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考专题」16-20年上海高考语文论述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9.(2020·上海)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

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③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

④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如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

⑤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则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事,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记故事》,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

⑥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些诗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唤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⑦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

⑧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存在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

(1)第②段中的“发现'儿童’”具体是指 。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

B.《北京儿歌》《孺子图歌》等童谣集专为儿童编写。

C.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作品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

D.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诗歌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

(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

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

C.某一文学概念与相关文学事实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产生。

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①。

朱熹正学②,苏轼奇才。

[注]①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霍光、邓禹等。②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

10.(2019·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河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下的斑驳阴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

⑤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⑥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⑦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节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词“发酵”在文中具体是指 。

(2)为第⑥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

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

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

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

(4)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客观的。

B.写出好作品需要合适的“时间距离”。

C.作家对记忆的选择和召唤是无意识的。

D.被“遗忘”的记忆是文学的主要内容。

(5)“河边钓鱼”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11.(2018·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⑦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⑧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啊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⑨由此可见,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⑩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⑪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⑫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透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社。

⑬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删改)

(1)第②段中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的状况。

(2)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5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A.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是选手,所以,他会进入赛场。

B.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没有进入赛场,所以,他不是选手。

C.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没缺席,所以,他没生病。

D.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缺席了,所以,他生病了。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是

A.情感的运用与原始部落的仪式举措有相同的行为逻辑。

B.人类的理智能够对人类自身的某些生理反应加以节制。

C.朋友和家人有冲突时,在家人面前替朋友说话成本高,效益低。

D.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的社会化导致现代家庭关系的疏离。

(4)用本文的“成本效益”观念,对第12段的“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加以分析。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12.(2017·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开图画即江山

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

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从巨大的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的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的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

⑥所谓“天工”,古人欣赏的不止是山水这样的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的单独的个别对象,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惊叹之情,得到审美的愉悦。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湖,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的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奇妙,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的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的是不俟人力,没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谓天然的“雕饰”。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的艺术,崇尚的不是艺术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绝不加以干涉。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的不是创造美的双手,而是发现美的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的艺术。

⑦几案上的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的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的意境。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的画幅﹣﹣“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删改)

(1)概括第①段的段意。

(2)作者在第③段中举李白、王维的诗句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蓬勃而出。

B.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绵延不绝。

C.用来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

D.用来说明文人将山水视为主体的一部分。

(3)对第④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

B.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没有人的自然,含比拟手法,形象而深刻。

C.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的例子。

(4)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5)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C.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的艺术品。

D.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的参与。

(6)“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的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有哪些作用?

13.(201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城建,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克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

9.【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待分析的语句的上下文语境。然后从语句的字面意思分析到它的深层含义,并指出其作用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做这种题,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或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之后,带着选项的情景要求去分析和琢磨。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在整体阅读之后,一定要吃透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情感基调,即作者赞美什么、反对什么。

(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能力。做这种题一定要理清文章脉络,搞清楚文章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其关系等。

(5)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本,探究文章重要问题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自己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进行阐述。

【解答】(1)“发现'儿童’”出自文章第二自然段。该段的话题焦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是否有儿童文学?反对者的理由是:作者提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也就是古人还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还没有专门地、有意识地研究儿童领域,而真正“发现”儿童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

(2)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这句话表述正确。根据原文第四段,“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那么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属于古代儿童文学范畴了,那么绝对不为制造舆论而做,当然也应该不是灌输封建伦常这一类。

B.“专为儿童编写”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但难以推出专门为儿童编写,故排除。

C.“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述太绝对,从原文第五段,“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可见识字类的蒙学读物其实并不属于儿童文学作品,也应排除。

D.“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的说法是非常滑稽可笑的。从第四段,“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等文字可知创作者都是成年人,该项也排除。

(3)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的说法错误,从第八自然段,“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说明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

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的说法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七自然段: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的表述可知,并非为儿童接受的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范畴。

