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从不曾体会过孤独
【一】
小时候读《简爱》,对里面坎坷起伏,造化弄人,但最终得偿所愿,团圆美满的爱情没有多少深切的体会,倒是对小小的简爱,与她在罗沃德学校里唯一的朋友海伦一起度过那个隔绝生死的夜晚的情节记忆犹新。
她们名义上是被送去上学,其实与孤儿被送去教管所无异,而且只能更糟——饮食条件恶劣,饭里有异物,牛奶是馊的,空气令人作呕,食物少得可怜,还时不时会受到大一点的孩子的恐吓与暴力抢夺,更不必提老师的体罚了。
也许因为我与彼时的简爱年龄相仿,所以对这一段尤其舍得铭心。
一方面,心里怀着对简爱的充沛的同情和怜悯,像怜悯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缩在角落里巴巴地只想卖掉手里的火柴的小女孩;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庆幸,庆幸自己不至于生活在那样的环境,受到那样的欺凌,虽然也并非幸福到一览无余,但至少还有一个平凡却安稳的家庭。
虽然后来简爱遇到了顶天立地,强壮深情的罗切斯特,但是日久天长骨子里的残缺不是轻易就能够一笔勾销的吧,虽然夏洛蒂勃朗特隐住不说,她自然奉献给观众他们乐意看到的结局。
所以无论是喜剧,还是童话,都适合戛然而止,不然后面的庸碌与冷清,会让人怀疑人生。张爱玲最狠,她赐给了白流苏一份功德圆满的婚姻,却在末尾“处心积虑”地布置了一个她点蚊香的画面,生怕读者瞧不破这里头的玄机,还不怕辛苦地解读——所谓倾城的故事,也不过如此。
简爱是我在文学世界里,遇见的第一个孤儿,看着她扬眉吐气,我的心里也暗暗地兴高采烈。
她用她的勤奋与毅力,勇敢与坚韧,获得了尘世间的幸福,与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
汪峰有一首歌叫《美丽世界的孤儿》,他用的是文人般的手法,表达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其实都是孤独的的精神困境,但是归根结底,大多数人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孤儿。
有些人是苦心孤诣地无病呻吟,而有些人真的是刻骨铭心地身处其中。
我曾经在Y市儿童福利院做过一年有余的志愿者,每周有一到两次的机会能够进到福利院里面,去和那些孩子聊聊天,帮助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除非是非常情况,否则他们每个人看起来,其实和健全的孩子并无什么不同。但是我曾经亲眼目睹,当发生口角争端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是怎样的冷漠。
就好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但是这绝对不是沉着冷静,而是,我实在不想将这样一个词语用在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身上——麻木不仁。
也许是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安之若素,也许是因为没有立场,自我保全,作壁上观。
从一些孩子的脸上,和行为举止当中,我读到了一些本不该属于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世故,那些健全家庭里的孩子也许需要十五年,或者十八年才能够感受到的冷清,但是我又无比明白,在那样复杂的情境里生存,一个人除了学会快乐,他首先还得学会生存。
命运的难题,无情地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再无力承当,也不得不扛在肩上,不管有多么沉重,他们自己不逼迫自己,社会也会来推推搡搡。
所以有时候,越是孤儿,越是懂得独立的好处,越是能够百折不挠的成熟,因为没有人为他们提供庇护,所以他们没有展现软肋的机会。
他们内心自始至终缺乏安全感,所以绝望地需索爱,即使是采取极端而爆裂的方式,即使不为世俗所容。
他们走的路,自然比一般人都曲折百倍,甚至千万倍。
【三】
恐怖电影《孤儿怨》太过出人意表,耸人听闻,虽然情绪氛围渲染得自然充沛,但是毕竟不太能够产生共鸣——三十多岁的女人长着十几岁女童的面容在一家一家收养人的家庭里煽风点火,为非作歹,勾引一家之主,或者放火杀人,残忍冷酷的设定,终究不过更像是一场噩梦,揭发出人性内心的恶。
但至少,它描绘出了在孤儿院里成长的孩子的性情里,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阴暗残忍的部分,发作起来可能就不只是贪心嫉妒,小打小闹那般轻而易举,无伤大雅了。
亦舒的小说,以孤儿为题材的不在少数,最经典的大概应该是《圆舞》,讲述一个被母亲寄托在昔日情人的身边成长的女孩儿,最终恋上她的监护人,但是好梦难圆的沧桑悲凉故事,后来的安妮宝贝的小说《二三事》,我总觉得如出一辙。
