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后,看中国古人是如何做好消防工作的?
火的出现,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生活中,火让人们体验到熟食的美味,但同时也埋下了火灾的隐患。聪明的古人早就发现了火的妙用,于是他们一边感慨着水火无情,一边想尽办法安全用火。
为了防范火灾,古人可费了不少心思。影视剧中,常常出现打更人整夜念叨着“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就是古人的防范方法之一。不过,古人防范火灾的巧思当然不止这样,他们有着一整套的科学方法呢。
壹 远古篇
古人对火灾的防范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设立了“火政”的职务,专门用于防范火灾,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安全用火的意识了。
到了周朝后,管理用火的官职保留了下来,只是改了个名字,叫做司烜、司爟,这便是消防组织最初的雏形了。
春秋时代,墨子通过总结经验,发现在建筑物上涂上泥土,形成防火层后可以有效阻止火势,于是他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形成不可燃烧的保护层,以及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被证实确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以至于后来的建筑物大多会设置防火层,甚至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防火的高墙用来防范火灾。
贰 宋代篇
时光的脚步转瞬千年,古人防火的经验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宋代时,随着潜火队这样的专业消防机构诞生,防火的技术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汴梁城内,“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
可见,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专门用来观察火灾的望火楼,而且楼上还有专门的人员值班,一旦发现哪里有火灾,潜火队就可以立刻执行灭火任务,十分高效。
《清明上河图》中惊现最早的消防部队——军巡铺
除了望火楼的创新发展,宋代还产生了消防标准的专业书籍《营造法式》,这本书中对各种消防标准都有详细记载,甚至连建筑中防火墙的尺寸也规定了相应的标准。
为了更好的对抗火灾,宋代人还在望火楼上配备许多灭火工具,比如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器械。
宋代的消防体系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偶尔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时,狄青家有一天晚上举行“夜醮”仪式,这项活动需要点燃烛火祭拜鬼神,于是狄青家当夜火光冲天,犹如白昼。
哪知道,就在狄青家的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一队潜火队员急匆匆的冲了进来,原来的当时望火楼中的值班人员发现狄青家大火熊熊,误以为狄家失火,于是闹出了潜火队来救火的乌龙。
狄青家的火虽然没救成,但宋代消防的专业和高效依然可圈可点。翻开厚厚的史料,可以看到宋代的火灾记录相对较少,这多少得益于当时先进的消防组织之功了。
叁 清代篇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消防发展到清代时,人们对于消防工具愈加重视。清代的故宫里有三百多口满满的大水缸,专门用于储水防火之需。
北地寒冷,冬季往往滴水成冰。清代人为了防止用于灭火的水冻住,每到冬季都会给水缸套上棉套,有时还会在底下用炭火加热,以保证一旦发生火险,随时可以取水救火。
晚清时,随着西方科技文明的传入,当时的消防体系也有了很大的改良。1868年,香港率先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消防队,而后,天津租界也跟着成立了官办救火队。
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至此清政府才算有了一支现代消防队。
这些新式消防队的灭火器械总算鸟枪换炮狠狠的提升了一把装备。据史料记载,工部局从宝顺洋行买了一辆蒸汽救火车,虽然依旧是马拉的车,但也算让消防器械跨步进入机械时代了。
1919年,工部局又将这些马拉的蒸汽救火车更换为有内燃机的马达泵浦消防车,消防器械逐步接近现代水平,应对火灾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从防火高墙到蒸汽救火车,防火工具的一步步演变也是古人和自然界磨合相处的过程,那一口口储水缸,一座座望火楼,背后凝聚的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消防发展史。
参考资料:《东京梦华录》,《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消防的演变》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