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原文第三段,“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说明现代儿童文学的判断标准可做古代儿童文学判断的参照。

(4)这篇题为“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的文章,以一个疑问句引出两种相反的看法,进而提出论题: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儿童文学。然后,引出现代“儿童文学”的判断标准,进而依据此标准判断古代儿童文学的类别。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

(5)从原文第五自然段,“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可知,作者之所以把《龙文鞭影》归为儿童文学作品范畴是因为这部书含有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启蒙的读物。事实上,从其中的“名高麟阁,功显云台”等文字可看出包含着建功立业、追求功名的思想,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同时,所介绍的“朱熹正学”充满道学气,而且比较抽象。因此,作者的归类不够严谨,应该以内容是否为儿童接受,而不仅是形式上是讲故事来判断。

参考答案:

(1)认识到儿童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认识到儿童的特征;有意识地、专门地研究儿童领域的文学。

(2)A

(3)C

(4)答案示例:本文以“中国古代是否有儿童文学”为论题,基于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及相应判断标准的事实,根据古代文学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儿童文学判断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不同门类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判进行澄清,最终得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这一结论。

(5)答案示例:虽然《龙文鞭影》是为儿童创作的,但我认为该书不应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部分内容如“名高麟阁,功显云台”充满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色彩,不符合儿童心理;“朱熹正学”包含的内容过于抽象复杂,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使用过于浓缩的表达方式,也不利于儿童接受;作者对《龙文鞭影》归属的分析偏离了作品本身,而是着重于对书中故事的讲解,改变了分析对象。

10.

(1)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经历随时间流逝而改造、重组。

(2)D

(3)D

(4)A

(5)答案示例:“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写作是一种选择性行为、时间距离对经历的发酵有其作用等观点;用再次回到河边及与此相关的花香等,阐述了经历的重复是作家召唤记忆的契机,被召唤的记忆包含着非意愿性记忆。这一事例与观点紧密契合,多次使用使文章衔接自然。事例本身贴近生活,使说理易于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这一事例的使用在论述中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1.

(1)驾驭人的原始力量是情感而非理智

(2)B

(3)B

(4)“成本效益”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受人的理智的驾驭与节制,人的情感是经过精细的成本高低的计算的。“情感”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学习达成目标可以获得“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对未来有刺激诱发作用,经过理智的成本计算,会让学生追加更多的行为投入学习以继续获得“嘉勉”,得到“喜悦”的情感。

(5)本文首先提出“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的观点;接着引用列堆·斯特劳斯的观点引出作者的质疑;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朋友、家庭关系的例子得出“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的结论;最后指出“理智”在生理与心理层面的意义,并指出“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祉”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情感背后的“理智﹣﹣成本效益”逻辑。

12.

(1)“天”和“人”都在创造,通常人工不及天工;

(2)C;

(3)C;

(4)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

(5)B;

(6)用黄庭坚的诗句作为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的对象,“天工”是“天”的创造,“图画”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的模仿、发现,而“天工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

13.

(1)考据学对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2)B

(3)①用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②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是一种反省的理解;预存美丑的标准,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4)C

(5)B

(6)相同点:注重自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欣赏的态度忌杂有任何城建,把自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不同点:印象派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欣赏的态度全凭直觉.作者认为内行与外行的印象得出的价值未必相同,除直觉外,还要能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9.(2020·上海)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

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③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

④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如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

⑤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则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事,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记故事》,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

⑥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些诗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唤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⑦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

⑧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存在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

(1)第②段中的“发现'儿童’”具体是指 。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

B.《北京儿歌》《孺子图歌》等童谣集专为儿童编写。

C.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作品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

D.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诗歌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

(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

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

C.某一文学概念与相关文学事实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产生。

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①。

朱熹正学②,苏轼奇才。

[注]①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霍光、邓禹等。②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

10.(2019·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河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下的斑驳阴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

⑤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

⑥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⑦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