其它的小说比如讲述从小拥有预测未来的怪异功能的女孩儿的《灵心》,三个没有父母的孩子在抚养者培训之下修炼成为手段巧妙的“江洋大盗”的《同门》,还有描写从小到大被一个一个文化背景,成员性格,故事背景纷纭复杂的家庭收养,见惯世事,辗转奔波的女孩儿的《幽灵吉卜赛》,当然,还有《爱情只是古老传说》。
小说主角深恕之与深忍之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成年后靠乔装改扮,不断变换身份,首先博取路人同情,然后实施偷盗谋财计划。松山与贞嫂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通过获取他们的信任以伺机接近他们小吃店的所有者——富甲一方的王子觉,最终得逞。然而多年犯案的经历使他们成为警方追踪的对象,随着贞嫂在迷失湖被杀一案更是让他们成为警方通缉的重点目标,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真相变得愈来愈扑朔迷离,连看似冷静善良的王子觉都令人诚惶诚恐,诡谲的人心像密密麻麻的蛛网,使人不知所措。最终,厌倦漂泊的深恕之在海中央的摩托艇上开枪射杀了深忍之,自己也随之饮弹自尽。
越到后来,反而不会觉得他们两人从前的“忘恩负义”有多么可恶,或者说犯过的案情有多么不可饶恕,反而觉得漂泊异乡,躲躲藏藏,浪迹天涯的亡命之徒的生活,令人心生悲悯同情。
他们的人生是残缺的,最大的渴望不过是像平常人一样,享受家庭美满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倦鸟风尘仆仆,不过只为了能够平平安安归巢,但是这样的生活,不属于他们。
他们曾经拥有各自的际遇,甚至是渴望一生一世依赖的爱情,但是现实证明,所有的一切远没有表面上那样简单而纯净,深忍之的女友其实是企图通缉他们的关少尉,深恕之的丈夫虽然爱她但是处心积虑地在她的鞋垫里注射砒毒。人心的错综复杂,鬼魅阴暗,可见一斑。所以小说的名字才会是,爱情只是古老传说。
到头来,他们才懂得,真正值得托付的,他们真正拥有的,其实只有彼此而已。那一点末世的凄凉,人性的幽微,孤独的空旷,相守的绝望,可怜兮兮同病相怜的微光,像层层的涟漪,一丝丝地弥散开来,令人感到落寞与悲观。
这个结局看似悲凉,却也未尝不是浪漫主义的解脱,像乔治艾略特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里表兄妹一同沉入河里的结局。当两个人被时代,被社会,被所谓严谨工整的伦理秩序所放逐,也许同死才是最守身如玉,力透纸背的控诉与反抗。
甚至,《呼啸山庄》的影子都不难寻见,两个离不开彼此的男女,孤独地同这个冷清的尘世对抗,最终只能以死亡来为彼此的爱注解。深忍之是个吉卜赛人,不正是艾米莉勃朗特小说里的希刺克里夫?
但其实,亦舒在这里,一定是受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影响,同样的两个为了世俗的享乐,为了金钱的欲望的男女,害人终究害己,女子满含着悲伤与爱意地枪杀了她的浪迹天涯,相依为命的伴侣,然后自戕,至少在最后的关头,他们是同仇敌忾,也是彼此陪伴的,像凝固的青铜塑像。
金钱腐蚀人性,一个多么陈旧的话题,几乎被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阐发得淋漓尽致,声讨得体无完肤,但是无论何时何代,这种人心的堕落,被欲望吞噬而不能自已,直到自食其果的惨剧,永远不会止息。
亦舒不是一个思维缜密,手法高超的悬疑侦探小说家,所以小说里面留下许多值得推敲的疑窦却并无指点迷津,任它们空悬在那里,这固然在某些作品里也是一种留待读者推敲琢磨的开放式的手法,但是亦舒显然是蜻蜓点水,无意为之的。
到最后,贞嫂之死,砒毒之药效,王子觉其人之“真面目”,都似阴云笼罩,暧昧模糊,总觉得还有看点可寻,还有机关未算尽,但却戛然而止,令人惆怅迷茫。
同类型的故事,《恨煞》里,亦舒的手法就显得行云流水而老辣,到最后,女主在火车上意外而死,但是苦心经营,滴水不漏的肇事者丈夫却不一定会为人怀疑,令人读了心寒无比。
亦舒的动机很明显,是为了借这一对“苦命鸳鸯”的故事,来揭示人性的贪婪与阴险,社会的冷清与薄情,还有亡命之徒之间迂回却真切的爱恨的故事。
除此之外,亦舒似乎借这个故事还寄予了几分对现代社会司法执法制度与效率的嘲讽,无论在哪里,总有许多未能绳之以法的凶手,总有许多被时代所淡漠,所遗忘的冤情,最后只成为了茶余饭后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谈资。
电影《原罪》里,那两个身负血案,但四处流浪,赌场耍手腕,自由自在的男女,不就是如此吗?
而这一桩桩的悲剧,似乎从他们的最初,就已种下眉目,所谓命运的残酷。
【四】
浪漫,是为了掩饰真实的空虚与残忍。孤独,是从一开始就刻进我们灵魂的疤痕。
我们没有亲人,所以只能彼此依靠,我们没有退路,所以只能绝处逢生。
我们渴望温暖,而尘世放在我掌心里的,却是更沉重的落寞与悲伤。
你不会知道,我走过怎样孤独而坎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