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都是如此,老人难以安静。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儿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儿。
15美分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高兴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么的辛苦,他们对老人发誓,再也不来玩了。”
最初,驱动孩子玩耍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发钱成功地把他们的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在老人手里,所以就等于老人控制了孩子的行为。
这可以引申到孩子的学习上。每一个孩子从一开始都有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
从呀呀学语到独立行走,都在不断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来探索这个世界。在大人眼里的脏、危险、干净、安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未知的学习逐渐需要从书本上获得,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新知识的天性,这样的学习都来自内部的动力。
但很多家长在孩子探索学习的时候,喜欢用物质去奖励他们的表现,小时候奖励糖果,上学的时候奖励玩具,下次考得好就承诺去哪里旅游。
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学习进步的过程中,已经把孩子学习的内心驱动在每一次的奖励中转向外部驱动,这和上面老人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同。
孩子曾经对我说,爸爸这次如果考得好给我什么奖励?我说:爸爸妈妈不会给你任何奖励。礼物会给你,但不会与你的考试成绩有关联。考的好与不好,礼物都会有。
学习是你的事情,为自己而学。当你考得好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开心。这就是学习对你最好的奖励。
在家长为孩子的学习焦虑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做法。有没有去思考孩子的学习驱动力是什么。如果能帮助孩子知道学习的动力都来自于内心。他们学习上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是在学生时代已经目标明确,知道内心的追求。马云在初中时就去外国人多的地方聊天,来提高英语;雷军在大二时已写出编程方面的书,给学弟们使用,当别的同学去参加娱乐活动,他却整天的泡在机房里;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第一个作品是foxmail,创作此软件的初衷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去赚钱。
他们做这些事情都不以金钱为目的,金钱只是结果是外部驱动,而实现目标的过程是靠内部的动力去完成。
武志红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的成全你自己,温尼科特的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的涌出,都是一个意思:即一个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们的所谓“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