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爱:黄花漫谈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黄花漫谈
谭喜爱
我国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黄花。黄花又名“萱草、谖草、金针、宜男草”等,《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指母亲住的北房,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忘记想念儿子带来的忧愁呢?那时进京赶考,外出经商,游子远行,在和母亲告别时,儿子都会在北堂前种满萱草,祈愿妈妈看到萱草花开会减轻对游子的思念,忘却思念带来的烦扰,谖是忘的意思,萱草也因之称忘忧草(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孟郊有《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元朝王冕《偶书》云:“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有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古诗词多不胜数,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萱草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最早的母亲花。
说到黄花,我自然想到我的家乡邵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盛产黄花,有“黄花之乡”的美誉,当年邵东黄花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远销欧美日多国,黄花菜深受外商青睐,他们称黄花为“金针菜”。黄花有药食同功的双重功能,不但营养价值极高,且有极好的健脑效果,在日本称为健脑菜,并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品之一"。老家那时办置酒席常会出一大海碗黄花菜,是当时酒席上的招牌菜。
七月,妇女们头顶斗笠,背着背篓,三五成群,出没在漫山遍野的黄花地里。娴熟的手指如穿针引线,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纷纷落入背篓。一眨眼,已是满满一篓,倒入箩筐,再钻入软绵绵的绿地毯。那绿色的海洋,漂浮着黄色的梦幻,在穿红着绿的村姑点缀下,好一幅夏日流动的采萱图。我们小孩子在暑假里常喜欢跟随大人在黄花的海洋中荡漾。
黄花要趁花蕾未开放前采摘,这时最饱满圆润,好像怀孕的少妇,开花的就没有多大经济价值,大多留下自己吃。采摘黄花要每天头顶烈日,及时采摘,很辛苦,但村民还是很快活,因为黄花是当时家乡主要的副业收入之一。
堆挤如山的黄花需及时蒸熟。为防止耽搁开花降低经济价值,生产队建设了蒸气室,专门蒸煮黄花花蕾,还买了大量的专门蒸、晒黄花的竹制的两平米左右“黄花夹子”。刚采摘的黄花,马上又进入蒸气室,紧接着热气腾腾的熟黄花一片片被摊放到黄花夹子上暴晒。不过蒸熟的黄花色泽微黑,后来,村民就直接用薄膜密封黄花,放到阳光下暴晒,不到半小时就自然蒸熟,而且晒熟的黄花干后色泽金黄,拿到公社供销社能买到好等级。
每当黄花采摘过后,秋天的黄花杆子一捆捆担回家,大人当柴火。我们小孩子把它斩成一根根,用麻绳扎成一捆,上学时用来数数。用得最多的,还是玩游戏,几个小伙伴各制作了一大捆,依次用公用的四根长的黄花杆往地上一撒:四根撒开,得一根;单独一把叉,得2根;中间一把叉,则得四根;若三根构成三角形,就用另一根依次在三角形的每个空隙点一下,共七下,若点时,未触动三角形,得七根。运气最好的是四根构成一个“丰”字,得十三根。黄花叶子我们用来编坐垫,或者制绳索,辫子等。
如今,大多村民外出打工,山上的黄花地被树木杂草掩盖。昔日的金灿灿的黄花只是童年梦中的童话。
那一片片金色的海洋,那一碗碗香甜可口舌尖上的美味,那一根根童年的魔棒,却总在我梦里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