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481

雷击散
【方源】:《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猪牙皂、北细辛各10.5克,朱砂、雄黄各7.5克(二药另研细末),藿香9克,枯矾、白芷各3克,桔梗,防风、广木香、贯众、陈皮、薄荷、法半夏、甘草各6克。
【用法】:共研细末,和匀,贮瓶中备用。如遇急症,取0.6~0.9克吹入鼻中;再用3~6克,姜汤冲服,安睡片刻,汗出而愈。
【功效】:开闭豁痰,祛风杀虫,避恶除邪。
【主治】:专治瘟疫,并治发痧腹痛,肢厥吐泻,呻吟不已,手足厥逆,面色青黑。亦可用于蛔虫症。
【方解】:本方多行气止痛、芳香开窍之品,临床主要用来治疗突发急症,如痧胀腹痛等。方中猪牙皂,细辛开窍豁痰;朱砂,雄黄祛风杀虫;藿香、枯矾、白芷杀虫祛温;桔梗、防风、广木香、贯众、陈皮、薄荷、法半夏祛痰避恶除邪。此为应急之方,中病即止,待病情缓解稳定后,再仔细全面检查,治疗原方病。
越鞠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用法】:研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克,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行气解郁。
【主治】:气郁所致之六郁症。症见胸部痞闷,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而无病。故凡忧思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等各种诱因影响气机舒畅,使冲和之气失常,往往导致肝脾之气郁而不畅,甚至变生诸症。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脾胃不畅,升降失常,脾不胜湿则湿郁痰生而致痰郁,脾不能运化水谷则食郁。痰、湿、食三者壅滞中焦,则胀满不食,吞酸呕吐诸症丛生。气郁影响血行可致血郁,气郁不解又易生热化火。其中气、血、火责之肝、湿、痰、食三郁之脾胃。故病气、血、痰、火、湿、食之分,实际上就是肝脾郁结所致,且以气郁为主。
本方立意重在行气解郁,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易消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用为主药。川芎乃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以治血郁,又可助香附以增行气解郁之功;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共为辅佐药。诸药配伍,使气畅血行,湿祛热清,食化脾健,气、血、湿、火、食五郁自解。至于痰郁,或气滞湿聚而生,或因饮食积滞而致,或因火邪练液而成,今五郁得解,则痰郁亦随之而消,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此方立意,旨在示人以治郁大法。方中行气、活血、清热、除湿、消食等数法并行,重在调理气机,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湿化,湿化则脾能健运,脾运化则痰湿亦无由生。临症时,可针对郁之偏甚者酌定主药,兼顾诸郁,适当加减,灵活变通。
【按语】:气郁偏重者,可重用香附;肝郁偏重,见胁肋胀痛者,加青皮、川楝子以疏肝行气;脾胃气滞,见脘腹胀满者,加木香、枳壳、厚朴等以宽中行气;血郁而瘀,见胁肋刺痛,舌质瘀暗者,重用川芎,并酌加红花、赤芍等以助活血祛瘀;湿郁偏重,见舌苔白腻者,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等以助健脾祛湿;食郁偏重,见恶心厌食,腕痞嗳腐者,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等以助消食化滞;火郁偏重,见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重用山栀,酌减黄芩、黄莲等以助清热泻火;痰郁偏重,见咳嗽吐痰,苔腻脉滑者,酌加半夏、陈皮、瓜蒌等以燥湿化痰。
方中诸药大多温燥行散,兼阴液不足者慎用。
【附方】:越鞠保和丸(《古今医鉴》)本方加陈皮、茯苓、半夏、枳实、黄莲、当归、木香、连翘、炒莱菔子、白术、山楂构成。功能扶脾开郁,消热化痰,行气消食。主治气、血、痰、火、温、食、诸病,胸隔痞闷,或脘腹胀痛,嗳气呕吐,饮食不化,食疟不痢等症。
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发热
大连翘饮
【处方】 连翘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牛蒡子 赤芍 山栀 木通 当归 防风 黄芩 柴胡 甘草 荆芥 蝉蜕 石膏各1.5克
【功能主治】 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发热。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疮疹发热,焮痛作痒,丹毒脐风,小便不通。小儿积热,大小便不利,及痘后余毒不解,肢体患疮或丹瘤,游走不止
大连翘汤
【别名】 连翘汤、大连翘饮
