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春节很讲究

说腊八节

腊梅在严冬季节盛开,因此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唐诗中有“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以花记月在农耕文化中极为雅致和实用,不过,“腊”字为肉月旁,在没有冰箱的农耕年代,腊月是吃肉和储存肉食的最好时节,因此,每进人腊月便能闻到香喷喷的春节味了。

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是腊八节。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会在腊八那天早早起床,日出前煮好腊八粥,并到井口上戳出大块大块的冰,运回来裁到自家的积肥堆上。或者在肥堆上用冰块围成一个冰灯 ,然后 在冰灯内点上蜡烛,供上一些红枣糖果五谷杂粮以及煮好的腊八粥。这是一个简单的仪式,可能为了纪念某人或者是感谢大地生长出来的粮食。水是水冻结而成水是地底下的生命,大地有了生命才能孕育。来年春天,这些粮食种子随着沤肥一起被送到田地里。

说祭灶神

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督茶饭好坏的神,同时他还有一个使命是监听人间对上天的非议。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完成了一年的使命要回天宫汇报,人们为了不让灶神说人间坏活,就在这天做麻糖吃, 以便堵住灶神讲坏话的嘴。傍晚,人们将灶神画像揭下烧掉,灶神便随着炮仗的声响化作一缕青烟回了天宫。七天后,灶神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如何富庶,玉皇大帝向下一看,人间果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殊不知,玉皇大帝看到的正是除夕景象。神话故事反映人间性情,不知有多少人类的智慧就融在这些离奇古怪的传说中。

说除夕守岁

先前常听人讲故事说“年”是深山里的怪兽:每年除夕夜里出来祸害人。而今细想,“岁”的确是吃人的怪单5它每来一次,我们就被吃掉一岁。话虽如此,在我的字典里,这些“怪兽”却如一 个个小精灵蜷缩在我身体的某处比如,在除夕守岁之夜,若是我睡着或不小心打个盹儿,那“岁”就会趁我睡熟的一刹那溜掉。再醒来时,已长了一岁。因此,守岁就是守住自己的岁数;不要让自己变老。

韶光易逝,除夕曾经纷飞的大雪 查无归期:磨豆腐、压粉条、蒸糕贴窗花、写春联、煮肉打炕筒、扫院子、刷....目的种种繁忙渐行渐远;三十儿不再挑水、初一不做针线、初三拜年结束、破五扫炕土...曾经恪守的讲究已枯瘦为熟悉而陌生的农耕时代的缩影记号了。

辞旧迎新, 我们处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似乎不再需要寓教于俗。“年” 已熟睡不再殃民,熊却终日出没影院和视频,禁放烟火、预订年夜饭微信拜年、开车走亲戚、旅游过年等等建成风尚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正标志着我们以拓展开放的思维,在参与酿造一个崭新的文明, 不是吗?

作者:王飞

摘自《中国交通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