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友谊,毫无意义“:人到中年才知道,以下这几类人并非人脉
卷首语
村上春树曾说过“人与人之间有一道看不到摸不着的磁场,一方面我们通过共同的利益相吸引,一方面我们又因为利益相悖而排斥。”
是啊,曾经的我们单纯地认为只要认识的人越多,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如虎添翼蒸蒸日上,于是花费了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财富“时间”去与他人周旋,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多了许多无用的人脉,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提升空间却很是有限。
如果你想通过经营人脉来经营人生,那么结果多半是令人遗憾的。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忌讳的莫过于彼此的身份不匹配。一旦身份不匹配,那么就丧失了最有效的话语权。你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中毫无价值。在这样的状态下经营的所谓的“人脉”只是纸面名片上的人脉而并非是真正的人脉
社交的本质实际上很简单,但也很残酷,许多人情愿选择去欺骗自己,也不愿意相信现实。只有人到中年才会逐渐明白,我们身边的这几类人并非是我们的“人脉”。
人到中年,你曾经志同道合的同学并非是你的“人脉”
同学,是我们在人生一定阶段中认识的群体,至于为什么当时志同道合因为有着共同的人生目标,一旦这个人生目标达成以后,两个人必然为着各自不同新的人生目标进发,分道扬镳也是必然。
记得曾经有段时间生活陷入困顿之中,于是我打电话向曾经关系很好的同学求助,同学支支吾吾很久推脱说,自己目前也是失业状态,表示无能为力。但转天的朋友圈里却是歌舞升平精彩无限。
在当时我久久不能释怀,后来人到中年日子久了才明白,同学是我们曾经一个战壕里“战友”,而他们并非是我们的人脉所在。因为进入社会以后天各一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与人生经历。在彼此之间没有生活共性的情况下,那么彼此之间肯定信任感缺失。一旦你有难处或者对方有难处,我们首先思考的并非是否帮助对方,而是考量对方是否有能力偿还我们的帮助。
同学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都有所不同,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一样,如果两个人交往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不匹配,再加上你有求于对方,这样的关系本身就是不对等的。留给双方的只有尴尬和无奈。至于所谓的人脉,更无从谈起了。
人到中年,一起共事同事并非是你的“人脉”
人到中年以后,面对单位的同事,你需要做到这两点,一、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仅为工作关系;二、不要把彼此熟悉当成关系深厚。
人到中年以后,经常听到办公室里有人叹息,“哎呀,那个离职的小张,我们之前那么好,前几天在街上偶遇,她连看我一眼都不看,转身就离开了,现在这社会啊,人心凉薄啊。”
实际上这个同事就犯了我们刚说过的这两点问题。同事并非是我们人脉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实际上很容易给我们一个假象,和我们有业务线来往的同事,我们就觉得对方和我们关系是深厚的。如果彼此之间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小问题,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但同事之间的关系仅仅到此为止。如果在前进一步就突破了原有的同事框架,逐渐完成朋友关系进阶了。
但人到中年你会发现,如果你对同事说了单位某些人的隐私以后,在不久后的某个日子里,这段隐私几乎变成单位里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是你透露的,这时候你才猛然明白,原来在整个同事交往关系里,你才是最傻的一个。
我们在同一个单位里,彼此之间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纠葛,而这样错综复杂的纠葛中很难彼此成为知心朋友。而你眼中的人脉关系在别人眼中可能是简单的同事关系而已。
人到中年,多年未联系的发小并非是你的“人脉”
人这一生最美好的年纪莫过于童年,在童年里我们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彼此甚至承诺“苟富贵勿相忘”。
但日子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到了中年,回到家乡才发现久未联系的发小已经成为富甲一方的人物,再想想自己一地鸡毛的人生不禁唏嘘不已,有些人突然觉得机会来了,想到曾经小时候彼此之间的承诺,觉得如果发小扶持自己一手没准就会东山再起,步入人生巅峰。
但你要知道的是童言无忌的承诺也许你还记得,但是对方未必记得。多年未曾联系彼此之间是否还有当年的默契和友情。你要求对方帮助自己,但你又能为对方带来什么。单方面付出的友谊又怎么称得上是你的人脉关系?
卷尾语
人到中年一定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放弃幻想,不要一味地想着依靠别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这艘风雨飘摇的小船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屏住呼吸自己摇橹前行。
人脉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自然是重要的,但人到中年一定要务实,不要指望别人去救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需要自救才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