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风邪入里成瘤说

讲者简介

王三虎,男,1957年7月生于陕西省合阳县。14岁步入医林,苦练童子功,倒背《伤寒论》。先后毕业于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和,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及西安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等职。

现为广西名中医,广西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学术职务。先后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师带徒40人。

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治学观,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年诊国内外患者2万人次。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主编、参编书籍30部,以第一作者身份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2次获军队优秀卫生音像制品奖。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荣获中国出版行业协会2012~2013年度优秀畅销书称号。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医抗癌临证新识》,多次印刷,数位专家发表好评文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王三虎抗癌经验》影响已显。新著《我的经方我的梦》正在热销。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用其麻子仁丸治疗遗尿验案,最新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将其“燥湿相混致癌论”作为近现代病机创新予以介绍。

中医家推荐

“风为百病之长”,为众人所熟知,但大家可曾听说“风邪入里成瘤”?此绝非虚谈,王三虎老师在肿瘤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风为百病之长”在肿瘤发生、发展、预后、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本文王师即从病因病机、临证表现、证治特点、针对方药等方面,条分缕析地向大家阐释了“风邪入里成瘤说”,可谓理法方药俱全,继承创新并重,故愿荐与同道互参。

录音原文翻译稿:

英国的中医同仁,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进行学术交流,我今天讲的是风邪入里成瘤说。

我觉得,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猴子掰苞谷的倾向,学习了新东西,丢掉了旧东西。以“风为百病之长”为例,这句话人人皆知,但是基本都是停留在口头上,越来越不为现在中医所重视。既然“风为百病之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中医里有多少疾病与风有关?最与风有关的中风,都不是风了,只剩下活血化瘀,只剩下补阳还五。剩下来就是风湿性关节炎,风疹,风热感冒,风寒感冒还有风,其他几乎都丢掉了,这与“风为百病之长”相去甚远。尤其是肿瘤这一大类疾病,难道能说与风没有关系么?因为我们生长在现代,受西医的影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肿块实体,所以容易想到痰浊瘀血,而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就显得虚无缥缈,可有可无,所以大家就不重视了。难道看不到的东西就是没有吗?看不见空气,可是空气存在的,看不见风,风也存在的。有形的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形的东西可以从无形而来。当我们回顾经典时,应该想一想“风为百病之长”这句话,我们现在给它打了多少折扣?在我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风为百病之长”在肿瘤发生、发展、预后、诊断、治疗上的意义,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篇演讲。

一、风邪入里成瘤的病因病机

首先从病因病机上看风邪入里。“风邪入里成瘤”并不是我的发明,《灵枢·九针篇》早就明言:“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这个“八风”就是“八面来风”,有什么意义呢?我来到柳州以后,发现柳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柳州的人对气候非常敏感,比如说南风天,或者说北风带来凉爽。这实际就是南北不同方向的风邪对人生活和疾病带来的影响。古人观察得非常详细,《灵枢·九宫八风篇》说的非常具体:“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不同方位的风,古人早已明言。所以接着又讲:“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这就说明我们考虑预防肿瘤时,就不能忘掉风这个因素。

1

心神不安是风邪入里的内在条件

“风邪入里”,它为什么会入里?有没有一定的条件?我提出,心神不安是邪风入里的内在条件。人处在自然界中,因风气而生长,风与人终生为伍。风为什么能侵犯人体呢?关键是内在原因,造成邪气入里的机会,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讲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反之,人不能养慎,或多种原因造成的脏腑功能的失常,就是导致邪风入里的重要的内在因素。在脏腑功能失常中,最能导致邪风入里的是心神不安。

而影响心神的主要因素是伤心、忧心、劳心、惊心等。《灵枢》上讲:“愁忧恐惧则伤心”、“忧思伤心”、“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讲:“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清静是关键,而清静的反面就是心神不安,心神为什么不安呢?简单说就是伤心、忧心、劳心、惊心。据我临床观察,肿瘤患者几乎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操心太久,忧心太过,纠结太多,心急气躁,缺乏宽宏淡定、从容平常的心态。

中医讲病因病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讲得似乎很多,其实是非常粗糙的。比如说,七情是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讲的还是太简单了一点。怨嗔恼怒烦,羡慕嫉妒恨,这些非常常见的病因,就很难用传统的理论来说。而这些就是造成心神不安的原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的欲望无涯,同时也就造成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这都是造成心神不安,风邪入里的重要原因,只是程度不同。当我们过多地强调环境污染时,更应该看到,更应该想到,风邪是造成肿瘤非常有代表性的病因。

