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487

骨质增生丸
【方源】:《新中医》
【组成】:大熟地15克,肉苁蓉、鹿衔草、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各10克,莱菔子5克。
【用法】:除熟地,肉苁蓉分别研末外,余药弄煎取流浸膏11克,调入蜂蜜1.5克,与熟地、肉苁蓉粉,和匀制丸。每服3克,日服2~3次。或作汤剂:熟地45克,胃碎补,鸡血藤各30克,淫羊藿、肉苁蓉各15克,莱菔子6~9克。水煎服。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症,如增生性脊柱炎、颈椎病、大骨节病等。
【方解】:骨质增生为一种退行性病变,亦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病。从临床实际来看,主要是由其内肾虚,其外劳损所致。本方抓住补肾这一根本,配合健胃消食理气、活血,使本方补而不腻,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首乌六味汤
【方源】:《中医内科》
【组成】:何首乌60克,仙灵脾、女贞子各15克,桑寄生24克,仙茅9克,生地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补肾,平肝止痛。
【主治】: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前区作痛等症。
【方解】:本方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临床常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属肝肾阴虚患者。方中何首乌滋阴补肾;仙灵脾、女贞子、桑寄生、仙茅、生地滋阴平肝止痛。全方共奏滋阴补肾,平肝止痛之功。
【附方】:651丸(《中医内科》):桂枝60克,生地、龟板、鸡血藤各300克。麦冬、党参、五味子、阿胶、炙甘草、冰糖、红枣各180克。研末,制成小丸。每服9克,日服2~3次。用于冠心病,心悸气短,身体困倦,心前区隐痛,脉结代。
冠心丸(《中医内科》):何首乌150克,鳖甲、穿山甲各90克,仙灵脾、玉竹各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用于治疗冠心病症属肝肾阴虚者。
大七香圆
【处方】 香附子(炒)一百九十二两,麦蘖(炒)一百两,丁香皮三百三十两,缩砂仁、藿香(叶),各二百五十两。甘松、乌药,各六十四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二百五十两。
【炮制】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脾元气冷,胃气虚乏,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利,气刺气注,中酒吐酒,冷倂翻胃,霍乱吐泻,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 每服一粒,盐酒、盐汤嚼下。
妇人脾血气,如经月水不调,并用炒姜酒嚼下,醋汤亦得,大有神效。
【注意】 忌生冷、肥腻等物。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茶、酒、食积,吐酒酸心
大七香丸
【处方】 丁香12两,香附子12两,甘草12两,莪术2两,砂仁2两,甘松8两,益智仁6两,乌药、藿香、陈皮、麦芽、肉桂。
【制法】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茶、酒、食积,吐酒酸心。
【用法用量】 方中乌药、藿香、陈皮、麦芽、肉桂用量原缺。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九
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致生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
大七香丸
【处方】 木香4两,丁香4两,檀香4两,甘松4两,丁皮橘皮4两,砂仁4两,白豆蔻4两,三棱4两,莪术(醋煮)4两,大茴香2两半。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致生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姜汤送下。
【摘录】 《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健身糖浆
【方源】:《冠心病研究资料选编》
【组成】:党参、赤芍各30克,黄精24克,红花、山楂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或制成糖浆,以上为1日量。
【功效】:益气活血,补虚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不适。