【处方】 连翘1钱,瞿麦1钱,荆芥1钱,木通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赤芍药1钱,柴胡1钱,滑石1钱,蝉蜕1钱,甘草(炙)1钱,山栀仁5分,黄芩5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疮疹发热,焮痛作痒,丹毒脐风,小便不通。小儿积热,大小便不利,及痘后余毒不解,肢体患疮或丹瘤,游走不止。
【用法用量】 连翘汤(原书卷四)、大连翘饮(《小儿痘疹方论》附方)。
【摘录】 《婴童百问》卷一
解里热。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大连翘汤
【别名】 连翘饮、连翘汤
【处方】 连翘1钱,瞿麦1钱,荆芥1钱,木通1钱,车前子1钱,赤芍药1钱,当归1钱,防风1钱,柴胡1钱,滑石1钱,蝉蜕1钱,甘草(炒)1钱,山栀仁半钱,黄芩半钱。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解里热。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用法用量】 连翘饮(《得效》卷十一)、连翘汤(《幼科类萃》卷二十八)。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五
导气汤
【方源】:《沈氏尊生书》
【组成】:川楝子12克,木香9克,小茴香6克,吴茱萸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寒疝疼痛,苔薄白,脉弦。
【方解】:本方中川楝子苦寒,入肝理气,并导热外泄,为君药;木香、小茴香疏肝理气止痛;小茴香于吴茱萸辛温,散寒燥湿,共为臣药。本方温寒并用,药力简缓,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之力较弱。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寒疝疼痛。方用川楝子苦寒,入肝理气,并导热外泄;吴茱萸、茴香辛温,散寒除湿;木香行肝经气滞;寒温同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少腹痛胀,苔白脉迟,为其辩证要点。
【同名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导气汤,由芍药、大黄、当归、黄芩、黄莲、槟榔、木香构成。功能清热解毒,调气和血。主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橘皮竹茹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克,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症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不思饮食,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方解】:呃逆之症,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所治乃久病或吐利伤中,耗气劫液,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气机上逆之症。呕逆或干呕,舌质红嫩,脉虚数为其主症。胃虚有热,其气上逆,则做呕逆。虚烦少气,口干,舌质红,脉虚数等,均为胃中有热之症。据胃虚有热,气逆不降的病机,治宜补益、清热、降逆。
方中橘皮辛苦而温,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竹茹甘微寒,善除胃热,止呕逆。两药相伍,既能降逆止呕,又可清热安胃,且用量俱重,共为主药。生姜为呕家之圣药,助主药以降胃逆;人参益气补中,与橘皮相合,则行中有补,同为辅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养胃,合人参补中以复胃气之虚,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兼作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降逆止呕,益气清热之功。
本方以甘寒之竹茹与辛温之橘皮、生姜配伍,则清而不寒;以益气养胃之人参、大枣、甘草与行气和胃之橘皮相合,则补而不滞。
【按语】:本方以干呕、呃逆、苔薄黄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较甚者、膈肌痉挛、胃癌、妊娠恶阻幽门不完全性梗阻呕吐、腹部手术后呃逆不止等。如胃气不虚,可去甘草、人参、大枣;痰多者,加茯苓、半夏;胃阴不足而见舌红少苔者,加石斛、麦冬、呃逆不止者,加柿蒂;呕哕不止者,加枇杷叶。
凡由实热或虚寒所致呃逆、干呕者,不宜使用本方。
【同名方】:
1、《医学心悟》橘皮竹茹汤,由陈皮、半夏、竹茹、人参、甘草构成。功能行气清热,降逆止呕。主治火气上冲致呕吐。
2、《证治准绳》橘皮竹茹汤,由橘皮、竹茹、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功能益气清热降逆止呕。主治哕逆。
3、《济生方》橘皮竹茹汤,由赤茯苓、枇杷叶、橘皮、麦门冬、竹茹、半夏、炙甘草、人参、生姜构成。功能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热烦渴,呕哕不食。
4、《寿世保元》橘皮竹茹汤,由陈皮、炙甘草、人参、竹茹、柿蒂、丁香、大枣、生姜构成。功能益气清热,化痰止呃。