2

春冬两季是风邪入里成瘤的主要季节

风邪入里,有没有季节上的差异?四季均可受风,但以冬、春两季为最。《小品方》里讲到:“有恶肉病,身中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便长,推出不息,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也。不治其为自推出不肯止,亦不痛痒也。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也”,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风邪入里与季节有关。

3

俞穴是风邪入里成瘤的通道

风邪入里成瘤,主要是通过哪个途径进入人体的?俞穴是风邪入里的通道。《内经·风类》上就讲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风邪从背部的腧穴入侵脏腑,在这个过程中,在背部是可以找到一些结节等病理变化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背部的推拿、按摩、针灸,就是治疗风邪,甚至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方法。

4

多种因素综合是风邪入里成瘤的病机特点

风邪入里成瘤,病机上的特点,我认为是风邪为主的多种因素交织纠结所致,并不是单纯的风邪。“风为百病之长”的“长”就体现在风邪常常带着一组人马,并不是它单独一个。首先,肿瘤的产生,是虚邪之风与身形之风共同作用的结果。《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早有明言:“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注意“息而成积”,停留而成为积块,讲得非常清楚。其次,风与寒热津液等胶结日久,是形成多种肿瘤的重要特点。《灵枢·刺节真邪篇》明确指出:“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这体现出了肿瘤病因的外因的复杂性,也有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是风邪。积聚、瘿瘤、恶肉、乳石痈、恶核等,是古代描述恶性肿瘤的疾病,也往往是风邪与其他邪气相互胶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九》讲过:“积聚者,乃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讲到瘿瘤时,《诸病源候论》讲到:“凡肿,挟风冷则不消,而结成核”。在恶肉候中说:“恶风所伤,风入肌肉,结瘀血积而生也”,明确了风邪与有形的瘀血相合形成肿瘤的情况。乳腺癌,古人也叫石乳痈,《诸病源侯论》说:“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这些都提示了“风邪入里成瘤”有主要矛盾是风邪,但是往往是风邪带领其他邪气相互胶结共同造成的,提示了肿瘤病机的复杂性多样性。

二、风邪入里成瘤的临床表现

1

瘙 痒

瘙痒是风邪入里成瘤的突出临床表现。风胜则痒,在许多情况下,或者说有百分之四十的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都可以出现皮肤瘙痒,甚至可以说皮肤瘙痒就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也是恶性肿瘤减轻或恶化的晴雨表。脑肿瘤病变侵及第四脑室底部时,常引起剧烈、持久的瘙痒,尤以鼻孔瘙痒为剧烈。霍奇金氏淋巴瘤,腿部可发生持续的瘙痒。内脏肿瘤,如胃癌、肠癌、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均可发生顽固性的瘙痒。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上对一些瘙痒病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能我们就要提高意识,这是不是恶性肿瘤早期表现呢?而当我们把肿瘤有效控制时,瘙痒也是消退比较快的一个症状。

2

疼 痛

疼痛百分之八十都是寒邪引起的,内经也讲“因寒故痛”,但是风邪也是造成疼痛的原因。风邪造成疼痛,尤其是造成肿瘤疼痛的特点有哪些?它的特点是疼无定处,环脐而痛,攻冲作痛,这就是风邪入里的标志。因风善行而数变,故痛无定处者,多从风立论。《素

问·奇病论》:“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源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这是回盲部的肿瘤,古人说伏梁,但是明确地说“此风根也”,它的根本是风,它的疼是环脐而疼。《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说:“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这就是攻冲作痛,绕脐疼,腹部恶性肿瘤的特点。这个多半是腹部恶性肿瘤的晚期,形体消瘦,出现恶液质的表现,肿块巨大,轮廓可见,痛不欲生,吐不能食,类似《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讲的大建中汤证:“心胸中大寒疼,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虽然大建中汤证没有提到风,只提到“上冲皮起”,但从本章“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其气必冲”的描述和仲景风寒互略的行文风格(如伤寒未必不兼风)来看,再结合个人多年的肿瘤临床体验,环脐而疼、攻冲作痛就是风邪入里成瘤的标志。