【方解】:方中党参、赤芍合用益气活血;黄精滋阴补虚;红花、山楂活血止痛。全方共奏益气活血,补虚止痛之功。
【按语】:本方以益气活血为治则,实则抓住了冠心病的根本问题。临床体会此方若服用的时间稍长,则其效愈显著。
【附方】:附方灵芝降脂糖浆(经验方):泽泻、草决明各15克,赤芍12克,山楂、灵芝各9克。以上为1日量,水煎服或制成糖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
活络效灵丹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15克。
【用法】:上四味作汤服。若为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症。症见心腹疼痛,或腿臂疼痛,或跌打瘀肿,或内外疮疡,以及癓瘕积聚等。
【方解】:本方所治之症均由血瘀气滞,脉络瘀阻所引起,故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令脉络畅通,血活气行,则瘀散肿消,心腹腿臂之痛可止。
方中当归辛甘而温,为血中之气药,消肿止痛,补血活血,且化瘀而不伤正,配以丹参,加强活血祛瘀之力。没药、乳香皆为活血止痛之良药,配合使用,有助于活血祛瘀之功,还能增行血止痛之效,且能消痈散结。四药并用,有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正如原书所言:“此方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治内外疮疡,心腹四肢疼痛,凡病之由于气血凝滞者,恒为奇数。”
【按语】:本方以瘀肿疼痛、或有癓块、舌质暗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子宫肌瘤、宫外孕、闭经、经行吐衄、冠心病心绞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脑震荡后遗症、脑血栓、血栓鼻塞性脉管炎、乳腺炎等。如见瘀块明显,加三棱、莪术、桃仁、赤芍;臂痛,加片姜黄、独活;腿痛,加牛膝、威灵仙;外伤瘀痈,加三七;疮疡红肿,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疮疡属阴者,加肉桂、鹿角霜。
体虚者慎用,孕妇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镇痛、抗凝血、抗菌消炎功能;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吞噬细胞消除抗原,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目的。
【附方】:1、加减活络效灵丹(《江苏中医杂志》),1985,(9):24)即本方去当归,加桃仁、赤芍、花蕊石、槐花构成。功能活血祛瘀,凉血止血。主治宫外孕已破损型。
2、活络祛寒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本方加黄芪、桂枝、生白芍、生姜构成。功能活血散寒,止痛,温经。主治经络受凉,四肢抽搐。
3、宫外孕1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一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经验方》)由赤芍、丹参、桃仁构成。功能活血祛瘀,消癓止痛。主治宫外孕以破损不稳定型。
4、宫外孕2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一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经验方》)由赤芍、丹参、桃仁、三棱、莪术构成。功能活血祛瘀,消癓散结。主治宫外孕已破损包块型。
趁痛丸
【方源】:《朱氏集验方》
【组成】:麝香3克,没药12克,五灵脂15克,川乌1个,赤芍药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酒糊为丸,每服1~3克,空腹温酒或开水送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散瘀,调痹止痛。
【主治】:腰背疼痛。
【方解】:方中川乌除痹止痛;麝香芳香走窜,透筋骨,利脉络;没药、五灵脂、赤芍活血散瘀,助其止痛之力。诸药配伍,使淤血散、痹通阻,有止痛化瘀之效。
【按语】:本方以痹痛剧烈、痛有定处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椎综合症、腰椎骨质增生、胸部闭合性创伤、氟骨症等。治骨质增生,加炙马钱子、三七;治氟骨症、去麝香,加麻黄、白芥子、乳香、地鳖虫、全蝎;治胸部闭合性创伤,加肉桂、丁香。
妇女月经期慎用,孕妇禁用。
【附方】:1、趁痛散(《丹溪心法》)由没药、桃仁、乳香、红花、当归、羌活、地龙、牛膝、甘草、香附、五灵脂构成。功能活血止痛。主治历节痹痛。
2、趁痛散(《校注妇人良方》)由炙甘草、牛膝、薤白、当归、桂心、白术、黄芪、独活、生姜构成。功能活血止痛,祛风散寒。主治产后骨节疼痛,四肢不举,发热头重。
延胡索汤
【方源】:《济生方》
