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东方美学”,「GLA格兰莫颐」的中国式原创沉浸体验探索
GLA坚持原创IP的打造,在探索技术和美学边界的同时,他们也想知道大型艺术展之外,是否还有更多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运用场景和商业可能。
作者 | 张一童
这是「新商业情报NBT」报道的第586家创业公司
在因疫情停展3个多月后,新媒体艺术展《瑰丽·犹在境》终于在5月1日再次开展。
2017年,王雨馨离开华闻传媒投资集团,此前的从业经历让她看到了文娱行业面临的整体机会,加上长期以来的艺术爱好,让她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她在同一年遇到了自己的合伙人,Wispark迅智集团的创始人沈晓峰。包括《王者荣耀》等在内,沈晓峰操刀过国内诸多大型IP落地活动,受到很多圈内人的认可。
两人在2017年共同创办了GLA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定位“东方美学”,GLA致力于原创数字沉浸体验作品的创造和多元商业价值的开发,并在2019年推出了第一个原创数字艺术展《瑰丽·犹在境》。
北京是《瑰丽·犹在境》巡展的第二站,在南京首站之后,北京场在整体规模、艺术体验和商业合作上都做了诸多升级,并获得了来自展出地嘉德艺术中心的许多支持。沈晓峰原本是希望能够从北京场开始逐渐实现盈利。
这一计划因为疫情的发生而不得不搁置。停展期间,和很多线下机构一样,GLA试图通过直播等方式填补线下停摆导致的空缺。GLA启动了“瑰丽 ·移动美术馆”项目,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在抖音、微博、淘宝等多个渠道开展线上业务。
王雨馨表示,“瑰丽·移动美术馆”是GLA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疫情的发生更多是加速了这件事情的推进。GLA也将尝试通过更多样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完成艺术的破圈,也探索更多商业可能。
01
东方原创
teamLab在中国的巡展让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逐渐在中国建立起市场认知。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推动了“网红打卡”文化的流行,线下沉浸展加速完成大众化的同时,也逐渐沦为线下商场吸引流量的快消品。
《瑰丽·犹在境》定位为高端艺术展,沈晓峰透露,从研发到布展,《瑰丽·犹在境》的前期投入超过2000万元,“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我们很清楚,第一个产品一定是要打下口碑的。”
尽管已经有大量低水准展览涌入市场,但王雨馨认为中国市场对沉浸展的认知依然处在初期阶段,这意味着前沿人群的选择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普通大众的喜好。
“最前沿、最潮流的人群喜欢什么,大众也会去跟随,所以你要先让这些人看到,带来口碑的传播和发酵。”她表示,在南京德基首展期间,GLA几乎没做营销推广,靠口碑自然发酵,单参观人数曲线依然有明显上扬。
《瑰丽·犹在境》采用了4K高清投影、多传感器的红外矩阵系统、AI绘图等多种前沿技术手段,复展后,1½沉浸HOUSE还增加了AR体验。“我们对每个环节的执行、落地要求都很高,保证呈现效果是国际化的,不做粗糙的事情。”王雨馨说。
但技术并非最难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与艺术和体验的结合。创立GLA之初,王雨馨就希望能够实现东方意境和新媒体的融合。
“中国人其实特别寻求悬而未决,无限未完成的状态。”王雨馨拜访了很多华人艺术家,留给她最深印象的是台湾艺术家王侠军。“艺术作品,通常讲究扎实的底层支撑。但王侠军一派的东方艺术,讲究一物一象。他最惊艳的作品叫《危险的艺术》,它立住的一刻是危险的,但也成就了当下。瑰丽也是这样,我们没有固化的设定,每个人走进来都有自己的感受,一物一象、一人一象。”
王雨馨认为这种意境与追求多感官体验的新媒体艺术有着天然的契合,并将其称为一种“中国浪漫”,“新一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有了越来越多的感受,这种感觉也很容易打动西方人的,像一种世界语言。”
取材于宋元书画,GLA团队拆解提炼了《千里江山图》、《洛神赋图》和《百花图卷》三幅古画中的意象元素,以新媒体技术呈现。
王雨馨追求一种感觉的传递,比如对《洛神赋图》的呈现中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画面,而是采用了帷幕式的风暴眼,营造影影绰绰、求而不得的感觉,再加入了一段真人汉唐舞表演,以传达“女神”这一概念。
除了继续完善《瑰丽·犹在境》的观展体验,王雨馨表示,GLA也在继续研发新一季的“瑰丽”产品,“东方美学”将继续为他们提供灵感,“不仅仅是书画,比如西藏,它作为一个神秘学的图腾,也让很多人着迷。”
02
多种场景
在艺术展之外,北京的展览还新增了“1½沉浸HOUSE”板块。
“1½沉浸HOUSE”定位“艺术跨界实验空间”,为有需求的品牌提供线下体验、销售平台以至会员运营。南京首展期间,王雨馨就接到了一些来自品牌方的合作请求,希望能够借用GLA的艺术设计和技术力量为品牌打造沉浸空间。
这其中有很多追求品牌翻新的老字号,GLA的“东方美”的现代化展示,和他们的品牌定位非常契合,比如茶饮品牌WOODTeaTIME(吴德泰)。GLA还与自然科教品牌CURIO合作举办自然知识讲堂,开设标本制作体验,并通过AR技术提供更真实的自然体验。
对于GLA而言,“1½沉浸HOUSE”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探索大型高端艺术展之外,更多样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变现可能。
“GLA沉淀下的原创沉浸式产品模块是我们的核心艺术资产,基于这些模块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落地不同产品,也可以和不同领域的品牌、IP跨界互动。比如,在《瑰丽》展览期间,GLA和《鹤唳华亭》合作展开联动,在云轴入境、洛神霓梦等场景中融入剧中元素,又在“1½沉浸HOUSE”开辟了专门板块还原剧中的经典场景,展示了宋朝服饰。
此外,在以“瑰丽”建立市场认知后,“1½沉浸HOUSE”也会逐渐发展成独立产品线,将艺术IP和不同品牌结合,打造兼顾商业和艺术的小型线下体验,王雨馨用“移动美术馆”定义这种形式。
疫情期间,为了填补停展期间的空档,GLA加快了“移动美术馆”项目的推进,特别是线上业务的开展,利用手中的艺术家资源,推出一系列线上内容。针对不同平台,这些内容各有侧重,在抖音偏重趣味、科普短视频,在微博、淘宝则更倾向与品牌合作直播带货。比如,在围绕汉唐舞、云锦工艺等传统文化展开直播的同时,相关产品也会在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同步上线。
“我们也在考虑产品分层的问题。”王雨馨说,“从核心数字资产中提炼升级一些项目,做成小而精的内容,放进公共空间和其他场景中。”
“瑰丽”之外,GLA还创立了另一个子品牌“GOYA理想国”,并已经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放了第一个项目《GOYA即刻彼岸理想国》。相比前者,“GOYA理想国”更关注青年文化,追求对现实社会感情的关照。
王雨馨表示,GLA会以“GOYA理想国”为起点,尝试将其中的核心展项以更轻的模式做成交互的公共艺术装置。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加微信号:xinshangye2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