春,慈忠志久长。

善义立祥玉,吉星照东方。

宿州夏氏:

景清士先,恭守国文。(“景”5世)

永宗宏尚兴,学万长怀忠。(“忠”22世)

长怀忠孝,传家之道;敬持恒存,声名光耀。

秉贞维良,克承德教;经泽昌隆,大庭广浩。

[恭(一)、学(玉)、万(元、本)、怀(茂)、忠(盛、圣)]

后人现状

据亳州和永城家谱及碑记记载,夏良胜后裔分居地有:亳州刘集、永城酂县城、夏邑县会亭南、宿州柳沟集、濉溪县四铺大夏庄、萧县、西乡太康、五里庄、王氏集、鞠家集、邳州招贤、濉溪县临涣南、颍上县夏圩子、胡家堂、张草阁、余桥、乾柴庙、宁陵县等地,历经六百五十余年,安居乐业。夏良胜的后人分布豫皖苏三省,共10多个县市,200多个村庄,计人口5万余。

三世夏宗寅明经进士任汉川县知县,六世夏震明朝进士,仕北京城南兵马司副总指挥,七世夏胤贵为明五周王仪宾,七世夏琳贡生得田园七十二顷,八世夏敬承明万历甲午举人,十二世宣猷康熙壬戌进士,十二世夏尚綗携子夏九岭同中清康熙乙卯科举人。十六世夏统清嘉庆武举,仕两江中军参将与堂兄弟夏辅世、夏匡世、夏济世共中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武举,威震豫州……这些才华横溢的子孙都是夏良胜的后人。

考证撰文:

永城夏氏21世夏浚钟

宿州夏氏22世夏忠联

2021年5月15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