【组成】:当归15克,延胡索15克,蒲黄15克,赤芍15克,官桂15克,姜黄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木香9克,炙甘草7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7片,水煎去渣,食前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妇女气滞血瘀,脘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月经不调等。
【方解】:方中赤芍、当归、蒲黄活血化瘀;延胡索、姜黄、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官桂温中散寒。全方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按语】:本方以经候不调,心腹诸痛,或痛连背膂,上次攻刺,甚至发搐,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胆囊炎、肝炎、胃脘痛等。如见经候不调、伴小腹空坠者,加黄芪、党参;淤血明显,加桃仁、红花;瘀久化热,恶露臭秽者,加蚤休、蒲公英。
气血虚弱者及孕妇慎用。
【附方】:1、延胡索散(《校注妇人良方》)由桂心、当归、延胡索构成。功能行气止痛,温经活血。主治痛经血寒。
2、延胡索散(《证治准绳》)由延胡索、琥珀、当归、炒蒲黄、赤芍药、桂心、红蓝花构成。功能活血止痛。主治产后腹痛。
3、延胡索散(《济阴纲目》)即本方去姜黄、木香、甘草构成。功能调经止痛,理气活血。主治妇人血瘀气滞,脘腹胀痛,或经行腹痛。
消谷进食。主男子、妇人脾元气冷,胃气虚乏,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痢,气刺气注,中酒吐酒,冷痃翻胃,霍乱吐泻。脾胃不和,三焦痞滞,气不宣通,食饮迟化
大七香丸
【处方】 香附子(炒)192两,麦糵(炒)100两,丁香皮330两,缩砂仁250两,藿香叶250两,甘松64两,乌药64两,肉桂(去粗皮)250两,甘草(炒)250两,陈皮(去白,洗)250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消谷进食。主男子、妇人脾元气冷,胃气虚乏,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痢,气刺气注,中酒吐酒,冷痃翻胃,霍乱吐泻。脾胃不和,三焦痞滞,气不宣通,食饮迟化。
【用法用量】 每服1粒,盐酒、盐汤嚼下;妇人脾血气,如经水不调,并用炒姜酒嚼下;醋汤亦得。
【注意】 忌生冷、肥腻。
【摘录】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饮食停滞,中脘气郁,水谷不分,致患泄泻肠鸣,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或腹急气塞而不痛者
大七香丸
【处方】 木香 丁香 檀香 甘松 丁皮 橘皮砂仁 白豆蔻 三棱 莪术(醋煮)各120克 大茴香75克
【制法】 上药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主饮食停滞,中脘气郁,水谷不分,致患泄泻肠鸣,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须臾又急,或腹急气塞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姜汤送下。
【摘录】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下利腹痛,醉酒呕吐,冷痃翻胃,霍乱吐泻
大七香丸
【处方】 香附子(炒)6千克 麦蘖(炒)3千克 丁香皮10千克 缩砂仁 藿香叶各7.5千克 甘松 乌药各2千克 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7.5千克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下利腹痛,醉酒呕吐,冷痃翻胃,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 每服1粒,盐酒、盐汤嚼下。如月水不调,并用炒姜酒嚼下,醋汤亦可。
【注意】 服药期间,忌生冷、肥腻。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化癓回生丹
【方源】:《温病条辩》
【组成】:大黄250克,桃仁90克,水蛭60克,虻虫60克,人参180克,鳖甲胶500克,益母膏250克,熟地120克,白芍120克,当归尾120克,苏木90克,公丁香90克,杏仁90克,麝香60克,阿魏60克,干漆60克,川芎60克,两头尖60克,三棱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姜黄60克,肉桂60克,川椒炭60克,藏红花60克,五灵脂60克,降香60克,香附60克,吴茱萸60克,延胡索60克,小茴香炭90克,良姜60克,艾叶炭60克,苏子霜30克,蒲黄炭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鳖甲胶、益母草膏和匀,炼蜜为丸,每丸4.5克。每服1丸,空腹温开水或黄酒送下。
