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国展精英——王清泉书法作品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书法篆刻】
国展精英——王清泉书法作品
王清泉,男,1972年生,湖北荆门人,斋号问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荆门市书协理事。
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羲之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湖北省第二届行草书作品展,湖北省第三届青年书法作品展,向人民汇报——湖北省书法作品展。
【创作感言】
我接触书法始于大学时期,也曾经临摹学习过几本字帖,但未能坚持和深入。中断近二十载后,又重拾梦想:走进书法殿堂,探寻古人笔迹,徜徉翰墨经典,享受其中乐趣。
近几年来,我始终围绕晋唐经典法帖深入临习,写“二王”追求其流美典雅,临颜鲁公体会其宏大气象,学怀素感受其连绵畅达。这些都是我追求的审美理想,灵活运用到创作中,使作品达到书出有由,气韵雅致。在创作中我习惯自然书写,随性生发。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可见,书法要有神采,一方面必须长期师法古代经典书作,这是前提和基础,即所谓“功”。另一方面,创作心态怡淡自如,达到心手双畅,物我两忘,书写出真情至性,即所谓“性”。两者兼顾,方出佳作。因此,创作时保持心境平和、自然放松的状态至关重要。
学习书法,过程是艰辛的,寂寞的,也是快乐的,享受的。高山仰止,艺无止境,我想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延伸阅读】
专访实力书家王清泉:
中断书法20年,为何学三年就入国展?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的学书缘起,其间遇到哪些瓶颈,如何克服?
王清泉:我对书法产生兴趣应该源于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教师,每年过年都会给乡村邻里写春联,年幼的我总喜欢围观,心想长大后也要学会写春联。
这或许就是后来对书法产生兴趣的源头,大学后,自由时间相对多了便开始接触书法。
我临的第一本字帖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后来又写过一段时间王羲之的《兰亭序》,由于贪玩,没有很好的坚持,故而未得门径。
毕业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期间换了三四个单位,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且心思没放在书法学习上,书法基本上就中断了。
2012年,我”下海”离岗创业,因忙于生意,更无暇顾及笔墨。直到一次偶然机缘,我刚好从外地回家,碰巧市书协邀请青年书家提俊丰来讲学,朋友叫上我一起去听课。
这次书法讲座对我触动很大,重新点燃了我对书法的渴望。2015年8月,我从生意中脱离出来,报名参加了曹元伟老师的全国行草书班学习。
开始找寻我的书法梦,迈出了我真正进入书法殿堂的第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确了学书方向,经过一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行草书的一些技法。
2016年9月,湖北省举办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稿,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投稿,居然幸运入展,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书法学习上。
正因为这种坚持,2018年1月,我幸运入展全国第二届行书展,因工作变动,我调到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工作。
2019年9月,幸运再次降临,我的行书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至于在学书期间经历了的瓶颈,我想每个人都会遇到。对我而言,真正学书较晚,基础差,比起有童子功的人会更吃力些。
在学书中时常会遇到笔法的单一、线质不高、临创脱节等问题,有些是技法的问题,有些是观念的问题。
技法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一个一个问题逐步解决,观念的问题当然需要老师指引。
记者:您从真正学书到入中书协的展览也就三年多,在您看来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
王清泉:我以为学习书法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或者说什么秘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除了它的实用性、艺术性外,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因此,学习书法首先要了解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中庸、阴阳、道法自然等等思想在书法中都得到诠释,包括古人书论等等,这为学习书法理论,指导书法创作,提高书法审美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明确学书方向。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经典法帖有很多,但每个人精力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学,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取舍。
我选择二王行草书作为主攻方向,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二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学书法的人绕不过;二是喜欢王羲之高古典雅、遒美健秀的书风。
第三就是要坚持。认准了学习方向后,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处处留情。因为要想精熟一体,绝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能及的。
第四还要有良师指教。书法圈有“自学等于自杀”一说。此话虽有点偏激,但不无道理。如有良师指点门径,及时释疑解惑,就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记者:您先后跟着曹元伟、彭双龙等书家学习,他们给您带来了哪些学书体悟?
王清泉:这几年的书法学习,我十分庆幸地是遇到了几位好老师。
正是有良师指点,才使我没走弯路,进步较快,并取得了一点成绩。要说从老师的教授中得到的体悟。
第一是正确的学书理念。曹元伟老师“先专精、后博取,不记忆、等于零”,“书写性第一、准确性第二”。
彭双龙老师“涉猎五体,服务一家”,“”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学书理念对我影响很大。
第二是科学的临帖方法。学书主要是临习古人经典法帖,从中学习技法和规律,这是不二法门,也是一辈子的功课。
掌握科学的临帖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进步更快。
记得我初次临习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时,因不懂纂籀笔法,仍旧采用二王笔法书写,总是写不出颜味来,双龙老师指点后方才豁然开朗。
当然在我学书路上,还得到了提俊丰、王勇、李国胜诸位老师的指点,都令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记者:很多书法爱好者临帖多年不得其法,更别说入国展,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王清泉: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有云,初学不外临摹。
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卫夫人云,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一些书法爱好者之所以临帖多年不得其法,我想主要因观念不清和方法不当所致。具体而言,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只抄不读。很多书法爱好者拿起一本帖,不认真研读,而是一味抄帖 ,从头写到尾,只求量不求质。
表面上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临帖,实际效果不好,甚至每次都在重复同样的错误,结果渐行渐远。
二是临帖不够深入。仅停留在字形描摹的阶段,只图一时之快,不去深究点画笔法的精准,结字的规律,章法的变化等等,时间久了,便写成自由体了。
三是旧习太重,难以丢掉。对于写了很多年的书法爱好者来说,由于刚开始缺乏科学的方法,难免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这种习气长期形成的,很难改掉,就像有几十年烟龄的人,一下子戒掉很难。
四是一部分人自认为写了很多年,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不思进取。
记者:有的人临帖很像,可是不会创作,您怎么理解中书协展览的作品创作呢?