5、《医宗全鉴》橘皮竹茹汤,由橘红、生姜、竹茹、柿蒂、黄莲、人参构成。功能清热降逆止呕。主治胃火上冲致呃逆,身热烦渴,口干唇焦。
【附方】:新制橘皮竹茹汤(《温病条辩》),本方去人参、大枣、甘草、加柿蒂构成。功能清热止呃、和胃降逆。主治胃热呃逆,胃气不虚者。
丁香柿蒂汤
【方源】:《症因脉治》
【组成】:丁香6克,柿蒂9克,人参3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主治】: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方解】:本方与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均有降胃气、止呕逆、养胃气之功,同治胃虚气逆之症,故方中都用人参补中益气,生姜和胃止呕。但旋覆代赭汤重在降逆止呕化痰,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心下痞硬,反胃呕吐,噫气不除者,故以旋覆花降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为主;橘皮竹茹汤主治胃虚呃逆偏于热者,故用橘皮理气和胃,竹茹清胃止呃为主;本方主治胃虚呃逆偏于寒者,故用丁香、柿蒂散胃寒,降逆止呃为主。概而言之,三方皆有降逆益气之功,但旋覆代赭汤以重镇降逆为主,橘皮竹茹汤以清热降逆为主,丁香柿蒂汤则以温胃降逆为主。
本方与吴茱萸汤皆有人参、生姜、同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呃)之功。但丁香柿蒂汤证病机为胃中虚寒,逆气上冲,以呃逆为主症,治疗重点在于“降逆”,以丁香、柿蒂为主药,属于降气剂;吴茱萸汤证病机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以干呕、吐涎沫、巅顶痛等为主症,治疗着眼点在于“祛寒”,以吴茱萸温肝暖胃,散寒降浊为主药,因此归于温中祛寒剂。
【按语】:临症兼气滞痰阻,舌苔白腻者,可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中寒有饮,舌苔白滑者,可加桂枝、茯苓以温化痰饮;胃气不虚者,可减去人参;胃寒较甚者,酌加吴茱萸、干姜等以增温中祛寒之力;兼气滞胸脘胀满者。加陈皮、木香等以理气除满。
【同名方】:1、《医宗全鉴》丁香柿蒂汤,由丁香、人参、柿蒂、高良姜构成。功能降逆止呕,温中益气。主治胃寒呃逆。
【附方】:1、柿蒂汤(《济生方》),本方去人参构成。功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主治胸满呃逆,属寒呃而正气未虚者。
2、柿钱散(《洁古家珍》),本方去生姜构成。功能温中益气,降逆止呕。主治呃逆,属胃气偏寒而寒不重者。
3、丁香柿蒂散(《卫生宝鉴》),本方去生姜、人参,加青皮、陈皮构成。功能行气降逆、化痰止呃。主治诸神呃噫,呕吐痰涎。
增力
大力丸
【处方】 熊筋、虎骨、当归、人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丸。
【功能主治】 增力。主
【用法用量】 每日服1两许,空腹酒送下。
【摘录】 《本经逢原》卷四
增力
大力丸
【处方】 土鳖(酒洗,去肠秽)15个,地龙(去土,酒洗)4两,无名异(焙)4两,当归(酒洗)4两,自然铜(醋炒成粉)4两,乳香(去油)4两,白蒺藜(炒,去刺)1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 增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盐汤或黄酒送下。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五
大力夺命丸
【别名】 杵糠丸
【处方】 杵头糠半斤,牛转草半斤,糯米1斤。
【制法】 上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涎沫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
【用法用量】 杵糠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 《医学正传》卷三
蟾酥散
【方源】:《绛囊撮要》
【组成】:大蟾蜍1个,砂仁(不拘量)
【用法】:将砂仁研末,装入蟾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侯冷,将蟾蜍、砂仁研末。分3次服,陈皮煎汤送下。
【功效】:功能行气消积。
【主治】:大腹胀气,小儿面黄肌瘦,肚腹胀满等症。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肚腹气胀,小儿疳积之症。该方用蟾蜍消积除滞,配以砂仁调中行气,此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面黄肌瘦、肚胀服满,为其辩证要点。
暖肝煎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9克,枸杞子9克,小茴香6克,肉桂3克,乌药6克,沉香3克,茯苓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功效】:暖肝温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
