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看得见的乡愁

看得见的乡愁

——读黄玉东《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

张达富||江苏

乡愁、乡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这类作品很多,虽然我没有读过多少名篇,但在我有限的视域内,还是黄玉东的《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一文让我感到亲切、深刻。

如果说黄玉东的前一篇《抹不去的乡愁》是乡村小夜曲的话,此篇无疑是雄浑壮阔的交响乐。有低音、有高音。如诗如画,如诗,意境深邃;如画,意象清晰。通篇仿佛有一股情感的潮水汩汩流淌,又像一幅名贵的画有气韵流动,扑面而来的是撼人心魄的乡情、乡愁。

一、乡愁具化,亲切可感。

乡愁是一种心绪,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在黄玉东的笔下却是那样清晰可见,是因为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化作具体可感的一个个画面,使内心情感外显为老屋、亲人和故乡的旧貌新颜。化抽象为具象,给人实在具体的情感熏陶。

我们熟悉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具体清晰地写出了对故土、对亲情的思念。在古典文学中这种手法多见。贺铸写愁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无形变有形,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更像李贺写音乐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意: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同样,在《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一文,“老屋”这个意象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兄妹围桌而坐读书学习、父亲坐在一旁抽烟,母亲在一旁做着针线儿,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十分温馨甜蜜,这温馨的画面是在岁月沧桑,人事变迁以后,回想当年的情景,鲜明地烙下作者深厚的主观情感色彩,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农村风俗画。经过时间的淘洗,情感过滤,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是多么温馨又甜蜜。随着时光老去,那温馨的画面在作者的记忆里日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如此对家乡的思念就有具体可感的内容,情感真实可信。

二、思路开阔,纵横捭阖。

作者开篇不是从自己思念故乡发端,而是从母亲思念故乡写起,一下子营造了浓厚的思乡氛围,母亲、故乡,多么亲切的字眼,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在的地方。

“母亲在城里听不到一丝老家的声音,老家该收棒头了吧?”母亲“又在惦记着故乡的老屋和那里的一切。”“惦记老屋”和“那里的一切”是全文的总领,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开头,显出写作的功力,这也是我对此篇好感满满的一个因素。接着写“老屋”一组组画面,“有暖有爱”,有苦有甜,有悲伤。兄妹在老屋成长,父亲在老屋里遗憾离世,“在老屋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欢快的笑声。”当我漂泊在外,思念老屋的情感挥之不去。当老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得不消失,寄托乡愁的具体物象没有了,作者巧妙的借用与周庆荣的攀谈宕开一笔,把乡愁引向深入,使得本文要表达的乡愁有了普遍意义。文章不仅要写出“有意思”,更要写出“有意义”。乡愁的意义就是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对故乡故土的思念。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说,“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正是因为故乡水土的孕育,成就了如今作者的大气从容,而作者也见证了故乡的发展、壮大,题目的丰富意蕴得到了充分的揭示。有着悠远的历史沧桑感和深沉的现实意义,写出了现代都市人的思乡归乡情结。

三、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无原乡者无远方。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向来就有流浪与回归的情结。一方面追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方面又企望“我想有个家”,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在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

母亲的一句“去当兵吧!部队上起码能管吃住,兴许还能谋个出路... ...”,不仅深沉而且沉痛,传达出无限的酸楚和期盼。全文由开头“暗暗发誓永远不要再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到行文最后“决定在故乡的母亲河边为自己找到一块驻脚之地”,了却游子思乡的心愿。完成这一感情转变的过程,就是乡愁的诠释过程,思乡是全文的感情线索,一线贯穿,全文的结构严谨,主题集中。

在极度贫困的年代拥有两间茅草屋,一家人有了栖身之所,虽然困苦,却仍感到温馨;父亲积劳成疾,遗憾离世,家庭发生变故,我的心情满是悲伤;当我走进军营,考取军校回到老屋,母亲满脸的喜悦,其实是作者的心情反映。人们都说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母亲骄傲。当老屋面临拆迁,寄托乡愁的载体即将消失的时候,心情惆怅,而当得知老屋拆迁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让家乡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又心生欢喜,直至最后决定叶落归根,情感始终是这篇文章的主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是《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阅历对乡愁、乡情进行了深度解读,内容深刻,见解独到。让我们所有在外乡的游子循着作者的思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寻根之旅,感受故乡的暖,陪故乡长大!

