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炮里街道留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距长安城区19公里,距西安21公里。6个村民小组,1260人,土地面积1300亩。全村除极个别杂姓外,均为赵姓。
留下的村子叫留村,这种说法似乎太过于直白简单。可也别把先贤圣人想得过于神圣了,炮里的留村还的确是。民间亦称之为小留村。据嘉庆《咸宁县志》和《咸宁长安两县志续志》,亦称留村为小留村。
炮里留村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村落,是西晋十六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据《十六国春秋》等记载,当时袭入长安的游牧部落民族人数累计达到百万人之多。又据《梁书·康绚传》载,康氐两次由白鹿原迁走居民至湖北襄樊蓝田侨县。第一次迁出3000户,第二次迁出50000户。但长安也有极少数一部分人,同突袭而来的游牧民族作了尖锐斗争,不舍故土,便留了下来。留村便是当时留下的村落。留村里留下的是杨氏户族,故留村早期曾有一段时间称为杨家村。至明朝末年,杨氏家族已分户二十三门。其一门后生因少小聪慧,严谨治学,满腹翰墨,后履职于明廷督察院。后因明朝几近没落,后生便隐归故里。至满清立国时,反清复明日嚣尘上。满清政府为固江山社稷,便全国撒网,铲除异己,搜查并缉拿前朝官员。一日初夜,杨门后生正于家院外一丛黄菊旁,抚琴叹月,突然闯进一路兵马,对杨氏后生验明正身后,便束之缚之,缉拿而去。半月余,满清刑部兵吏便闯进杨家村,对杨氏六辈之内族亲一概诛杀。杨氏六辈之外族亲便日渐败落。至1670年,杨氏家族只剩四户门丁。
1673年,赵氏家族五门弟兄,因生活困顿,从灞桥下寨村携妻带子迁徙至此。1701年,只剩下两户门丁的杨氏家族,从杨家村迁出。后来因杨氏家族的消失和赵氏家族的不断繁衍壮大,人们将杨家村改为至今沿用的留村。
羌、氐、羯、鲜卑、郝连等部落入侵后,随即占领了留村周围的村庄。因生活习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的差异,留村人受排外思想的影响,经常同周围村庄的羌、氐、羯、鲜卑、郝连等部落发生磨擦,以至经常发生流血事件。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缓解民族矛盾,留村赵氏家族的一位年长的智者赵立信(有曰赵立誉)与今蓝田县辋川山上一庙宇主持商定,在留村修建庙宇,并于当年在村北立成庙宇——圆同庵。意为圆同太虚,浑圆一统。祈盼后人及外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在建圆同庵的同时,亦于村南筑建与圆同庵遥相呼应的菩萨庙。圆同庵分正殿、下殿、左右汤房等。后因风雨残蚀,年久失修,加之“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圆同庵已成废墟。
自筑庙之日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漫长的264年间,虽然人口从156人增至980人,村落及原住宅面积却没有一丝一寸的扩建。他们的后生,在自然繁衍成家另立门户,也只能在原院落里住,使得大部分院落都至少容纳过十多户,上下辈分相差五代的族亲。
原来居住在圆同庵和菩萨庙之间的留村人,先后有四户,因后世繁衍,曾试图于圆同庵至菩萨庙外围扩建宅基,可这几户却全离奇死亡。此事令村人毛骨悚然,众说纷纭,以讹传讹。如此以来,留村人宁可几代人同居一室,也不再作扩宅的念想了。改革开放后,留村人才从那种愚昧状态中走了出来,修房筑院,营造幸福生活。
现在,宽敞的乡道从村子里穿过,一辆辆班车载去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却也给他们载回了幸福和美好。遍地的西瓜,同时经营着家具、服装、土产等。创建炮里原上第一个粮食交易市场,定为逢农历三、六、九开集,交易范围远及长安、灞桥、蓝田三区县。有力推动了其他产业,如农副产品、手工业等发展。
由于留村地处长安边陲,在“文化大革命”中,留村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力筹建并发展麻绳厂、毛线制作厂等村办企业。尤其是毛线制作业,成为了闻名乡里乡外、红极一时的村办样板企业。
西周时鲍伯公封地于此,又叫鲍里。北宋太祖年间,因造土炮,鲍里始谐音为炮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为陨庄里,后仍沿用炮里。
炮里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南,白鹿塬上。东与蓝田县相邻,南接鸣犊街道、魏寨街道,西、北与灞桥区狄寨街道相望,总面积2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炮里街道下辖9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