【功效】:活血祛瘀,散癓散结。
【主治】:腹部结块,妇女经闭,跌仆损伤,瘀滞疼痛等。
【方解】:方中杏仁、桃仁、水蛭、虻虫、益母膏、阿魏、当归尾、干漆、川芎、两头尖、三棱、乳香、没药、鳖甲、红花、蒲黄、姜黄、活血祛瘀、软坚散结;大黄逐瘀攻下,并能凉血清热,为君药;苏木、丁香、五灵脂、降香、肉桂、川椒、香附、吴茱萸、延胡索、小茴香、良姜、艾叶、苏子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为臣药;熟地、人参、当归、白芍益气养血,为佐使药;本方寒温兼用,攻补并施,达活血祛瘀,散癓散结之功。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淤血内结癓瘕结块。方用水蛭、鳖甲、麝香、降香等大量破血、活血、行气、软坚、散结之品,配以人参、熟地、当归、白芍等补养气血之品味佐使;寒温兼用,攻补并施作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局部结块、按之觉硬,或有青紫淤血、肿痛不已,舌有瘀斑等,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见气血两虚者,可配合服用八珍汤等。
孕妇禁服。
生化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25克,川芎9克,桃仁6克,干姜2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效】:温经化瘀,生新止痛。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淤血内阻,小腹疼痛。
【方解】:方中重用当归活血补血,化瘀生新,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辛散温通,为臣药;佐以少量炮姜温经散寒,桃仁化瘀生新,即助当归以生新,又助芎、桃而化瘀,盖血得温则性,《素问-调经论》所谓“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使以大枣甘、炙甘草以缓之,使活血化瘀药的作用更为持续缓和,又能补虚扶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温经活血,化瘀生新之效,正如《血症论》所说:“血瘀能化之,则所以生之,产后多用”,故以“生化”名之。
【加减】:因寒凉食物,结块尤痛者,加肉桂;如血块未消,不可加芪、参,用之则更痛不止。
【按语】:本方以妇女产后恶露不行、舌淡、腹痛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宫缩痛、胎盘残留、胎死腹中、产后高热、产后腹胀、产后黄疸、产后缺乳,产后泄泻、产后脱发、产后头痛、人流后阴道出血、子宫肥大症、子宫肌瘤、阳痿、不育、冻疮、神经炎等。如见恶露已行、腹微痛,可去桃仁;淤血明显,加五灵脂、蒲黄、益母草;气虚,加党参、黄芪;烦渴,加麦冬;小腹冷痛,加肉桂、附子;痰湿内阻,加陈皮、竹沥;便秘,加麻仁、杏仁、肉苁蓉;不眠、多汗,加茯神、枣仁、黄芪;烦热,加地骨皮、丹皮;感受风邪,加荆芥、防风;治人流后阴道出血,加丹参、茺蔚子;治子宫肌瘤,加莪术、三棱;夹食,加山楂、神曲。
血热而有瘀滞者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调节子宫收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降低宫缩腹痛,防止产褥感染的作用。
【同名方】:
1、《良方集腋》生化汤,由本方去桃仁、加泽兰、黑荆芥、山楂炭、香附、红花、玄胡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产后恶露不通。
2、《景岳全书》生化汤,由本方加大枣、熟地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产后小腹疼痛,恶露不行等。
3、《医学心语》生化汤,由本方去甘草,加益母草构成。功能活血化瘀,祛痰生新。主治产后小腹冷痛,恶露不行。
【附方】:
加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加大枣、人参。功能活血养气,温经化瘀。主治产后一二日间,血块未消,而气血虚脱,或晕或厥,甚则口气渐冷、汗出如珠,烦渴喘急者。
2、 木香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去炙甘草、桃仁、加五加皮、木香。功能行气活血,止痛化瘀。主治产后怒气逆,胸隔不利。
3、 养正通幽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去干姜、加肉苁蓉、麻子仁。功能止痛活血,润肠通便。主治产后大便秘结。
4、 健脾利水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去桃仁,加茯苓、橘皮、肉豆蔻、白术、人参、泽泻构成。功能温中健脾,活血利水。主治产后血块已除,泄泻不止。
