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有两种:一种来自经典,一种来自思考。...
——《塔木德》
犹太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来自经典,一种来自思考。”这句其实告诉了我们学习应该有两种方式,而且缺一不可,一种是学习,另一种是思考。
知识有两种存在的方式。第一,具体的存在,也就是说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能够明明白白看到的;第二,抽象的存在,也即是你经过思考所得到的结果,以及你思考的本身。
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人死后抱怨上帝,为什么不把苹果砸在他的头上,否则发现“万有引力”的就将会是他,他的名字就将会永垂青史,而不是默默无闻。于是上帝就让时间倒退了一百年,这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万有引力。
一个夏天的午后,这个人坐在苹果树下睡觉。突然头上被砸了一下,他翻身一看,原来是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于是他捡起来就吃了。上帝看了之后笑了笑,过了一会,又把一个苹果砸在他的头上,这个人一看又是苹果,于是就没有理会,只是挪了挪身子换了个地方接着睡觉。上帝摇了摇头,第三次把苹果扔下去,这时候,这个人被激怒了,他抓起苹果就向身后扔去,正好砸在不远处的牛顿头上。然后牛顿就开始在想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呢?为什么它不往上掉呢?最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用洛克威尔的话来说是:“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而用犹太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思索和加以摆脱。”
洛克威尔所说的,正是犹太人的想法:只有经过思考所得的结论才能算是真正的属于你自己,否则不管学到的道理多么的正确和伟大,那也是属于别人的,和自己毫不相干。所以,即使从经典中学到了知识,也不要忘了问“为什么”,因为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的打出问号,才能在生活中不断的得到惊叹号。而知识就在这些问号和惊叹号中获取并且得以加深和强化。
布莱希特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爱迪生也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可见对于思考,哲人们是多么的重视。
犹太人有这么一个比喻:说是做学问就好像做衣服一样,不但要从缝纫书中学习怎样去做一件衣服,而且在做衣服的过程中还得要不断地去思考到底怎样的样式才是最好看的,怎样的样式才是最合身的,怎样的样式才是最流行的,到了最后,你自己就可以去写一本缝纫教科书了。
思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的过程。
只有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认真思考,才能深入进去,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如果在学习的时候不求甚解,那就什么也学习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