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写下两首诗,一首预言自己人生,一首预言清朝国运 2024-07-29 16:28:44 唐诗宋词天天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每天被诗词相约,做一个雅致的人。1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21岁,其年入选优贡,奉父亲李文安之命,自老家安徽入京,以应翌年顺天乡试。和所有读书人一样,以诗明志,李鸿章入京时作《入都》诗十首。其中第一首最为世人,成为对李鸿章一生命运的精准预言诗歌,全诗如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此诗于自信之余,特充溢豪气,大有天下公爵舍我其谁,晚清历史唯我是著之意。前两联说尽诗人一生:运转晚清机枢,捭阖欧美交际,尽李李鸿章“只手”而已。尾联为诗眼,尽得诗家韵味,意蕴尤长。“笑指”二字,含而不露;“几人”云云,自信而无张扬。当然,李的一生是伴随着整个跌宕起伏的近代史的,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有参与,正因此李鸿章是毁誉参半的一个人,古人说盖棺论定,可李鸿章虽然已经作古一百多年,至今无论学界还是民间都是争论不休的一个人物,实际上李鸿章之所以被有很大一部分人所指责,更多的是他代表中国参与签订了很多近代不平等的条约,如《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但是实际上来看,当时有资格与列强签订条约的人除了李也再无他人,更重要的是,本身就是一个被迫签订的条约,无论是谁去只有签字同意的可能,而无任何商定的余地,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最终李鸿章用头颅中所中一颗子弹的代价,将赔款白银减免了一亿两之多。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这可以说是对日作战的持久战术的最早论述了。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朝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最终,李鸿章也油尽灯枯,在病榻上留下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首诗让人看了不禁垂泪,李鸿章这个自诩“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在他临死前所吟出的诗句却是极度的悲哀和无奈,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中兴名臣”对大清帝国岌岌可危的局面的担忧之情。 赞 (0) 相关推荐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八)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八) 李鸿章在上海兼署五口通商大臣期间,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从此,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 ... 晚清的一首小诗,短短4句,痛骂李鸿章无能 晚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时候,清政府自从输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就肆无忌惮的闯入中国,割让土地.战争赔款已然是常有之事,甚至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皇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了大片 ... 大奸臣秦桧子孙考上状元,路过岳飞墓前写下两句诗,竟被后人称赞不已 在古代的时候,读书属于一个高投入高收益的事情.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如果想要翻身获得政治权力的话,那么就要登上"读书"的这个天梯,才能够拥有好的人生和前途. 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勤奋读书之 ... 秦桧子孙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今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买主求荣苦二帝,献媚金妖!议和投降合君意,群臣激愤下免诏." 很多人都喜欢明朝,因为明朝276年里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即使灭亡了崇祯也不丢大明气节,宁愿自尽也不跪着投降.相比 ... 最落魄的诗人写下两句诗,成为算命先生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罗隐字昭谏,浙江杭州人,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罗隐和很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无奈名气虽大,但却六次不中,后来又断断续续的考了几年,最终也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 秦桧后人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羞愧难当,写下两句诗流传至今 说起南宋宰相秦桧,想必没有人不对他恨之入骨的.岳飞带着将士们在前线杀敌抗金,精忠报国,结果他却为了自身利益诬陷岳飞造反,导致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尽管秦桧活着时没有受到处置, ... 秦桧子孙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后成传诵的千古名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武穆当年胸中的愤怒,即便过去千年,现在读来依然能够引起共鸣,国仇家恨,这是任何一个公民都 ... 秦桧后人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后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在历史上,秦桧算得上是古今第一奸相了.在死了之后,还用白铁浇筑成雕像,跪在岳飞的坟前,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普天之下没有第二家了. 青史留名我想秦桧是没有希望了,等待着他的也只有遗臭 ... 秦桧子孙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提到秦桧,每个国人无不咬牙切齿.秦桧残害岳飞,阻挠抗金的劣迹流传至今,让人愤恨不已.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作为一代奸臣,秦桧卖国求荣,自毁长城的行径,其子孙必然也会看在眼里 ... 洪秀全的儿子被俘后,写下两首诗,可以气死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几乎埋葬了清王朝.湘军步步为营,于1864年8月攻破了天京.在此两个多月前,天王洪秀全因病去世(一说为自尽).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就是他的长子洪天贵福继承其位,这又是怎样的 ... 苏东坡自知必死,写下两首“绝命诗”,成为历史悲剧的见证!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人生除死无大事!生死,可以说是人之一生最大的大事.面对死亡,即便是大诗人.大文豪也不免回首一生,沉思是非成败,赋诗以表生前遗憾.譬如苏东坡最著名的绝命诗<自题金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