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之上恋人未满,这两个未成年人的感情让大人脸红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或者少年时代曾有过非常要好的玩伴,但是最后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你们分开。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那段青涩的岁月,都会让你有对那段纯真生活的无限追思,和对复杂现实的无奈感慨。
这多少有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咏叹。
美国独立电影《小小人》把上面这种情感描摹的情真意切、生动传神,那种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暧昧感情,让利益至上的成年人看了肯定要脸红。
该片由美国导演艾拉·萨克斯执导,因为以往的作品总是能够展现人物之间非常细腻的感情,所以他素有美国是枝裕和之称。
其代表作《点亮灯光》、《爱很怪》因为分别描绘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性之爱被人们熟知。
而电影《小小人》则有展现了两个少年之间的同志感情的嫌疑,很多人说这是萨克斯同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有人说少年时代的感情很多时候是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这种说法看似很贴切。
而在我看来在懵懵懂懂的岁月里,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即便是同性之爱,那种纯粹的像天边一朵白云的感情胜于一切。
更何况它都已经成了回忆,或许我们就这样静静的追思、细细的耳语是对它对好的缅怀。
电影《小小人》讲述两个少年托尼和杰克因为一场葬礼而结识,当两人关系好到形影不离时,两家成年人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断送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凯瑟薇和托尼母子俩是杰克的爷爷马克思的租客,他们靠手工制作成衣为生,马克思与凯瑟薇是忘年交。
十来年马克思都没有涨过房租,就在他去世的当天还对凯瑟薇说要她继续留下来。
但是当房子成为遗产落到杰克的爸爸和姑姑手里后,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他们为生活所迫要求提高房租。
这让本来就赚钱不多的凯瑟薇负担不起,两家一段时间的拉锯战式的协商无果,最终导致律师的介入。
少年托尼和杰克一开始认为这件事似乎跟他们没多大关系,直到两家大人把怨气撒到他们身上。
他俩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不跟爸妈说话——的方式与之对抗,显然他们的“幼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增加大人的压力。
最后的结果是凯瑟薇和杰克不仅要限时搬离,还要缴一定数额的罚金,这彻底终结了托尼和杰克的友情。
从电影中我们看到成年人选择利益至上,关于涨房租这件事无可厚非且。
但是当它成了两个未成年人友情的对立面时就显得非常残忍,即便电影中大人有意识在照顾孩子们的感受。
这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对成年尚且很难承受,何况两个孩子?
杰克的爸爸布莱恩事后埋怨儿子当时沉默不说话,使自己无法事先跟他沟通。
而杰克却反问爸爸“那又能改变什么?”,这一反问让布莱恩无言以对,好生惭愧。
很多人看完电影一方面为这两个少年的友情惋惜,另一方面大声指责成年人的冷酷无情。
因为美好的东西被粉碎我们都会心痛,要宣泄这很正常。
也有人被电影中的情节戳中痛点,要为大人们辩解,说出的原因都很有道理。
而实际上与其在这方面浪费感情,不如更多的去关注的是两个少年之间的微妙感情。
托尼和杰克一个阳刚一个阴柔,一个喜欢表演想当演员,一个爱画画要当画家,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要考进同一所艺术高中。
他们经常一个穿着旱冰鞋,一个驾着滑轮车,一前一后,在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下,他们像风一样奔驰在大街小巷。
他们可以为对方因为被别人语言侮辱而大打出手,也可以为对方追女朋友而出谋划策。
当两人的友情受到外界的威胁时,即便来自他们的至亲,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组成统一战线。
这是一种儿时的我们都有过的经历,也是如今成年人的我们再也找寻不到的东西。
还记得你为某个人出头而打架的情形吗?还记得你为某个人逃课而撒谎的故事吗?还记得你们一起郊游、追求、打游戏的片段吗?
想到这里掌柜的我眼中已经噙着泪水。
电影《小小人》让我再一次亲历了少年时代的友情,它纯粹而又真挚,它虽然青涩甚至是苦涩,但是假如再来一次的话那将是无比的幸福。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儿时的记忆念念不忘,不妨看看这部电影,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常常回忆往事也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