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细辛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常见药对如下:

细辛——麻黄

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麻黄能发汗、平喘,归肺、膀胱经,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平喘利水作用强。二药伍用,加强了解表散寒之力,肺中痰饮、喘咳可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细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细辛配麻黄,最早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川芎

川芎辛温,气香升散,有较强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本经》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川芎祛风止痛,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细辛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温肺化饮,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善于通利耳鼻诸窍、散寒止痛,为治少阴头痛之要药。两药配伍使用,能上行头目,增强其祛风止痛作用,常用于外感风邪所致之头痛。

细辛——白芷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二药均善解表祛风、通窍止痛,辛香善走窜,通经力强。细辛偏于入肾经驱逐风寒,入肺温化痰饮,擅治少阴头痛,白芷偏于入胃经发散风寒,擅治阳明头痛。二药相须为用,解表通窍、止痛效力增强,为祛风、止痛、通鼻窍常用对药。

细辛——辛夷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善宣通鼻窍。细辛散寒化饮,善行能通九窍,长于通鼻窍,止痛力强。辛夷解表力弱,能辅佐细辛发散表邪,二药配伍,解表力加强,通鼻窍效力大增。细辛配辛夷,见于《证治准绳》川芎散。

细辛——独活

独活辛、苦、温,散寒燥湿,温经通痹,入肾经,作用在里在下,止痛效果明显。细辛发散风寒,善治头面部诸风之疾,可引少阴之寒达于肌表。二药配伍,相须为用,一上一下,独活得细辛之升,能祛头面风寒,细辛可助独活引肾经风寒而使之外散。共奏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之功。细辛配独活,见于《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细辛——附子

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脾、胃经,长于温散里寒,细辛长于疏散表寒,止痛。二药配伍,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共同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本草汇言》记载:“细辛,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细辛配附子,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干姜

干姜辛、热,归脾、胃、肺经。二药均有温肺化饮、止痛作用。干姜长于温肺散寒,守而不走。细辛长于化饮、止痛、走窜解表。二药配伍相须为用,温肺散寒,化饮止痛效力增强。《本草汇言》记载:“细辛,佐姜、桂能祛脏腑之寒。”细辛配干姜,见于《伤寒论》小青龙汤。

细辛——熟地黄

细辛温通辛散,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为少阴经药。熟地黄甘温,补血生津,滋养肝肾。细辛之辛散能去熟地黄之呆腻,使之补而不滞;熟地黄之滋腻可制细辛之燥散,使之散而无过。二药伍用,一守一走,润燥并用,补散兼施,互制其短而展其长,具有补肾强腰、祛寒止痛之妙用。细辛、熟地黄伍用,临床主要用于阴虚痛证。

细辛——石膏

石膏气味寒凉,有清泄阳明胃火之功。细辛气味香窜,气清而不浊,辛散利窍,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之功。二药伍用,细辛虽性温,但被石膏之寒凉所抑制,细辛之升浮又可引石膏上行而清头面之热。二药寒热相配,各取其用,既能清热泻火,又能祛风止痛,且二者皆辛散,有“火郁散之”之义而无遏邪之弊。石膏、细辛二味都具“辛”味,故《疡医大全》名“二辛煎”用治阳明胃火、牙龈口舌肿痛等症。

细辛——黄连

黄连大苦大寒,清泄胃火;细辛宣散,上行止痛,二药合用,辛苦共施,寒热井进,辛以散火,苦以降泄,细辛引黄连达少阴肾经,黄连引细辛达少阴心经,合用清宣心肾郁火。

细辛——五味子

五味子酸涩收敛,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细辛辛散温通,温肺化饮,发散风寒,祛风止痒。细辛辛散开肺,五味子酸收敛肺,二者一开一合,开无耗散肺气之弊,合无敛遏邪气之虞,为开合理肺之妙剂,止咳定喘之效尤为显著。临证具体应用时,用量应灵活掌握,咳嗽初起,以开宣为主,多用细辛;久咳之后,以敛肺气为要,多用五味子。细辛配五味子,见于《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细辛——皂荚

