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不顺眼
中国的历史上有文化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的四大盛世。分别是西汉盛世、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和前清盛世。
其中开元盛世也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使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是由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的。
在唐玄宗登基前的八十多年前,唐太宗开始了他的贞观之治。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并且采取了以农为木,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最终出现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唐太宗有一段名言,是他在大臣魏征病逝后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死,一鉴亡矣。”
也是《新唐书》的这段记载,成了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铁证和美谈。
唐太宗和魏征能善始善终,也算是一对君臣相知的典范了。
中间也有许多插曲、风波。《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则被称为“主明臣直”的故事: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死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庭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曰。”
这就是所谓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明君也不喜欢被逆颜直谏,对逆龙磷的人是看不顺眼的。
唐太宗知道魏征说的有道理,不高兴的是违逆心意和拂了面子。皇帝看人逆顺是不以是非曲折或对错来界定的,界定的标准是自己的心意。
皇帝如此,平常人又如何?平常人也一样,因为这是人性。人性不分贵贱种族,都一样。
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有为明君。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临天下的状态下,为了治理好国家,能不恣意纵欲,而是严防己过,委屈心意,从善如流。
仅从这一点上说就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要说是主宰天下万民,手握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的帝王。就是普通草民百姓贩夫走卒,遇到违逆自己心意的事情,谁不是愤愤不平,甚而还要勃然大怒。
能够做到承认错误并主动改正太难了,很难有人能做到。孔子感叹:“已矣守!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唉!确实是看不到发现了自己有错识而主动改正的人。在这一点上,唐太宗做的比别人好。魏征气得他直跳脚,甚至还发誓,总要有一天杀死他。可终于也没有惩罚魏征,不仅没有惩罚,反而还愈加信任。
虽说这里头有皇后婉转巧谏的功劳,但“主明臣直”这四个字却也名至实归。
这样的帝王难得,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帝王,才有了大唐辉煌的贞观之治。
在委屈心意,改正错误的事情上,普通人做起来比帝王应该容易的多。
因为普通人不是金枝玉叶,没有什么高贵的身份,仅仅是残留在心底的那一点点小自尊,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当心里生起不满,对人想说一句:“看你不顺眼”的时候,该反省一下。
是否是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标准看事情。而不是用是非曲直对错的尺度看事情。
不能老是逞着自己的性子,看人不顺眼的时候,可能正是自己内心不愿意改变而产生的戾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