3

面目色变

风邪入里,常常是多种面色的表现,而不是一个颜色。最常见的是面赤,往往是风邪上扬的表现。举个例子,有一个十二指肠癌术后的小伙子,面红,看上去比正常人面色还好看。我说不正常,这就是风邪入里的表现,是风邪入里后造成的清阳向上,同时往往是风邪和痰饮相胶结导致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上提到:“面赤翕然如醉状”,像喝酒醉了一样。风邪和痰饮相结以后,阳气不能下达,心火不能下达,所以表现出面赤。痰饮阻结时间长就出现了变化,所以到痰饮证的木防己汤证,就有“膈间之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这实际上就是面赤向面黑发展的一个过程。风邪与痰饮相结在初期是面赤,清阳不能下达,但是痰饮阻结,瘀血形成,时间长了,水血互结,面色就变成了黑的。《金匮要略》中说“面赤为风”,《素问·风论》指出肺风其色白,心风其色赤,肝风其色青,脾风其色黄,肾风其色黑,虽然是泛泛而谈,但是我认为面色的变化是风邪入里的表现之一,是恶性肿瘤早期的一个表现。

4

多汗恶风

一说多汗恶风,有人就说是表虚,有些人还能想到内热。但是《素问·风论》中指出的“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胃风之状,多汗恶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也就是说五脏六腑之风,第一个症状就是多汗恶风。肿瘤患者,多汗,常常是要用几条毛巾来换,我们简单地归纳为虚是不对的,实际上是风性疏泄的表现。

5

完谷不化

完谷不化是我们中医比较重视的,认为是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而出现完谷不化。那么风性善行而数变,吃下去还没有消化就出来,也可以出现完谷不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明代王肯堂提到“风则米谷不化而完出”、“风泄,完谷不化”,叶天士医案也提到“腹鸣泄泻不止,久风飧泄”的见解。尤其是《名医类案·卷四》的小续名汤案:“吕沧州治一人病下利完谷,众医咸谓洞泄寒中,日服四逆理中等弥剧,诊其脉,两尺寸俱弦长,右关浮于左关一倍,其目外眦如草滋,盖知肝风传脾,因成飧泄,非脏寒所致。饮以小续命汤,减麻黄,加白术三五升,利止,”这就是佐证。

6

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的最大特点是远处转移。为什么能远处转移,因为是风邪带领。

所以说从这几个临床表现来看,风邪入里成瘤还是有临床证据的。

三、风邪入里成瘤的证治特点

1

证型复杂

风邪入里成瘤实质是风邪与寒、热、湿、痰、气机、津液、瘀血等夹杂致病,主次先后变化快,涉及脏腑经络多,病情轻重差异大,对辨证的及时全面、精细准确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只能以广阔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切实的证据,持久战的思想来辨证,才能曲尽病情,而不是以正虚邪实,癌毒泛滥等词语,草草应付。

2

综合治疗

因为风邪为主的各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肿瘤,所以治疗起来要综合治疗。这种原则,和西医是不谋而合的。就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来说,要求方法多式多样,中西医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内服外用结合等。只有从多渠道、多靶点、多角度来治疗,才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对风邪多变的一种阐释。

四、风邪入里成瘤的针对方剂

1

治万病积聚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有个治万病积聚方,只用了一味药,刺蒺藜,也就是白蒺藜。白蒺藜是典型的祛风药,因为祛风,所以它就能治疗癥瘕积聚,恶性肿瘤。白蒺藜作为单味成方很值得我们研究。

2

独活寄生汤

我在带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现在在美国,她硕士论文的题目就是“独活寄生汤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她到美国八年了,今年四月份回来到西安,跟了我一上午门诊,见到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多发性骨髓瘤,西医认为已经没有治疗价值,她说用独活寄生汤。因为我们通过症状的分析,通过对疾病病机的把握,多发性骨髓瘤不管西医说的多害怕,但是从中医看来,它就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入驻,伤筋碎骨。而独活寄生汤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止痹痛,壮筋骨。她当时做实验研究,就证明这个方子本身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和中医的病机相符的,符合风邪入里成瘤的学说。所以我们就开了这个方子,吃了两个月,昨天这个病人来,病减四五,几乎一半的症状减轻了,病人的信心提高了,活动能力提高了。我用独活寄生汤还可以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骨转移,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丹参膏

《小品方》中治疗恶核,瘰疬,风结诸核肿瘤,用的就是丹参膏,是外用的。可以说外用的膏药就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肿瘤临床,用祛风散寒止痛的外贴膏药,有时候一天四五十个人贴膏药,因为它祛风散寒止痛。皮肤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有些药可能胃肠吸收不了,皮肤好吸收。甚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加深了风寒造成肿瘤的认识。在前年世中联肿瘤外治会议上,我提供了一篇文章叫《恶性肿瘤的风寒祛瘀外治法》,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被会议推荐发表以后,点击量短期上升到了三万多,这也是肿瘤同行或者中医同行认可的一个表现。