 附:《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

自从进京工作后,我每年都会将母亲接进城里住上一段日子。

母亲每次来时,都是高高兴兴的,可没过几天,母亲脸上的笑容便会渐渐减少。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走到楼下,看到母亲站在窗口,茫然地望着故乡的方向……

秋凉了,母亲说,在城里,听不到一丝老家的声音,老家该收棒头了吧?我明白,母亲寂寞开始想念故乡了,又在惦记着故乡的老屋和那里的一切。

老屋,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带病一手置办起来的。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来说,能有两间茅草屋,已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全家六口人拥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里,仍然觉得很温馨。

夜幕降临后,煤油灯下,我们兄妹每人一个桌面围着饭桌复习功课、写作业;父亲一声不吭,坐在一旁“叭哒,叭哒”抽着自卷的土烟;母亲默默地借着灯光,扯着针线,做着针线活儿……

在有暖有爱的世界里,再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老屋里大约住了五年,父亲积劳成疾,旧病复发,那年夏天永远地闭上了那双不舍的眼睛。父亲临终前,躺在老屋外间的黄土地上,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是住不上大房子了……”父亲的遗憾,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又过了几年光景,大哥结婚,要布置新房。原本就十分拥挤的空间,再也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没办法,我只好“打游击”在邻居家借宿。那曾经“甘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母亲对我说:“去当兵吧!部队上起码能管吃住,兴许还能谋个出路……”

穿上军装的那一天,我在心底暗暗发誓,永远不要再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因此,离别前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悠了很久。住了十几年的老屋,斑驳破旧,矗立在村头的风中,摇摇欲坠,令人心酸。

入伍后,第一次探亲,是在三年之后。我带着军校入学通知书,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母亲的身旁,回到了那个熟悉的老屋。那天夜里,满脸喜悦的母亲,在老屋里昏暗的灯光下,与我谈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说起了老屋三次漏雨三次修补的艰辛过程……

2006年春天,大哥来电话说,县里准备在我们村里建大型造船厂,老屋在拆迁之列,现正在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想到住了几十年的老屋,谈笑间就要墙橹灰飞烟灭,心里陡然有了一些不舍之情。在老屋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欢快的笑声,勾留了我的年轮,那是我睹物思情的地方啊!老屋没了,童年的影子也就无处找寻了。然而,旧貌换新颜,家乡人民能过上美好生活,不正是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日思夜想所渴望的吗?想到未来的美好景象,心生欢喜和向往!

后来,大哥在老家与乡亲们一起,盖起了自家的楼房,老屋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一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对故乡总有一种搁不下的念想。乡情、乡愁,像一曲古老而又充满温馨的歌谣,每当灯火阑珊、夜深人静之时,它就会若隐若现、忽远忽近地悄然在耳边响起,紧紧地牵动着游子的心。

我的故乡响水于1966年成立,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近年来,故乡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一代又一代县领导的带领与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不仅引进了钢铁、发电、化工等国家级大中型企业,而且还修建了高速公路、高铁、国际港口等现代化交通设施。县城内高楼鳞次栉比,星级酒店、超级商城比比皆是,返乡就业的人数在大量增加,绝大多数乡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小康之路。昔日国家级贫困县,如今正在都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征程上快速迈进。

故乡是一种依靠,也是一种收藏,她永远驻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占据我们灵魂柔软的部分,让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顾来路。最近几年,我常常在思考着后半生的归宿问题,矛盾之中,无法摆脱内心的冲突,却依然不能作出取舍。

夏日的一个午后,与周庆荣先生茶叙。这位与我同乡,家大业大,在当今文坛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每每触及故乡的话题,也难免心生动容。他说,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你离开了那空间那地理,你离不开那里的气场,忘不了那里的细节。时光流逝,但任它草堆也好,破屋也罢,儿时放置摇篮的地方,才是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家还是老的好。况且,如今的故乡已今非昔比……

与智者对话,总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心结打开了,烦躁的心也就慢慢地安稳了下来,春天的潮水在我的心里无限扩展,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故乡全部的美好。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决定在故乡的母亲河——灌河岸边上“阅江楼”内,为自己找到一处注脚之地。如此,既可以了却游子还乡的心愿,也可以安放疲惫的灵魂,让自己在老去的时光里,感受故乡的暖,陪着故乡长大。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张达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报》《江苏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二百多篇。作品大多抒写亲情、人生感悟,为学生示范作文,形成了亲和、平实的文风。散文《教书的日子》(团结出版社出版)《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

(0)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甘肃工作室临屏诗精华作品《乡愁》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在全国第一 ...