皂荚辛散走窜,善化胶黏之痰,开风痰之闭塞。细辛辛香宣散,善开结气、宣郁滞、利气开窍。二药相伍,相辅相成,共奏宣肺气、化痰涎、开清窍之功。皂荚、细辛合用,名曰通关散,出自《丹溪心法》,用治中恶客忤、中风或痰厥所致的卒然口噤气塞、人事不省、牙关紧闭、口流痰诞等症。用时将皂荚、细辛等分极细末,吹少许入鼻,旋即得嚏而闭开神清。现在也有用此二药合蜂蜜制成通便条,塞入肛门,通过刺激肠壁而促进排便,用治便秘或动力性肠梗阻。

细辛——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能“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绀珠经》),《药性论》谓之“国老”。《本草正》曰“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甘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甘草是临床最常用的调和药性和解毒药物。细辛为小毒之品,每与甘草配伍,相制为用,可以减低或消除细辛的毒性或副作用。

(0)

相关推荐

  • 临床实用中药312味~~~解表篇~~~辛温解表类药材。

    [一]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等. 产地:为麻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草质茎.草麻黄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等地.乌贼麻黄分布于: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中华麻黄分布于:辽宁,山东等地 ...

  • 中医内科学——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阴阳解析

    川芎茶调散--阴阳解析 头痛风寒头痛证候: 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代表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 ...

  • 中药学——解表药

    中药学——解表药

  • 十二味发散风寒药1.麻黄,辛,微苦,温。...

    十二味发散风寒药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风寒感冒,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咳嗽气喘,为治疗肺气壅歇所致喘咳的要药.风水水肿.风寒痹,阴疽,痰核. 2 ...

  • 『名医经验』鸡内金常用药对二则

    鸡内金常用药对二则 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消食积,化结石,止遗尿.主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小儿疳积,胆结石,尿路结石,遗精,遗尿,口疮等病症. 鸡内金配丹参 丹参味苦,性微寒. ...

  • 细辛和白术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和白术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常见药对如下: 细辛--麻黄 细辛辛温发 ...

  • (1)名医名方祝谌予临床常用药对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男,北京市人,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习,尽得其传.其夫人施越华女士为施今墨先生的长女.1939年,东渡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系统学习西医学4 ...

  • 名医名方祝谌予临床常用药对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男,北京市人,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习,尽得其传.其夫人施越华女士为施今墨先生的长女.1939年,东渡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系统学习西医学4 ...

  • 名医秦伯未 | 临床常用药对与药组

    中药处方的配伍,中医讲君.臣.佐.使,我们这里从略,本节主要讲临床中药常用的药对与药组. 一.相反相成 第一类: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 ...

  • 一物降一物!14种常见病的临床常用药,便...

    一物降一物!14种常见病的临床常用药,便...

  • 皮肤科医生压箱底经验,这些常用药可收藏:...

    皮肤科医生压箱底经验,这些常用药可收藏: 1.湿疹--可用--尿素乳膏外涂,口服湿毒清 2.脚气--可用--达克宁 3.皮肤过敏--可用--皮炎平外涂,口服氯雷他定 4.甲沟炎--可用--鱼石脂软膏 ...

  • 『名医经验』临证用药加减不当辨析

    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但疾病原因往往是复杂的,症候表现有时也有疑似之处,故遣方用药稍不留意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外感表虚证 王某,女,47岁,2005年11月6日初诊. 诉外感10余日,始发热,体温 ...

  • 警惕!12 类可导致血钾升高的临床常用药

    正常人的血钾浓度为3.5~5.5 mmol/L,血钾浓度超过5.5 mmol/L为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在临床中很常见,引起血钾升高的原因也很多,本文对可能引起血钾升高的一些常见药物进行了总结. 钾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