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易经研究(3)——《周易》的传承与易学流派

笔者在第一讲中讲过,从成书过程来看,《周易》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者,即是指:上古时期伏羲画八卦;中古时期文王推演出六十四卦,又属之以辞(相传卦辞为文王所作,爻辞系文王四子周公所作);近古时期孔子编纂《易传》阐发《易经》经文大义,使《周易》由卜筮之书变为哲学经典。

一、《周易》的传承

关于《周易》的传承,《史记》、《汉书》皆言孔子作《易传》(又称“十翼”),并且都明确记载了孔子传承《易传》的谱系,但这一传承谱系上的经师大都“名不见于经传”,这可能是遵循周室秘藏《易象》的缘故吧!

《史记·儒林外传》记载:“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伦于黄子”。由此可证,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受《易》于杨何,得孔子《易传》真传。那么杨何是何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此言可证,杨何为西汉淄川(今山东寿光)人,曾受《易》于王同,汉武帝时,任中大夫。由于上述传承谱系上的经师大都“名不见于经传”,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深入探究。有史料记载:孔子以后,《周易》传数代至汉兴,汉初由田何传于丁宽等人,丁宽传于田王孙,田王孙授于孟喜等人,孟喜又传易于焦延寿,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影响了京房。这个记载简单且容易记,一言概之:汉代易学名家都是田何的徒子徒孙,包括杨何。

汉代的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筮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京房。京房继承了孟喜、焦延寿的象数易,并加以丰富和改造,构建了上至天文、下及地理、中涵人事的庞大易学体系,并著有《京氏易传》传世。《京氏易传》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筮法,从而使汉代筮法趋向完备。孟喜、焦延寿、京房因此成为汉易象数派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尤其是京房,对易学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易学流派

易学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由经、传、学共同构成。

“经”指《易经》,是西周时期算命的书,由六十四个卦象和解释卦象的卦辞、爻辞组成,为卜筮之书。“传”指《易传》,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用义理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亦称“十翼”,属于哲学典籍。“学”指汉朝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

易学有两大流派,即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创始人当属孔子,该派主要从卦名的意义和卦辞的性质解释《周易》经文、传文之义,注重阐发卦爻象和卦爻辞义理。象数派创始人是西汉孟喜、京房,该派注重从阴阳奇偶之数和卦爻象以及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经文、传文之义。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中说:“《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上面这段话讲的是“两派六宗”的形成,即由象数、义理两大派,又分出了象数、禨祥、图书、义理、儒理、考史六个宗系。用白话文来讲,其意是:左传里记载了古代太史占筮的传统方法。到了汉朝,经学大师们用象数来说明万物事态,与古代的卜筮的方法还比较接近。象数派传到京房、焦赣,《周易》变成占验征兆的书。到了宋朝邵雍、陈抟,《周易》变成以河图洛书研究天地奥秘的书。《周易》不再是一般民众明白和使用的学问。三国时候的王弼把象数全部扫荡无余,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来解读周易,他认为《周易》重在易理,不在象数,成为义理派的代表。义理派传到宋朝的胡瑗、程颐,开始用儒家思想来阐明易理。再传到李光、杨万里,又用历史事实去考证周易的卦和爻辞,这样就出现了争论。《周易》的大道广大无边,无所不包,可以旁及天文、地理、乐律、音韵、算术,乃至于道家用炉火炼丹也都可以引用《周易》作为根据建立自己的学说。爱好标新立异的人,把类似的一些学说拉进《周易》里来,使得《周易》更加繁杂了。

简言之,象数派演变成象数、禨祥、图书三宗,义理派演变成义理、儒理、考史六个宗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