  • 【原创首发】《炊烟》同题微诗摘

    [作者名录] [同题诗精品篇] 流岛  成永军  罗志宏  刘书泰(北京)  陈健(上海)  冬梅(河南) [同题诗编委篇] 薛红芳  李小平  牛亚梅  王向军  锁林人也 [同题诗优秀篇] 岐麟散 ...

  • 无眠独上...... / 文:虫一/

              无眠独上......                         文/虫一 芳华易逝,岁月如歌!可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梦萦魂牵-- --题记 走在 ...

  • 故乡的老屋,走不出我的思念

    故乡是我灵魂的家园,但最让我牵挂的还是父母生前修建的那几间老屋:老屋一直留存在我生命的时光里,让我魂牵梦绕. 曾听父母讲,他们刚成家时,住的是两间板壁房,随着子女的相继出世,家里越显拥挤.于是,父母重 ...

  • 故乡的院子,时时萦绕在游子心头

    我的故乡在滇西大理的三角里村,那里有一个个错落有致,令人心驰神往的白族原住民村庄,村里的建筑风格和民俗依然保持白族的传统.白族儿女乡土情怀浓厚,传统家风浓郁,每代人建盖一院房子是每一个家庭人生的大事, ...

  • 春之歌 | 同题 ◆ 怀乡

    <齐鲁文学> 春之卷 29人精选诗歌 ▎怀 乡 刘文邦 (山东) 月上西楼,我便不再对冬天 抱有幻想 乌云,有时比石头来得还要沉重 天空,空出来的时光更加辽阔 放飞心情,有时只能借一对白鸽 ...

  • 沐兰之香第二期同题沙龙作品展示

    本期同题:袅袅炊烟里 下期同题:题图诗:断树之思(7月11日至7月17日晚6点) 同题要求: [1]题目自拟,但不得偏离主题,且立意优美,内容健康向上,不涉及政治或者敏感字眼. [2]同题诗不得少于8 ...

  • 中国诗歌报唯美临屏第三十三期《回家》精华作品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 ...

  • 【原创首发】《雪落故乡》同题微诗赛(一)

    [同题诗精品篇] 雪落故乡 ◎岐麟散人 老屋在苍茫中矮了又矮 路面  挡不住拐杖的敲击 银发在村口  多次张望 雪落故乡 ◎爱的旋律 月宫撒下漫天梨花 在时空里穿过 装扮起儿时的梦 雪落故乡 ◎孙明亮 ...

  • 【原创首发】《乡愁》同题微诗赛(一)

    [同题诗精品篇] 68.乡愁 ◎文侠 村庄  被岁月侵蚀殆尽 水泥地只能种植思念 灵魂  是无家可归的蒲公英 9.乡愁 ◎牛亚梅 一碗浆水面  吃出 离家的酸甜 咽咽口水  母亲的味道在心间 13.乡 ...

  • 有关思乡的情感语录

    家乡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样恬静,那样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思乡的经典情感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从小我就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我家 ...

  • 【故乡(组诗)】/ 张渊

    【故乡(组诗)】/ 张渊

  • 离不开的故乡,解不开的乡愁

    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故乡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一掊梦土,故乡是每个人心里想回去而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席慕蓉有一首诗叫做<乡愁>,他在诗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 ...

  • 赏读散文《在没有父母的老屋 我只是故乡的客》,游子的乡愁催泪

    赏读散文《在没有父母的老屋 我只是故乡的客》,游子的乡愁催泪

  •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23)期

    关注天安门文学,用文字温暖人生!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2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雨荷 九歌,婉清,姜联军,天外天 林克强,yuny 远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