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妇好”为“商高祖王亥”之我见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尤其是在三星堆二里头考古的辉煌成就面前,对于殷墟妇好墓的再认识也渐渐进入正式议题。
尤其是继司母戊鼎的改名风潮之后,妇好墓的改名风波也随之而起。广大网民对妇好的性质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目前已经进入关键的汇总论证阶段,我大致总结归纳网民意见如下:
首先,问题的发起,为什么社会会产生对妇好墓性质的怀疑问题?
首先是因为建国以后,最大的考古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了殷墟妇好墓和储备大量甲骨文的坑洞,对商代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产生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次,郭老鉴定妇好是商王武丁贵妃之后,尤其是根据甲骨文得知妇好是伐巴平蜀名将,擅长祭祀,是武丁中兴的一代名将,而且死后冥嫁三帝,广受祭祀,入葬规格十分巨大,甚至超过了丈夫武丁及历代先王的礼制规模,影响十分深远。
但是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加及对铭文的解读,出现了跨越武丁时代,出现“先王祭后王'的祭品现象令人不解。
第三,而且先秦诸史及史记,乃至竹书纪年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记载也是令人奇怪。
而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对武丁功绩赞不绝口,描写甚细,说明武丁中兴事件客观存在,但为什么司马迁对武丁中兴起十分重要的伐巴平蜀名将妇好,却绝口不提呢?仿佛根本就没有此人一样,为什么呢?
如果说,有人认为是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造成了先秦诸史的断层,可以成立。那么已经躲过此劫的竹书纪年是从战国魏国古墓出土的,对先秦诸史乃至尧舜禹都有明确记载,其观点甚至与司马迁十分对立,可是它也没有记载,一样一无所知的样子,就奇怪了!如果司马迁因妇好是女子而不耻于记载的话,那么作为对立面的法家大师竹书纪年应该大书特书一下才对,起码也会提一下事迹吧,可为什么也没有提及?
史料的空白及集体缄默,与民间大肆宣传妇好功绩的热潮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矛盾现象为什么会出现?
是不是郭老对甲骨文解读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尤其是近几年部分专家学者发起了对司母戊大方鼎的改名风潮,引起了社会不小的争议波澜,似乎让人对专家学者的权威产生了动摇,尤其是对甲骨文的解读产生了高度的不信任感。连司和后都分不清楚的甲骨文专家水平会高到哪里?
那么郭老对妇好的解读是不是也一样出现了错误?否则为什么史料和墓葬文物之间产生了这么大矛盾呢?
其实问题早就存在,只是过于相信权威了。尤其是随着三星堆二里头考古成果的不断出现,这种矛盾冲突更加严重。考古利益化及学木政治化也不鲜见,专家学者集体沉默倒也未必,但进入网络时代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你解读不了自然会被别人淘汰,现在结论就出现了吧!
妇好是商人始祖王亥,而不是武丁贵妃的证据:
一,玉石仆牛。二,玉石头颅。三,司母辛鼎。四,“婦好冥'甲骨卜辞。五,“高祖亥”甲骨卜辞。六,妇好鼎铭文。
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摇民有易杀王亥,得仆牛',“方食其头'。意思是舜帝的孙子有易氏(摇民),杀死了王亥,割了其头,占有了其降服的野牛。而玉石仆牛和玉石头颅都在妇好墓中出现了。如图所示:
史记及先秦诸史也对此有详细记载。而妇好墓同时出土的司母辛鼎更就是证据了,它的铭文就是“商王辛”鼎。而甲骨卜辞“妇好冥'即商王亥父冥,“高祖亥'即商王子亥,都符合史记殷本纪的商王亥世系。
最后就是婦好鼎铭文的破译,一锤定音:
铭文解读公式:王权=王徽+王位+王氏。
婦好铭文解读次序:
一,婦好=帚+女+子。
二,婦好铭文=帚/王徽+女/王位+子/王氏。
三,婦好铭文推论:
帚/司/亥+女/母/王+子/甲=司母甲=亥王子。
四,婦好铭文结论:婦好是亥王子司母甲。
五,说明,甲骨文亥是倒帚,商是倒皇,帚是蜀皇,亥是商王。
倒帚为亥方
倒皇为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