5、 生血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加乌梅、荆芥、大枣、蒲黄。功能止血化瘀。主治产后血崩。
理冲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黄芪9克,党参6克,白术6克,生山药15克,天花粉12克,知母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鸡内金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功能健脾益气祛瘀,调经散结。
【主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癓瘕,并治男子劳瘵,气郁满闷,痞胀,不能饮食等。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经闭即癓瘕积聚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以养正,莪术、三棱以祛瘀;补而不滞,攻而不俊,寓攻于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腹中结块、舌暗或有瘀点,为其辩证要点。
【按语】:临床如见瘀阻,加桃红四物汤之类;气滞明显,加大腹皮、枳实。
孕妇禁服。
【附方】:理冲丸(《医学衷中参西录》),由黄芪、水蛭、山棱、当归、莪术、知母、桃仁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相同,虽补正力稍弱,而祛瘀力较强。
大七气汤
【处方】 京三棱(去白)1两半,蓬莪术(去白)1两半,青皮(去白)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藿香叶1两半,香附(炒,去毛)1两半。
【功能主治】 积聚。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1盏,食前温服。
【摘录】 《医碥》卷六
大朴散
【处方】 大黄、朴消各等分。
【功能主治】 鼻如榴者。
【用法用量】 上为末。酒调敷之。
【注意】 戒酒。
【各家论述】 鼻赤者,热也;所以赤者,血也。大黄之寒能泻热,朴消之咸能败血。
【摘录】 《医方考》卷五
大平胃泽兰丸
【处方】 泽兰3两,细辛3两,黄耆3两,钟乳3两,柏子仁2两半,干地黄2两半,大黄2两,前胡2两,远志2两,紫石英2两,芎1两半,白术1两半,蜀椒1两半,白芷1两,丹参1两,栀子(一本用枳实)1两,芍药1两,桔梗1两,秦艽1两,沙参1两,桂心1两,厚朴1两,石斛1两,苦参1两,人参1两,麦门冬1两,干姜1两,附子6两,吴茱萸5合,麦糵5合,陈曲1升,大枣50枚(作膏)(一本无干姜,有当归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定志意,除烦满。主五劳七伤诸不足,手足虚冷,羸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不能动。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加至30丸。令人肥健。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以大平胃名方,则知专平胃中陈气也。而方中一派峻补之药,与柏子仁丸、大小五石泽兰丸、三石泽兰丸等方,大都仿佛,惟曲、糵、枳、朴、大黄平胃之品,为承气之正治,其间补泻杂陈,寒热互用,良难体会其旨。三复求之,始知其为《金匮》薯蓣丸之变方。方中秦艽、前胡、细辛,白芷,即薯蓣丸中柴胡、防风、杏仁、白蔹开发风气之变法;泽兰、柏仁、门冬、沙参,即薯蓣丸中门冬、桔梗清润隔气之变法;曲、糵、大黄,即薯蓣丸中法曲、大豆、黄芩疏通里气之变法;椒、姜、萸、附协济参、耆、白术、生干地黄,即薯蓣丸中干姜、桂枝协济四君、四物温理血气之变法,较薯蓣丸药虽异,而理一揆,且配合不可思议。参、耆得桂、附则补而不壅,桂、附得芍、地则温而不烈,糵、柏、大黄得参、术、桂,附则泄而不利,允为补中寓泻之良法,不特为薯蓣丸之变方,又为大黄蛰虫丸之变法。观方下主治,恰与大黄 (庶虫)虫丸相类,彼以内有干血,故虻、 (庶虫)、干漆为专药;此以胃有陈气,则曲、糵、大黄为必需,况人参助术、石英辅乳,较柏子仁丸等方之反激愈甚,立法愈奇。
【摘录】 《千金》卷四
复元活血汤
【方源】:《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15克,瓜蒌根9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6克,大黄30克,桃仁9克。
【用法】:原方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煮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现代用法:加水四分之三、黄酒四分之一同煎,空腹温用,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散结。
