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人间朝暮,叶落惊秋。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立秋。
七月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此时节,
白露晨起,
雨荷唱晚,
寒蝉凄切,
暑去凉来。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
明日立秋。
節氣風物

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公众号
▲点击加入,获取高清节气海报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在这一天立起来了。
尽管蛙还在鼓噪,蝉还在鸣唱,风依旧悄悄在一片叶子上写下秋的诗歌。
一片叶子见全局,一丝凉风知秋至,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对立秋独有的感知。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富有诗情的时刻。
酷暑已尽,人人喜凉;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绿意将褪未褪,草木将黄未黄,伴着明亮而不毒辣的阳光,品尝最宜人的自然。
这个季节,最适合在午后品读唐诗宋词,一杯花茶,一碟点心,偷得浮生,半日闲。
《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故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 | 凉风至
熬过了激昂似火的夏天,在温柔的秋风中,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
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同时,经过大暑的大雨,暑气渐消,“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此刻。
二候 | 白露降
在温馨与静谧的立秋,虽少了夏的焦躁,但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有一定的昼夜温差。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也会有雾气产生。
“露从今夜白”,白是秋之标志,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 | 寒蝉鸣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秋凉以后,寒蝉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而变声凄厉。万事有迹可寻,而动物往往更敏于感受自然的更替。
■ 晒秋
秋天的花朵,在热血沸腾荡涤,在岁月里璀璨,一半在时光里盛放,一半在季节里凋零。
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山区村民,也悄悄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 贴秋瞟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吃点好的,补充一下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
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邓肯曾说过:“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
秋季用它的稳重与诗意,带给人以清爽和舒适。
也好像在告诉我们:人生苍茫,前路漫漫,我们不要喧嚣与吵闹,也不用羡慕任何人。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攀比、不辩解,心胸坦荡、做好自己,自然会吸引到欣赏我们的人。
任时光流转,回归生活本心、觅得岁月清欢,才不枉此生。过好当下、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才能更好地前行。
朱夏尽,暗迎秋。立秋,是夏天的收尾,也是秋天的开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一边失去、一边成熟。
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每时每刻,用心书写自己的人生,然后等待成熟之后的绽放。
适时而生、努力成熟,或许就是立秋给予我们的人生意义。
立秋,
暑去凉来,秋天不远。
一缕秋风,拂去酷热的夏;
一阵秋雨,润泽烦躁的心;
一滴秋露,折射爽朗的秋;
一丝秋意,渲染美丽的景。
立秋到,
愿君尽享一程山水的清欢,
轻抚一曲秋思幽远,
静观秋月星空璀璨,
让烦恼从此烟消云散。
时刻开怀,惬意逍遥!
愿君秋实春华,万事如意!

立秋|廿四節氣
点击下方卡片观看

东方生活美学

让世界发现东方美。
16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