(节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词“发酵”在文中具体是指 。

(2)为第⑥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

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

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

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

(4)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客观的。

B.写出好作品需要合适的“时间距离”。

C.作家对记忆的选择和召唤是无意识的。

D.被“遗忘”的记忆是文学的主要内容。

(5)“河边钓鱼”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11.(2018·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⑦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⑧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啊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⑨由此可见,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⑩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⑪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⑫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透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社。

⑬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删改)

(1)第②段中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的状况。

(2)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5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A.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是选手,所以,他会进入赛场。

B.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没有进入赛场,所以,他不是选手。

C.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没缺席,所以,他没生病。

D.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缺席了,所以,他生病了。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是

A.情感的运用与原始部落的仪式举措有相同的行为逻辑。

B.人类的理智能够对人类自身的某些生理反应加以节制。

C.朋友和家人有冲突时,在家人面前替朋友说话成本高,效益低。

D.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的社会化导致现代家庭关系的疏离。

(4)用本文的“成本效益”观念,对第12段的“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加以分析。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12.(2017·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开图画即江山

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

山水可以现于画幅,同样也可以再起于庭园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称之为“缩地移山”。从巨大的皇家园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模拟山水,这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最高原则。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的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的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

⑥所谓“天工”,古人欣赏的不止是山水这样的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的单独的个别对象,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惊叹之情,得到审美的愉悦。园林中没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奇石或采于山间如灵璧,或取于水中如太湖,并非因其材质若宝石之高贵,而在于形状奇异超过人的想象,所谓“鬼斧神工”让人惊异于大自然的奇妙,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也有很多木质器物,多取树根的天然奇崛,为镇纸,为笔架,为笔筒,为花插,或仅作摆件赏玩。无论“木者”还是“石者”,强调的是不俟人力,没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谓天然的“雕饰”。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一种“雕塑”,只不过这种立体的艺术,崇尚的不是艺术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绝不加以干涉。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的不是创造美的双手,而是发现美的双眼,这是用所谓“眼光”创造的艺术。

⑦几案上的奇石也有类于奇峦叠嶂者,与庭园中的叠石成山,背后皆衬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画的意境。人居之外,极目更远处,则是真山真水,蓝天白云可为背景,是最大的画幅﹣﹣“天开图画即江山”(黄庭坚诗).从天地到庭园到堂室到几案,层层与山水相遇,处处与自然共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删改)

(1)概括第①段的段意。

(2)作者在第③段中举李白、王维的诗句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蓬勃而出。

B.用来说明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绵延不绝。

C.用来说明文人视山水为朋友,情感相通。

D.用来说明文人将山水视为主体的一部分。

(3)对第④段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写细腻,文笔生动。

B.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没有人的自然,含比拟手法,形象而深刻。

C.引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语,说明山水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夕相对”,照应上文中宗炳“卧游”的例子。

(4)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5)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艺术需要人力对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这种艺术需要从天然材料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C.这种艺术是指绘画、园林等不俟人力的艺术品。

D.这种艺术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张人的参与。

(6)“天开图画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画出的图画”。用“天开图画即江山”作标题,有哪些作用?

13.(2016·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城建,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克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

9.【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待分析的语句的上下文语境。然后从语句的字面意思分析到它的深层含义,并指出其作用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做这种题,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或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之后,带着选项的情景要求去分析和琢磨。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在整体阅读之后,一定要吃透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情感基调,即作者赞美什么、反对什么。

(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能力。做这种题一定要理清文章脉络,搞清楚文章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其关系等。

(5)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本,探究文章重要问题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自己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进行阐述。

【解答】(1)“发现'儿童’”出自文章第二自然段。该段的话题焦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是否有儿童文学?反对者的理由是:作者提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也就是古人还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还没有专门地、有意识地研究儿童领域,而真正“发现”儿童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

(2)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这句话表述正确。根据原文第四段,“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那么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属于古代儿童文学范畴了,那么绝对不为制造舆论而做,当然也应该不是灌输封建伦常这一类。

