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队站立的劳动工具
(《别离》中说:“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的程度,就是看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和小动物”)
正在值班,闫老师发来一张照片:蔡同学蹲在教室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小心翼翼地整理劳动工具。
一瞬间,雾气迷蒙了双眼。
蔡同学家境贫寒,是建档立卡户,父亲外出打零工,母亲智力有问题,勉强能给他做饭。蔡同学本身也是智力残疾,平日不要说学习的好坏,就连说话都不伶俐,现在三年级的学生了才勉强不尿裤子。
他入学的时候,我曾经和他的家长沟通,建议他去县城的特殊学校上学,但是他父母以 “路途太远、接送不方便”为理由拒绝了。
看着孩子无辜的眼神,我想: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能因为他局部的不完美就否定了全部整体。这样的孩子,要和同龄人呆在一起,让孩子们的纯真与快乐给他的童年洒下一片阳光。
就这样,蔡同学呆在了我们学校,每节课结束,任课老师都会马上提醒他去厕所方便。
有了一二年级老师的关爱和提醒,升入三年级的蔡同学几乎告别了湿漉漉的裤子,我和闫老师便商量:“怎样让孩子彻底融入班级,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或者是服务他人的快乐?”还是要想方设法让他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
我先把简单的分发试卷工作交给他,却出现了这样一幕:接到厚厚试卷的蔡同学笑颜如花,因为控制不住嘴巴笑的弧度,一长串口水滴到了试卷上,先引来同学们一阵窃窃私语。
然后蔡同学一张、一张、又一张,都递到第一位同学手里,那位同学对他说:“你要给同学们每人一张”,他却并不理会,一心一意地把手中的试卷一股脑全部给那位同学,然后冲着我笑了笑,得意地走到后排的座位上。
我的一计不成,闫老师二计出手。预备铃响,闫老师走到蔡同学身边,对他说:“咱们班的劳动工具太乱了,你一定能把它们摆好的,去试试”。只见蔡同学蹲下瘦小的身子,仔细地摆放扫帚,因为速度太慢,闫老师看了一会儿就去让提问学生背书了。
大约半个小时,蔡同学站了起来,闫老师一看,一二十把扫帚整整齐齐靠墙站成长长的一队。闫老师并没有发火,又对他说:“摆一排太长了,把后面的拿过来摆成两排”。说着给他划了分界线,让他又摆了一排。闫老师夸张地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蔡同学的一长串口水又从咧开笑的嘴巴里流了出来。
就这样我们二人每天提醒他摆放劳动工具,同学们也看在眼里,当我们在课堂上表扬蔡同学的时候,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又一个预备铃响,我走进教室后门,看着教室后面列队站立的劳动工具和坐的端端正正的蔡同学,再次冲他竖起大拇指,为他能够主动地为班级做事点赞!
END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