【方解】:本方中当归、枸杞子温补肝肾,为君药。小茴香、肉桂温肾散寒;乌药、沉香行气止痛;合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散寒和胃,并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温补肝肾治其本,行气逐寒治其标。使气滞得散,下元得温,则少腹疼痛,疝气诸症并愈。
【加减】:如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则加附子。
【按语】:本方主治肝肾阴寒,寒滞静脉之少腹痛与疝气痛。临症当以睾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为依据。
若下焦寒甚兼阴冷者,加吴茱萸、附子以增强其温肾祛寒之功;肝脾寒滞见胁腹胀痛者,加香附、高良姜行气散寒止痛;气滞较甚见睾丸痛胀者,加青皮、橘核疏肝散结止痛。
因本方是为阴寒偏盛的疝气而设,若湿热下注,阴囊红肿者,本方则不适用。
厚朴温中汤
【方源】:《内外上辩惑论》
【组成】:厚朴30克,陈皮30克,甘草15克,茯苓15克,草豆蔻仁15克,木香15克,干姜2克。
【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功效】: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主治】:脾胃寒湿。症见脘腹胀满,或客寒犯胃,时作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无力,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脘腹胀满,时作疼痛为本方主症,属中焦寒湿。脾胃虚寒,运化无权,湿邪内停,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阳虚生寒,寒凝气阻,故时作疼痛;脾胃受病,纳运失常,故食欲不振;脾胃主肌肉四肢,湿滞气机,则肢倦无力;至于舌苔白腻,脉沉弦,皆脾胃寒湿,气机不畅之象。
据寒湿困阻,脾胃气机壅滞之病机,治宜行气除满为主,辅以温中燥湿。本方症以寒凝湿滞为主,故重用辛苦燥湿之厚朴,燥湿温中,行气下气。《本草汇言》称其“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陈皮辛温,理气燥湿;草豆蔻专入脾胃,燥湿温胃;木香行气止痛,共为辅药。更以干姜温中祛寒,茯苓渗湿健脾,生姜降逆和胃,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
【按语】:本方以脘腹疼痛或胀满、饮食不振、四肢倦乏、苔白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肝功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肝硬化等。如见气虚,加党参、黄芪;腹胀甚,加枳壳、砂仁;腹痛甚,加玄胡索、香附、纳差,则加山楂、神曲等。
【同名方】:《医学传灯》厚朴温中汤,由厚朴、半夏、杏仁、枳壳、桔梗、炮姜、藿香、香薷、甘草、陈皮构成。功能行气宽中化湿。主治夏月中暑、口使生冷,饮食不思,脉沉细缓者。
宽中八宝散
【方源】:《赤水玄珠》
【组成】:木香5克,当归尾5克,槟榔5克,萝卜干5克、紫苏子5克,砂仁5克,沉香3克,牙皂3克。
【用法】:共为末,每服3~6克,黄酒调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行气活血,祛痰泄浊。
【主治】:痰凝气滞,脘腹胀满痞塞者。
【方解】:本方中紫苏子宣肺降气于上焦,萝卜子、砂仁醒脾化湿于中焦;沉香、槟榔行气破结于下焦,木香疏理三焦气机,行气导滞,合为主辅药。当归尾活血散瘀,对气滞日久者,配以活血之品,可加强其行气效果;牙皂配合萝卜子、紫苏子有化痰泄浊之功;为臣佐药。全方合用,共奏祛痰泄浊,行气消胀之功。
【按语】:本方以脘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濡缓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如疼痛,加五灵脂、玄胡索;纳差,加山楂、炒麦芽、炒谷芽;伴呕吐,加姜半夏、陈皮;气滞甚,加枳壳、青皮等。
【附方】:1、枳壳散(《普济本事方》),由枳壳、莪术、三棱、陈皮、益智仁、槟榔、厚朴、干姜、青皮、甘草、肉豆蔻、木香构成。功能行气消胀。主治五种积,呕吐痰涎、三焦痞塞、胸隔满闷、口苦吞酸。
2、三脘痞气丸(《卫生宝鉴》),由沉香、缩砂、槟榔、木香、大腹皮、陈皮、青皮、白蔻仁、半夏、三棱构成。功能行气宽中。主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气不升降,不得流行,胁下虚满,或时而刺痛。
3、草豆蔻饮(《太平圣惠方》),由草豆蔻、缩砂仁、萝卜子、木香、槟榔、桃仁、丁香、青橘皮、桂心、白术、木瓜、枳壳构成。功能行气消胀。主治气机壅滞,胀不能食。
大理中丸
【处方】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4两,桂(去粗皮)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白术4两,甘草(炙)4两,芎4两,五味子4两,缩砂(去皮)4两,茴香子(炒)4两,槟榔(锉)2两,硇砂2两,干姜(炮)3分,胡椒半两,丁香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脾虚胸膈痞闷,心腹撮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大理中露宿丸