【主治】:跌仆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方解】:方中柴胡引诸药入于肝经,为君药;辅以当归活血,甘草补气生血,缓急止痛;佐以瓜蒌根润燥消瘀,穿山甲破瘀通络,《本经》谓其“续绝伤”,《日华子本草》记载“消扑损淤血”,红花、桃仁祛瘀生新;使以大量酒制大黄,消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加酒同煮,取其善行药性,活血通络。诸药配伍,使瘀祛新生,胁痛自平。正如张秉成所说:“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故以“复元活血汤”名之。
【按语】:本方以跌打损伤、胸腹部刺痛、疼痛拒按、固定性痛、舌瘀紫脉涩或弦紧、结代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软组织挫伤、骨折、眼部外伤、腹膜血肿、胸部挫伤、脑震荡、肾炎、肾功能不全、助软骨炎、肺不张等。如见气滞症状明显,加川芎、香附、郁金、青皮;疼痛甚剧,加蒲黄、三棱、五灵脂、莪术、乳香、没药,或加蜈蚣、地鳖虫、全蝎等。
虚症患者慎用,孕妇禁用。
【附方】:附方通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由穿山甲、青皮、浙贝母、茴香、漏芦、陈皮、白芷、木香、甘草构成。功能行气止痛。主治损伤气滞作痛。
七厘散
【方源】:《良方集腋》
【组成】:血竭30克,麝香0.4克,冰片0.4克,乳香5克,没药5克,红花5克,朱砂4克,儿茶7.5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密闭贮存备用,每服0.22~1.5克,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以酒调敷伤处。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淤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方解】:方中主义血竭止痛祛瘀,并能收敛止血;又佐以乳香、没药祛瘀行气,红花活血祛瘀,并配伍气味辛香、走窜通络之麝香、冰片,助诸活血祛瘀药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儿茶味涩性凉,收敛,清热,助血竭以生肌、止血;跌仆受惊,每致气乱心慌所谓“惊则气乱”,故用朱砂安神定惊。诸药配伍,既可祛瘀行气,止痛消肿,又可生肌止血,收敛清热,是外敷,内服的常用伤科方剂。
【按语】:本方以外伤出血、伤处皮肤青红紫斑、肿胀刺痛、活动受限,或筋断骨折、疼痛剧烈、舌紫暗脉涩或弦,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跌打损伤、刀伤、骨折出血、外伤软组织肿痛、烧伤、烫伤、腱鞘囊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血尿、带状疮疹、痔疮、褥疮、小儿秋季腹泻、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肝炎、乳汁不下等。
本品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不宜久服多服;又能耗气堕胎,孕妇禁服。
【附方】:
1、 夺命散(《中医治法与方剂》)即由没药、血竭构成。功能活血祛瘀。主治产后下血不多引起的眩晕昏冒。
2、 八厘散(《医宗全鉴》)即本方去朱砂、冰片、儿茶,加半两钱、苏木、番木鳖、自然铜、丁香构成。功能活血行气,接骨疗伤。主治骨折淤血作痛,跌打损伤。
下瘀血汤
【方源】:《金贵要略》
【组成】:大黄9克,桃仁9克,䗪虫9克。
【用法】:上药研末,练蜜和为4丸,以酒200毫升,煎1丸顿服。亦可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破血下瘀,泻下通经。
【主治】:产妇瘀滞腹痛,或淤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䗪虫破血行瘀,桃仁活血化瘀,并为主药;佐以大黄行瘀通便泻热。三药配伍,有破血下瘀之效。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瘀血内结所致产妇腹痛等病症。方用活血破於之桃仁、䗪虫,配合大黄通便行瘀,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血瘀内结而造成的经水不利、腹痛,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见夹热,加山栀、丹皮;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当归、阿胶;气滞,加枳实、青皮、香附;腰痠,加川断、桑寄生;腹痛且有包块,加乳香、没药。
本方破血下瘀之力猛烈,须慎用;且应中病立止,不可攻伐太过。孕妇禁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