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雨丝】| 林亚玉作品:老太太发红包
作为当家人,每年收发红包是常事,但用手机收发红包,还不是所有老人都会。老太用手机发红包笑话多。
那年春节,家里的儿辈用手机给亲朋好友拜年,还将对方合家欢聚的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稀奇,好比小时候看到万花筒似的惊奇。接下来,他们兴致勃勃地发“红包”、抢“红包”,不时发出欢笑声。我与老伴一头雾水——年轻人脸皮咋介厚了?人家客气,节日给你一个红包,咋好意思收下呀?还抢呢!我们一唠叨,笑翻孩子们。孙女笑得一手捂住肚子,一手指着他爸:“他们,他们……哈哈……是在玩最新贺新年呀!他们也发给叔叔、姑姑好多个红包呀。”年轻人真是花头多,我们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头。
那年春节,家里的儿辈用手机给亲朋好友拜年,还将对方合家欢聚的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稀奇,好比小时候看到万花筒似的惊奇。接下来,他们兴致勃勃地发“红包”、抢“红包”,不时发出欢笑声。我与老伴一头雾水——年轻人脸皮咋介厚了?人家客气,节日给你一个红包,咋好意思收下呀?还抢呢!我们一唠叨,笑翻孩子们。孙女笑得一手捂住肚子,一手指着他爸:“他们,他们……哈哈……是在玩最新贺新年呀!他们也发给叔叔、姑姑好多个红包呀。”年轻人真是花头多,我们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头。
后来我将春节微信红包之事与一些老年朋友聊起,他们也同样感慨,都说不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又说老了不中用了。但我们中的聪明人马上说,我们用的手机是电信局免费赠送的老人手机,只有接听电话的功能而已,要能发信息,功能多些,须添置好手机,我们也要跟上形势。我怦然心动,于是跟着聪明人购置了华为手机,开始在儿女间发送简单的微信。接下来,就想学发微信红包之类的新玩意儿。
孩子们平时没空来我处,要向他们请教也不容易。一次去农商银行存钱,小心地问一位态度和蔼的女业务员:我想给小辈发点红包,这存折上的钱怎样才能进入红包?她笑着夸我,说这么大年纪还会用手机不简单。接着她告诉我,先要办张硬卡,与微信连在一起。硬卡、软卡?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因为只晓得存折、支票。她见我不理解,就解释了一遍。我才明白过来。就请她办理硬卡。这位女士真好,办理卡后又教我发红包的流程。我非常感谢她的热情,信心满满地回家就想试发红包。
首个红包发给孙女,她很快发来“谢谢奶奶”微信,同时收下了红包,我非常开心。外孙人小还没手机,那就发给他妈代收吧。在女儿名下发了一个,左等右等,那红包就是静静地待在原地不动。心想,也许是女儿工作忙,没工夫打开手机吧。不想,第二天却收到红包退回消息,并收到一句“小小人,不要给他过分溺爱”的话,把我气得差点打电话去骂一通。不过,红包退回,让我涨了知识——还有“24小时不接受退回”这一招。端午节,女儿发给我一只大红包,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理睬那红包。我将小经验告诉几位好友,他们啧啧称好。他们操作手机也正磕磕跘跘呢。后来女儿回家,趁我下厨之际,往我手机上发了红包,并在我手机上操作收下了。当我知道为时已晚。再发过去,她不接受。唉,老太还是斗不过年轻人。
过了不久,好友告诉我,想给朋友的小孙孙发个“年年乐”生日红包,可226元红包就是发不成功。这我也不懂,就建议去社区问问小周吧。一问,才知微信红包最多只能发200元。恍然大悟,微信微信,连红包也只能是微小的。小周教我们两个方法,其一,分二次发,其二,转账。哦,还有转账红包,我们又学到新知识。后来社区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与老年生活”课,报名者一百余人,足见老年人走向智能化愿望是多么强烈。学了基础知识,使用手机发红包就驾轻就熟了,就在“一家人”群里与儿辈、孙辈争抢红包啦。那一刻老太变小孩了。在朋友群里发红包,共享喜悦,趣味多多。但微信红包作为礼金赠送朋友一般都不会接受,24小时就退回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红包不够“重气”,不能与传统的送礼红包相提并论。
老太也曾被网上红包游戏忽悠过,大呼上当。原来网上时不时有“送红包”帖子,什么猜成语谜啦,什么公司新春赠奖活动啦。一个个大红包醒目地写着“開”或“拆”,但当你点开后,它无休止地叫你这,令你那,最后要你发10个朋友圈,发送成功方能领取红包。这时才真正领悟“天上不会掉馅饼”。
微信红包,因为它的互动性、趣味性、随机性,带给老太很多快乐。由此想到,活到老,学到老,方能享受到老。
作者简介:林亚玉,女,194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北仑,北仑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插队当知青,曾种过田,当过代课教师和职工教育专职教师、商场营业员。喜欢文学,在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学习,偶有小文见于报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