王清泉:临帖不等于创作,很多人认为把字帖临好了就能创作,其实是有很大的误区,当然临帖是创作的前提和手段。
真正把帖临好,首先要学会读帖,了解该帖的特点,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去写,这样书写出来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当明白古人的用心之后再去临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很多学习书法的作者,只是一味的求像,对其用笔特点、结字规律、书写节奏的变化以及作者所书写时的背景环境等等,没有认真思考和总结。
最后只能得其表皮,而不知其内涵所在,只是机械的对照,没有深入的理解,很难得其三味。
其次临帖要学会记忆。只临不记,丢开字帖后就还给字帖了,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
当拿起笔来创作时,就会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遇到没有写过的字更不知如何是好,对大篇幅的创作就更不知所云。
古代书法属于一种书斋文化,当代的书法,已经进入展厅时代,笔墨当随时代,现在的国展,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要反映时代精神。
当下国展创作作品既要体现较深的传统基本功,还要反映时代的气息,化古为今,方能得到评委的青睐。
记者:临摹分实临、意临等,在临帖的过程中,您怎样看待“像“与不像”?
王清泉:临摹分实临和意临,一个字写的像不像只是一个躯壳而已,只有让他有了灵魂才能被唤醒,这就是神。
清·梁巘《学书论》有曰,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我们总是说求其神而去其形,这句话对不对?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说,神首先是依附在形上的,只有先有了形才能有神。
如果对于字帖,没有很深入对形的理解,是无法谈得上取其神的,那么形在前神在后。
当我们对字形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我们不屑于用纯粹的形来替代神了,不再斤斤计较于笔画的准确性就有了意,用意替代了神。
实临到意临,是对书法的进一步升华和理解,而此时神大于形我们通常在作品当中去争论像与不像。
其实就是写意和写实的对比,真正能看懂就是欣赏者对书法美学和哲学的参悟,是作品背后作者的修为和理解了。
我们在学习的当中,首先做到精致的临摹,也就是先要写像,把每个字形乃至点画尽量和原帖一致。
通过精准的临摹,掌握笔墨技法,明白古人书写的思想,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做到意与古会,化古为今。
记者:很多书法爱好者不会临帖,更不懂创作,对于这些朋友,您有何建议?
王清泉: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咨讯十分发达,各种书法字帖和学习资料轻松可得,为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现在当代名家基本上都有工作室,为传承中华文化、普及书法作出了很大贡献。
对于想学又不知如何学习书法的朋友,不妨根据自己的学书方向,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学书中的困惑。
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书体会简单地谈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关于选帖。学书首先要选好字帖,我以为选帖要把握好几点,一是选择古代经典法帖;二是先墨迹后刻帖;三是尽量选字数较多的帖。
二,关于临摹。一是先过单字关,熟练掌握用笔特点和结字规律;二是分段临摹,注重书写性;三是抄帖练习,学习章法。
三,关于创作。一是仿创,按照古人的章法形式进行创作;二是吸收性创作,从几个帖中汲取自己想要的元素灵活运用到作品创作中。
记者:建立艺术审美风格才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针对书法您未来有哪些计划?
王清泉:您说得很正确。中国书法随着汉字的出现而产生,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而丰富的典籍资料,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完。
如何从古人经典法帖中选择性的吸收营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而每个人的学书经历和所处的阶段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就我个人而言,入国展仅仅说明我学习的方向对、路子正、运气好而已,有点先上车后补票的感觉。
接下来该好好补课了,一方面加强书法理论学习,消化吸收古人书学思想,更好地指导创作实践。
另一方面进一步梳理学书路径,拓宽不同书体的学习,锤炼并丰富技法,为书法创作奠定好的基础。
此外,还要涉猎哲学、诗词、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中吸收营养,丰富自身学养,从而使书艺得到进一步提高。
【笔者手记】
不知道怎么临帖,执念于“像中”不能自拔,一直创作却怎么也无法入展,这或许是很多书法爱好者的共同问题。
面对这些落差,一些人把原因归结为书法太难,有的书法名家说“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更是加深了这种观点。
可是入国展和成书法家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通过高考了未必人生就能有一番作为,而国展就是书法的“高考”。
因此,书法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国展还是有很多的“秘诀”,在我和王清泉的几个小时的交谈中,这一点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他虽然大学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可是中间因为工作原因差不多中断了近二十年,直到近几年才陆续捡起来书法。
没想到的是,在正确的方法和刻苦的训练下,他迅速登堂入室,成为书坛一颗闪亮的新星。
那么,能否将这些秘诀一一展示给广大书法爱好者呢?我期望地询问,他满口答应。
在整个访谈中,我问的问题大多都是众多书法爱好者关心、疑惑、无解的问题,可是他分门别类,回答的那样仔细。
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学习都是观念先行,其实人与人最大和最深的差别也就是认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很多人熟知,一般人的解释就是知道的和行动要统一,可惜这是最肤浅的认识。
“知行合一”真正的含义在于认知和实践是一个统一的事情,认知的过程中就必须实践,实践的过程增添新的认知。
对于书法而言,要想提升就必须先改变认知,一篇访谈能够让人轻易地获取所谓的认知,可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实践,这些所谓的信息都不值一提。
所以,我们一方面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更希望大家能真的按照王清泉说的那样去操作。
在正确的认知下,或许你的书法也会一日千里,精进不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