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局长的“三板斧”
老局长的“三板斧”
袁福成||江苏
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觉得王老局长在任的七年,是盐城教育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七年,是值得怀念和铭记的七年。
老局长有一个令人羡慕且过目不忘的响亮名字——王杰;老局长有一张黑里透红且不怒自威的严肃面孔,人称赛包公;老局长有敢为人先且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人称铁腕王;老局长还有胜过金杯、银杯的良好口碑,远离“江湖”二十余载,“江湖”依然流传着老局长的传说!茶余饭后,当年的同事们但凡提起老局长,都会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表达对老局长的敬意。大家都说,如果给老局长一个支点,他真的就能撬动地球!
一九九O年,老局长从重点中学党委书记任上赴市教育局一把手的位置上履新。自此,本人又有了和老局长同事七年的工作经历。地级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业务范围,主要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大板块,仅我所在普教板块,老局长在任内砍下的“三板斧”,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板斧:上任伊始,全力整治“灯下黑”,以明确的办学目标,引领市直薄弱学校重新扬起前行的风帆
在当年的盐城市区,由市教育局直接管辖的普通中学共有八所,除一所省重点中学外,其余七所一般中学分布在市区的东、南、西、北。十年文革结束,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受国力所限,国家只能优先办好一批重点中学。被列为重点的学校,师资可优先挑选,学生可择优录取,设备及经费可优先保障,重点中学渐渐成了新时代的宠儿。而一时无力顾及的非重点学校(即一般学校),只能先勉强维持生存,等待机会发展。处于边缘地带的一般学校,缺少师资、生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学校办学积极性难以调动,如果管理不力,久而久之,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东、西、南、北、中(一般中学的统称),培养粗壮工”,是当年盐城市直一般中学办学现状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但又无可奈何。
鉴于当年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要让一般中学享有和重点中学的同等待遇暂无可能,要改变市直一般中学的办学面貌,唯一能做的是,通过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来提高办学质量和信誉。拥有八百万人口、近百万中小学生的盐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如果连自身直管的学校都办不好,就没有资格去领导全市的基础教育工作,就没有资本去争取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对教育的支持。
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在老局长的主导下,靠船下篙,明确提出力争用一到三年的时间,彻底改变市直一般中学的落后面貌,实现“一升、一降、两好转”(学生合格率有明显上升、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有明显下降,校风、校纪有明显好转)的办学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从1990年开始,“看校长,比管理;看教师,比教学;看职工,比服务;看学生,比发展;看起点、比进步”的“五看五比”竞赛活动,在市直一般中学如火如荼地展开。每学年结束,对一般中学进行一次综合办学质量评估并量化积分,按综合得分的高低排名,奖优罚劣。明确具体的办学目标的引领和办学质量综合评估的推动,极大地调动了一般中学办学的积极性。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市直一般中学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初中毕业生中考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逐年攀升,升入重点中学高中部的人数也大幅递增。在校学生的年违法犯罪率也逐年下降(从最初的万分之二十以上降至万分之五以下),学校的校风、校纪有了实质性好转。老百姓的孩子在一般中学就读,家长不再忧心忡忡,社会对一般中学的印象和评价也有了根本改观。“灯下黑”问题的彻底解决,为盐城市区乃至全市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二板斧:理直气壮地抓高考升学率的提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为全市重点中学把脉领航。
老局长上任的第一年,经常带着分管局长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在全市十所重点中学间来回穿梭。他要摸清全市重点中学总体办学质量的现状,他要了解盐城市重点中学这个办学群体在全省所处的位次,他要找到全市重点中学管理的主要抓手和方向目标。
1991年暑期,一次特别的重点中学办学质量闭门分析会在盐城召开。
这是一次专门的“算账”会议。会上,市教研室将事先准备好的各重点中学各学科高考的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和市、省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的对比离差数据全部汇编成册,并印发到每一位与会的校长手中。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有好几位平时还志得意满的重点中学的校长们在数据面前失去了盲目乐观的资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有的重点中学高考升学的人数仅有两位数,有两所县重点中学高考成绩,居然门门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当年,反对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声音在與论场还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专门会议,旗帜鲜明地抓高考升学率,是要承担一定风险和压力的。但老局长一旦认准的事,就毫不犹豫加以强力推进。首先从解放思想,厘清模糊认识入手,旗帜鲜明地指出,在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的前提下,高考升学率越高,说明重点中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越好,向高等院校输送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数量越多、层次越高,说明重点中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就越大。抓高考升学率,利国、利家、利民、利生,无需遮遮掩掩,必须理直气壮。在全省特别是苏北,盐城的高考升学率严重偏低,重点中学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要大力鼓励和努力提升高考升学率。其次,下决心改革延续多年的中考招生制度,全市重点中学高中部实行统一单独提前招生,让各地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重点中学高中部就读。三是由市教研室牵头,各重点中学参与,成立高考各学科教研中心。把分散在重点中学各学科的单兵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并服务、幅射、覆盖至所有重点中学。与此同时,利用江苏全省创建合格重点中学的契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和强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盐城的高考升学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不仅在苏北五市中遥遥领先,连苏中和苏南地区也刮目相看。过去都是盐城主动去苏南、苏中地区学习取经,后来,苏南、苏中的学校也经常主动来盐城考察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高考升学率大幅度提升,大量的盐阜优秀学子进入各类高校就读,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家庭及家族的命运,还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当盐城教育成了盐城社会事业中的亮丽名片之后,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支持办教育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盐城教育逐步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板斧:把实现“两基”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盐城未来的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1986年4月12日,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顺利通过,《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施行,这将是永载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及话语权都将起到巨大的奠基作用。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两基”),成了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0年,盐城市的“普九”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的苏北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苏南,盐城大市的年财政收入还不敌苏南一个县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最紧要的是要有钱建学校、添设备、聘教师。根据盐城财力的现状,老局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盐城“普九”分两步走的实施策略,首先,花大力气筹措资金建学校、添设备、聘教师,力争校校达到“下限”标准,确保每一个适龄的儿童少年都能“有学上”。其次,在面上全部“下限达标"之后,再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和设施,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让所有适龄的孩子在“有学上”的前提下,逐步做到“上好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盐城的“普九”虽然是低标准,但能做到让盐城市域范围内数十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已经创造了盐城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1994年,盐城在苏北五市中率先通过江苏省“普九”合格验收,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前实现“普九”目标的标杆和旗帜,被国家教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实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青少年文盲的彻底扫除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盐城市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及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盐城的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由华顿经济研究院(原上海经济发展所)发布的全国百强城市(包括直辖市、各省会城市在内)排行榜上,盐城已位列第54位,在全国同类地级市中位列第13位。看盐城的今日腾飞,亳无疑问,在这枚“军功章”上,也有老局长当年的一份贡献!
1997年,老局长退居二线,淡出公众视野至今已有二十多个春秋,但老局长当年带领盐城教育工作者创造的昔日辉煌,已永载盐城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史册。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退休后撰写的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刋、杂志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