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大“四逆”方各有千秋,一文详解!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因为名字相似,很多人常常会将这三个方子混淆,虽然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三个方子各自的奥妙。
何为四逆?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凡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于三阴,以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皆可发为四逆之证。
“四逆”者,有阳衰、气逆、血滞之别。四逆汤以回阳立治;当归四逆汤则以散寒通脉立治;四逆散主少阳厥逆,乃调肝祖方。
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
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
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
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四逆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6g,干姜6~9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5~10g。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
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用法用量: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附子先煎一小时,再加余药同煎,取汁温服)。
本证多由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治疗以回阳救逆为主。
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部吐利。
方解:
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为君药。
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为臣药。
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缓和干姜、附子峻烈之性;三则调和药性,使药力持久。故甘草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生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
歌诀: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急投此方可回阳。
当归四逆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当归12g ,桂枝9g,芍药9g,细辛3 g,通草6g,大枣(8 枚,擘),炙甘草6g 。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
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
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解
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
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
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
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栓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配伍特点: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歌诀: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温中通经脉,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阴反灼。
四逆散
出处:《伤寒论》
组成:柴胡6 g,枳实6g,芍药6g,炙甘草6g 。
功效:疏肝和脾,解郁透热。
主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阳郁厥逆症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脉弦。
肝郁脾滞证:胁肋胀满,脘腹疼痛,或泄痢下重,脉弦。
用法用量: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
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
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
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
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
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配伍特点:枳实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
歌诀: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