B.“专为儿童编写”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但难以推出专门为儿童编写,故排除。

C.“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述太绝对,从原文第五段,“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可见识字类的蒙学读物其实并不属于儿童文学作品,也应排除。

D.“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的说法是非常滑稽可笑的。从第四段,“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等文字可知创作者都是成年人,该项也排除。

(3)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的说法错误,从第八自然段,“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说明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

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的说法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七自然段: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的表述可知,并非为儿童接受的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范畴。

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原文第三段,“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说明现代儿童文学的判断标准可做古代儿童文学判断的参照。

(4)这篇题为“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的文章,以一个疑问句引出两种相反的看法,进而提出论题: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儿童文学。然后,引出现代“儿童文学”的判断标准,进而依据此标准判断古代儿童文学的类别。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

(5)从原文第五自然段,“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可知,作者之所以把《龙文鞭影》归为儿童文学作品范畴是因为这部书含有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启蒙的读物。事实上,从其中的“名高麟阁,功显云台”等文字可看出包含着建功立业、追求功名的思想,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同时,所介绍的“朱熹正学”充满道学气,而且比较抽象。因此,作者的归类不够严谨,应该以内容是否为儿童接受,而不仅是形式上是讲故事来判断。

参考答案:

(1)认识到儿童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认识到儿童的特征;有意识地、专门地研究儿童领域的文学。

(2)A

(3)C

(4)答案示例:本文以“中国古代是否有儿童文学”为论题,基于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及相应判断标准的事实,根据古代文学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儿童文学判断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不同门类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判进行澄清,最终得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这一结论。

(5)答案示例:虽然《龙文鞭影》是为儿童创作的,但我认为该书不应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部分内容如“名高麟阁,功显云台”充满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色彩,不符合儿童心理;“朱熹正学”包含的内容过于抽象复杂,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使用过于浓缩的表达方式,也不利于儿童接受;作者对《龙文鞭影》归属的分析偏离了作品本身,而是着重于对书中故事的讲解,改变了分析对象。

10.

(1)答案示例:记忆中的经历随时间流逝而改造、重组。

(2)D

(3)D

(4)A

(5)答案示例:“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写作是一种选择性行为、时间距离对经历的发酵有其作用等观点;用再次回到河边及与此相关的花香等,阐述了经历的重复是作家召唤记忆的契机,被召唤的记忆包含着非意愿性记忆。这一事例与观点紧密契合,多次使用使文章衔接自然。事例本身贴近生活,使说理易于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这一事例的使用在论述中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1.

(1)驾驭人的原始力量是情感而非理智

(2)B

(3)B

(4)“成本效益”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受人的理智的驾驭与节制,人的情感是经过精细的成本高低的计算的。“情感”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学习达成目标可以获得“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对未来有刺激诱发作用,经过理智的成本计算,会让学生追加更多的行为投入学习以继续获得“嘉勉”,得到“喜悦”的情感。

(5)本文首先提出“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的观点;接着引用列堆·斯特劳斯的观点引出作者的质疑;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朋友、家庭关系的例子得出“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的结论;最后指出“理智”在生理与心理层面的意义,并指出“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祉”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情感背后的“理智﹣﹣成本效益”逻辑。

12.

(1)“天”和“人”都在创造,通常人工不及天工;

(2)C;

(3)C;

(4)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画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之中的观点,引出下文庭园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画一样“缩地移山”的看法;

(5)B;

(6)用黄庭坚的诗句作为标题,具有文学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标题“天开图画即江山”点明本文阐述的对象,“天工”是“天”的创造,“图画”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认为“人工”是对天工的模仿、发现,而“天工图画即江山”一语,是对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础.

13.

(1)考据学对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2)B

(3)①用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②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是一种反省的理解;预存美丑的标准,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

(4)C

(5)B

(6)相同点:注重自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欣赏的态度忌杂有任何城建,把自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不同点:印象派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欣赏的态度全凭直觉.作者认为内行与外行的印象得出的价值未必相同,除直觉外,还要能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