五、风邪入里成瘤的药物

1

祛风止痛药

防风、羌活、独活、徐长卿、肿节风等,对肿瘤的疼痛,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

祛风补虚药

代表药就是山药,山药作为保健品这一点大家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它就是祛风药呢?李时珍讲山药四个功效,其中前两个功效就是祛风的。更能说明此的就是薯蓣丸,薯蓣就是山药,那么为什么以薯蓣作为方名?就是取它的补虚祛风作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我们抓住了山药,就明确了薯蓣丸的实际意义。

石楠是李时珍非常感叹的古代治风之良品,他说:“石楠,古方为治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识者亦少”。石楠是李时珍家乡最多的一种灌木,实际上就是万年青、四季青这一类植物。白花蛇、蕲蛇就是在石楠上生长的,所以李时珍不仅仅观察到了白花蛇,为蕲蛇作了传,更主要的是认识到了石楠的祛风止痛。我的临床体会,石楠就是独活寄生汤的代表,石楠本身就是补肝肾,祛风湿,止痹痛,还有补益气血作用。

3

攻毒祛风药

全蝎,蜈蚣,蜂房,乌梢蛇,这也是我们大家常用的。

4

祛风化痰药

天麻,南星。治疗淋巴瘤,治疗脑瘤,我们也是常用的。

5

活血祛风药

红花。《金匮要略》中说:“妇人六十二种风,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就是红花,更加说明红花祛风的作用。我们因为它的活血作用而忽略了它祛风的作用,实际上它是祛风活血药。

6

祛风燥湿药

马齿苋祛风止痒作用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因为我们常用它清热燥湿。在肿瘤临床中,这么多瘙痒病人,我常常苦于无计可施时,重用马齿苋60克,效果明显。所以当遇到顽固性瘙痒时,尤其是兼有湿时,可以考虑马齿苋。

7

祛风散寒药

代表是花椒。花椒作为祛风散寒药被我们忽略了,因为不知道它的作用,所以许多方子我们就不用了,比如大建中汤。知道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的人多,用小建中汤的人不多,但至少对小建中汤还理解,但大建中汤我们就不理解了,不知道大建中汤证是什么病。我刚才说了,它就是晚期腹部肿瘤的表现,攻冲作疼。此外,我们更不知道花椒作为一个主药在大建中汤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叫大建中汤?因为风邪作用的范围广,病变部位大,花椒作为祛风药,作为这个方子的君药。所以当我把花椒有祛风止痛的功效认识到后,大建中汤就用到了肿瘤临床。

正好有一个学生,他在外科实习时管了一个腹部晚期肿瘤的病人,住了十五天药院,打吗啡也不顶用,出院找到肿瘤科门诊。病人躺在床上,我一模,出见有头足,上冲疼不可近,攻冲作疼,我说这就是大建中汤证,用三副大建中汤,结果就这四五味药,效果非常好。

再举例子,我们大家都知道胸痛彻背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但是还有一条“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乌头赤石脂丸也是被大家冷落的方剂。“胸痛彻背”是从前面痛到后边,“背痛彻心”是从背的后边痛到前边儿,部位不固定,说明有风。所以乌头赤石脂丸中最重要的是花椒;有寒,所以用了乌头;用赤石脂,使祛风散寒的作用更加稳定持久的发挥作用。我在临床遇到一些冠心痛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的,用这个方子,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验案

有一个人是腰椎肿瘤,痛不欲生,又不想动手术。我在独活寄生汤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蜈蚣,全蝎,龟板,鹿角胶,鹿角霜等。之后再做核磁共振,原先的肿瘤在三个月之内消失了。风是无形的,造成的肿瘤是有形的,通过祛风,有形消失。

还有一个案例,柳州一个十三岁左右的男孩,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角,颧骨隆起,视力急剧下降,鼻子不通气,在上海诊断出来叫“骨质纤维异常增生综合征”,说的非常清楚,但一点办法没有。他姑在柳州,就找到我,问有没有办法。他骨质纤维异常增生,就是一种风邪入里成瘤的表现,本质上是虚,这种虚造成的一种风感。骨质增生了,把鼻孔压迫,不通气了,压迫视神经孔,看不到东西了,完全可以解释得通。我们不是要用毒药,而是要用补肾祛风的药。我就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前后治疗了大概八个月,结果好了,恢复上学了。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我们当医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当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几乎救了他的命,也就是救了一家子的命,我们就感到非常荣幸。

谢谢大家。

翻译:陈思雨 方檬丹

校对:王春颖 苏雪贞 蔡果宏

编辑:朱丽莉

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