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书法是传统书法吗?解开她的书法之谜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我们在这里恭贺孙晓云当选中书协主席,也希望能在这个岗位上重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扫清书法阴霾。我们来看看孙晓云女士的书法到底如何?这是我的解析观点,无论观点是否正确,也算抛砖引玉吧,有分歧大家可以共同讨论吧,有争议才有进步的。
这是一幅对联式样的书法作品,我随机挑选几个字来解析一下:天、起、春字捺画显得生硬,在我查找的书法字典中出现的字中没有这类写法。“寄”的竖钩,向左直接折过去,但在行草书中无人这样的写法,至少我没有找到,我认为竖钩这样写是错误的,“里”字的中间竖画过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识,田字的横画也过细,而且田字的周边过于积墨,可以理解为“墨猪”,“钩”字应该是左右结构的略显宽扁形状,孙晓云写成纵长形了,而且左右不对称,右边的竖钩过于积墨,出钩出笔锋分叉,没有写出尖锐的钩锋。“图”字右边竖画有抖笔现象,“禹”字的中间竖画过细,除了这些字,其他字也值得去推敲。
这是一幅古诗书法作品,我简单挑选了几个字来看看:“吏”的横画和口字不协调,特别是贯穿的竖撇写的左右摇摆,特别是起笔开头向下行笔处,完全是败笔,对比一下就看出来了,竖撇为主笔,主笔一定要写出它的神采,而不是这种敷衍了事。“县”左右结构,写的过于分离,一般是左低右高的写法,因为汉字基本都是写的左低右高,县的左边上边比右边的高,但是下面竟然写的齐平了?那说明左边的部分写长了,既然左边的比右边的高,下面不可能齐平她这样写说明左边的写大了,没有突出左右结构的错落有致的法则。王羲之也说过上下不要齐平。“紫”的上部分出现浓墨即头重,紫应该是上下结构的,她写成上中下结构了,而且中间的“二”字形与下面的“小”分离了,这是明显的字形错误,更别说什么笔法了。列为错字,没法去讨论。“曹”字的横下面的“曲”写的过于臃肿过宽,明显看出线条软弱无力,没有力度感。
从这幅书法作品看,我也挑出几个字分解一下,其他的给书友们解析。“秀”字的上面竖画过细,特别是最后一笔,向右弯处向下行笔处,有接笔现象,也就是说毛笔写分叉了,此处有重新起笔的意识,本来一笔写成的,可惜用了两次笔。“习”字起笔横折应该笔画较粗一下,她写得过细,而且左边的习向右上边的习字连接线,有抖动现象,而且用了枯墨飞白,关于一副书法作品该如何用枯墨飞白,等一下用古代名家书法来对比。“翠”字的左边习和右上的习连接处有断笔重写的迹象,右边的飞白和实笔处对比很明显,说明两个习字不是一笔写成的。“不”的横画应该属于重要笔画,她却写得很随意单薄,也是败笔。“夕”字的第一撇过长,最后一撇过短,看上去像秃尾巴狗。“户”字弱化了右边口字型,不知道这种写法来自哪里,我翻遍了古典书法也未发现。简单的举几个字就可以反应了其书法造诣了。孙晓云的其他作品大家去解析吧!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也没有列举的必要。
我们来讲讲飞白,枯墨的情况,当代书协里的书法家喜欢飞白枯墨,什么情况下用飞白和枯墨的,我们来对比古代张旭和怀素书法,因为草书容易用飞白枯墨,
我们通过张旭的这幅书法作品来看,枯墨飞白不是主要笔画故意造作的行为,一般枯墨在笔画之间的牵丝或一个字的最后一笔,但是。我们看孙晓云的书法处处可以看见飞白和枯墨,明显的可以看出故意造作的行为。苏东坡说:书到无意才是最佳的。凡是造作的都没有任何书法美感。可能会营造一种整体布局的美感,这只是外行看热闹,唬不住内行人。
从怀素的草书千字文来看,枯墨飞白接在笔画之间的连接处,或者一字的最后一笔,很少出现在重要笔画上,孙晓云的书法处处飞白和枯墨?无论古代任何书法家都不会有这种情况,什么问题大家仔细分析。下面这个是楷书还是隶书,我分不清了,大家去解析一下吧,
我提供三个古代著名的隶书作品,大家对照一下去评论,我个人觉得孙晓云这幅看似隶书作品没有评论的价值,所以我就不评论了,留给书友们去评论一下吧!
敲黑板:本人持续分享古今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以及书法教材类,方便书友临摹学习,更多资源看我以往发布的文章和视频。学习书法可以参考《宗少林钢笔书法教学》视频课程以及宗少林编著的《美工钢笔书法教程—行书黄金法则55讲》一书,以专业的视角,系统的讲解演示。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赞赏,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