【处方】 人参、桂心、吴茱萸、乌头(炮去皮)、礜石(烧)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劳四十年,癖绝冷,并主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酒送下,1日2次。以知为度。
【摘录】 《千金翼》卷十五
大理气丸
【处方】 牛膝2两,甘草2两,人参2两,茯苓2两,远志2两,恒山2两,苦参2两,丹参2两,沙参2两,龙胆2两,芍药2两,牡蒙2两,半夏2两,杏仁2两,紫菀2两,龙骨2两,天雄2两,附子2两,葛根2两,橘皮2两,巴豆2两,狼牙2两,大黄3两,牡蛎3两,白术3两,白薇6分,玄参10分,??芦1枚(大者),生姜屑5两。
【制法】 上29味,捣筛27味生药令熟,又捣巴豆、杏仁如膏,然后和使相得,加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理气。主万病,疝瘕症结。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腹酒送下,1日3次。
【摘录】 《千金》卷十二
通乳散结汤
【方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1个,青皮9克,丝瓜络9克,橘络6克,通草6克,橘叶3张,郁金9克,刺蒺藜12克,蒲公英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清热,通络散结。
【主治】:肝郁气滞,乳汁停滞不畅,以致乳房硬满胀痛,甚至红肿,时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弦数者。
【方解】:本方中青皮、橘络、橘叶、郁金疏肝解郁,通络散结。刺蒺藜疏肝散结,丝瓜络行血通络,治乳汁不通。通草下气通乳,全瓜蒌、蒲公英清热散结,解毒消肿。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散结之功。
【按语】:本方以乳房硬满胀痛、乳汁停滞不畅,重则红肿、舌淡苔白脉弦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囊性增生、肋间神经痛等。如见乳房胀痛甚,则加乳香、没药、赤芍、当归;恶寒发热甚,在加银花、黄芩、连翘;肿块明显甚,则加炮山甲、夏枯草、牡蛎。
【附方】:1、攻消和解软坚汤(《中医治法与方剂》),由炮山甲、赤芍、当归、陈皮、青皮、乳香、没药、僵蚕、瓜蒌、连翘、天花粉、牡蛎、夏枯草、银花、蒲公英、生甘草、橘叶构成。功能清热疏肝,通络散结。主治乳核。

2、通经活络方(《中医治法与方剂》),本方去郁金、橘叶、刺蒺藜、蒲公英、加生香附、当归、扁豆构成。功能疏肝通络。主治肝气郁结,乳房胀痛,胁肋胀满,产后乳汁不行,有时两胁作痛,舌淡苔白,脉沉而涩者。
3、软坚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由柴胡、青皮、枳壳、赤芍、川芎、甲珠、红花、通草、牡蛎、浙贝、夏枯草、瓜蒌壳、天葵子、蚤休、连翘、甘草构成。功能软坚散结。主治内分泌紊乱,乳中坚硬如石,慢性乳腺囊性增生。
4、治乳痈验方《(中医治法与方剂)》,由瓜蒌、银花、贝母、当归、乳香、甘草、没药、蒲公英、皂刺、漏芦、青皮、红藤、葱白构成。功能通乳散结。主治乳痈初起未成脓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12克,厚朴12克,薤白9克,桂枝6克,瓜蒌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同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病症以气塞和气逆为重。宜下气散结为主,兼以通阳豁痰。方中重用枳实,厚朴,枳实善于降气开痞,除胸胁痰癖;厚朴气味厚而主降,温而专于散,苦而专于泄,下气除满,于枳实相伍,善能泻实满,消痰下气,为主药。配薤白辛温通阳,宽胸散结;瓜蒌涤痰散结,宽胸利膈。为治胸痹要药,共为辅药。佐以桂枝,既能薤白温通胸阳,又能温里而降冲气。
【按语】:本方以胸闷如窒、短气、胸痛、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病、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等。如见胸部刺痛、舌呈紫暗色者,加檀香、丹参、川芎、桃仁、当归等;心痛彻背,加附子、乌头、赤石脂等;心悸盗汗,加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等。
现代药理分析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抗缺氧等作用。
【附方】1、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本方去厚朴、枳实、桂枝、加白酒、半夏构成。功能通阳散结,化痰宽胸。主治胸痹而痰浊较甚,胸中满背彻痛,不得安卧者。
