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中医之魂:鼻病四则
《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流不止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四圣心源》曰:“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案一:某男,8岁,初诊日期2017年7月20日。诉4岁时因受凉后感冒、头痛,久治不愈,医院诊断为脑炎,乃降脑压(甘露醇)治疗亦无效,继而诊断为鼻窦炎,经中西医治疗,反复发作。现睡眠时常因鼻腔不通气而憋醒,鼻腔干燥,流黄色黏鼻涕,纳差,舌质淡,苔白,中央稍凹陷,舌面诸多红点,舌边尖鲜红,脉浮取稍数,沉取不足。《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流不止也”
病机:中气不足, 相火上犯,蒸灼鼻窍;
方药:柴胡5g 黄芩4g 半夏5g 五味子4g 石膏10g 杏仁10g 沙参5g 茯苓10g 桔梗5g 白芷3g 生姜10g 大葱1根(10剂)
7月30日二诊,诸症明显缓解,舌淡红,舌面散在红点,苔薄白,脉浮稍数。处方:党参10g 白术5g 黄芪10g 防风5g麻黄4g 杏仁5g 石膏10g 炙甘草5g 芦根10g 生薏仁5g 桃仁5g 冬瓜仁10g 白芷4g 辛夷花3g(10剂)
按:十月初,患者来告,鼻炎已痊愈。2013年受凉感冒失于表散,误用药物而致中气亏损,相火上犯,蒸灼鼻窍。古人云:“中气不足,九窍不利”,治疗失当而反复发作。初诊之时,鼻塞而憋醒,鼻腔干燥,黄色黏鼻涕,是以予柴胡、黄芩解少阳郁火,以石膏清阳明所受之热,杏仁、沙参润肺金;半夏、茯苓祛痰浊;桔梗利肺气;白芷、生姜、大葱辛散以通鼻窍;二诊之时,诸症明显缓解,乃予参、芪、术、草补中益气;再合以麻杏石甘汤及千金苇茎汤解在表之寒,清在里之郁热……数年顽疾三周而愈!
案二:某男,46岁,初诊日期:2017年8月24日。主诉自2005年秋季感冒迁延未愈后,每年处暑前后即喷嚏连连,昼时严重,入夜好转,唯觉鼻腔干燥,每于霜降则诸症消失,年年如此。2017年4月病左足大趾痛风,疼痛难忍,禁食肉类后好转病愈,但至今每食肉及油腻之品则痰多;自述近日因锻炼、节食减肥,体重持续下降,恢复饮食之后体重仍旧持续下降;平素恶风,畏寒,冬季尤甚,舌质淡红胖大,苔薄白,脉寸尺沉弱,两关沉弦。
病机:外寒内饮,热郁于内
方药:麻黄5g 桂枝10g 白芍10g 半夏5g 细辛3g 干姜5g 五味子5g苏叶5g 杏仁10g 桑叶10g 玄参10g 石膏10g 陈皮5g 茯苓10g 泽泻4g 桔梗3g:十剂:水煎服:
按:2005年病发,金运不及,燥金司天。金运不及,火气盛行,病发时太阴太阳主客加临,水湿内停,寒饮为患;肺者,开窍于鼻,通于秋气。处暑发病霜降愈,昼重夜轻,处暑之时秋气欲降而未降,于霜降则秋气全降,故知患者之病因于肺失于肃降也;故予小青龙加石膏汤,解外寒,化内饮,清郁热、降肺气;加杏仁、桔梗、玄参、陈皮、茯苓合半夏为桔梗元参汤,治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之鼻炎;桑叶合杏仁又助肺气肃降;每食肉类及油腻之品则痰多,此为脾虚痰湿阻滞,方中寓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苏叶理气宽中,芳香化湿又能解表……五天后电告三剂而愈,微信开东垣之肺之脾胃虚方升阳益胃汤十剂以调理脾肺防复发。
案三:某双胞胎,9岁,主诉兄弟二人皆每于换季则鼻塞声重、流涕,喷嚏、眼痒三年,冬春季易感冒,畏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沉
方药:白术10g 黄芪10g 防风5g 茯苓10g泽泻10g生姜10g苏叶10g 杏仁10g 陈皮10g 炙甘草10g 桑叶10g 菊花10g 白芷5g
10月6日复诊:
兄,诸症明显缓解,舌质红瘦,苔薄白,脉沉软。处方:麦冬15g 熟地15g 五味子6g 干姜5g 细辛3g 杏仁10g 陈皮5g 半夏5g 党参10g 桂枝10g 茯苓10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弟:诸症减轻,舌质淡红稍胖大,中央凹陷,两寸脉沉弱。处方:党参10g 白术10g 黄芪10g 柴胡3g 当归5g炙甘草5g 升麻2g 陈皮5g 茯苓10g 白芷5g 桂枝10g 干姜5g 苍耳子3g 细辛3g 五味子6g 半夏4g 生姜10g 大枣10g
按:《四圣心源》曰:“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初诊之时,兄弟二人皆每因换季而发鼻炎,冬春之际容易感冒,此皆因于素体卫气不固,乃予玉屏风散固护卫气;再合以黄元御苓泽姜苏汤清降肺金以治鼻炎。至于二诊,兄弟二人诸症明显减轻,然观其舌脉,其兄舌质红瘦,脉沉稍软,此阴虚也,故用方时以麦冬、熟地滋阴填精,再合以温阳除湿诸药以和之;其弟舌质胖大而中央稍凹陷,两寸脉沉弱,此中气下陷之故也,故以补中益气汤合住温阳散寒之品以调之……
冯门中医工作室师训:慧心治病,良心做人,疗效至上,医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