2、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本方去厚朴、枳实、桂枝、加白酒构成。功能通阳散结,行气化痰。主治胸部满痛,胸痹,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气咳唾,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中满分消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白术3克,人参3克,炙甘草3克,猪苓(去黑皮)3克,姜黄3克,茯苓(去皮)6克,干姜6克,砂仁6克,泽泻9克,橘皮9克,炒知母12克,炒黄芩36克,炒黄莲15克,半夏(汤洗)15克,炒枳实15克,姜厚朴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日服2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目前常规剂量。
【功效】:功效健脾和胃,清热利湿,消胀除满。
【主治】:中满热胀,气胀,水胀,膨胀等症。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脾失健运、脘腹胀满之症。方由半夏泻心汤、六君子汤,枳术丸、四苓散等方综合加减而成。气中黄莲、黄芩、茯苓、猪苓等清热利湿,佐以半夏、干姜辛开散结,枳实、厚朴等消除胀满,更以人参、白术等培补中气;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脘腹膨胀、口苦、小便不利、苔黄腻,为其辩证要点。
【按语】:临床应用时,腹胀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牵牛;有黄疸者,加茵陈,水气偏盛者,去甘草,加大腹皮。
失笑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干姜3克,炙甘草6克,麦芽6克,白茯苓6克,白术6克,半夏曲9克,人参9克,厚朴12克,枳实15克,黄莲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为小丸。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亦可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功能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心下痞满,不欲饮食,体弱倦怠;或胸腹痞胀,食少不化,大便不畅。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寒热互结、气壅湿聚之心下痞满症。方由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着重于行气消痞,兼辅以健脾和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厌食倦怠、大便不畅,为其辩证要点。
【按语】:临床如见瘀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气滞湿阻者,加青皮、大腹皮、川楝子、茵陈;寒邪偏盛、脘腹疼痛者,减少黄莲用量,加重干姜用量,或另加高良姜、肉桂等;痰多气喘者,去黄莲,加陈皮、砂仁。
本方对虚实夹杂、寒热互结、实多虚少者最为适宜。若脾胃虚甚者,不宜使用。
(0)

相关推荐

  •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考点:降气剂的方歌、功效主治、组成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考点:降气剂的方歌.功效主治.组成",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降气 1.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 ...

  • 方剂学理气剂降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随: 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组成] 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9g) 川当归去芦,两半( ...

  • 【黄连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临证说略

    作文「黄连温胆汤临证说略」共有 4528 个字,其中有 3689 个汉字,31 个英文,106 个数字,702 个标点符号.作者佚名,请您欣赏.玛雅作文网荟萃众多优秀学生作文,如果想要浏览更多相关作文 ...

  • 呕吐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呕吐是一个症状,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起的病证.所以任何病变,有损于胃皆可发生呕吐.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其实呕与吐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 ...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地文.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和姑.蝎子草.麻玉果.野玉头.地巴豆.三叶老.燕子尾.珠半夏.狗芋头. [来 源]为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