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种下的泡桐,几十年后,为什么让河南这个村年产值达1.2亿元?
河南兰考县,泡桐树有个别名——“焦桐”。“焦”字,是为纪念焦裕禄。
历史上,位居黄河故道的兰考,常年受风沙、盐碱和内涝之害。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焦裕禄提倡种植泡桐。如今,“三害”已消,泡桐成了兰考最常见的行道树。县中,焦裕禄当年亲手栽植的一棵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亭亭如盖。
焦裕禄亲手栽植的“焦桐”
或许,就连焦裕禄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的泡桐,竟成为兰考人的一个“绿色银行”。
“乐器村”年产值1.2亿元
走进兰考徐场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一个小广场,围墙做成了倒卧的琵琶模样。整洁的街道两侧,家家户户悬挂着一方黄色旗帜,仔细一看,全是为自家乐器作坊起的雅名。从古琴、古筝到乐器配件,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乐器村”。
村中的制琴作坊
徐场村的琴多由泡桐所制。村主任徐永顺介绍,生长在兰考沙土中的泡桐,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等地理因素,成就了质地疏密适度、纹理天然美观等特点。因而,产自兰考的泡桐,最适合做乐器的音板。“2014年前,徐场还是个贫困村,村里做乐器的只有两三家;得益于扶贫政策,我们从民族乐器上下功夫,发展我们的产业。”
尚未完成的民族乐器
在村中,任意推开一扇大门,就能见到一个围绕乐器生产的家庭式作坊。记者来到墨武古琴,这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小型乐器工作坊。靠近门口的展示厅内,满当当的是乐器成品,有古琴、古筝、二胡等乐器。庭院中,露天堆着许多桐木音板。穿过院子,工人正在宽阔的操作间内忙碌,许多半成品古琴悬挂在支架上晾晒。
露天堆放的泡桐木,适合用作民族乐器的音板
通常,制作一张琴要历经多道复杂工序,制作周期为1年到3年。琴的价格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我做琴六年多,最早需要背着琴去上海、北京的琴行推销,一次只能带四五张琴。”墨武古琴负责人徐冰感慨,“现在都是口口相传,客人直接来订货。”
村民家中的乐器成品
在徐冰的印象中,徐场村的乐器作坊经过了一次次“裂变”:“我的父辈最早给别人做琴,时间久了,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就自立门户。尤其是这几年,村里做琴的家庭越来越多。”
徐永顺兴冲冲地算了一笔账:目前村里共106户,其中90多家都在做乐器相关产业,有直接做琴的,也有制作琴座、琴包、琴凳等配件的。“中等水平的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七八十万元,整个村年产值达到1.2亿元。”
千亩桐林期待未来音符
距离徐场村800多公里的上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敦煌”牌乐器全国知名。乐器的音板,也由兰考的泡桐木制成。得知我们从上海赶来,徐永顺急忙说起两地的缘分。原来,桐木宜做音板,还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一位老师傅发现的。
焦裕禄与新种下的泡桐留影
焦裕禄去世几十年后,桐木成材。当时,兰考木匠将泡桐木制成灶台风箱,贩卖到上海。老师傅发现桐木声音通透、传导性不错,加上抗腐耐热、不易变形,于是便找到兰考当地木匠代士永制作音板。后来,代士永在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州乐器厂,成为徐场村第一家乐器厂。2000年,为了支援中西部开发,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也与兰考当地合作,投资成立了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如今徐场村的能工巧匠,大多出自这些早期的乐器厂。
如今泡桐树在兰考随处可见
“在这些厂里做工的工人,95%都是徐场人。大家边打工边学,不到一年,就把乐器的整个制作流程摸清了。”徐永顺说。
背着琴上门推销的销售方式,在年轻人返乡创业后,也已“落伍”。徐冰专门为墨武古琴开设了多个新媒体账号。“当年是自产自销,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就回家打理家业,每家有一台电脑,年轻人做直播,在电脑上接单子。”徐永顺介绍,“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车间、一个小展厅、一个小销售平台。”目前,徐场村所制乐器,不仅销往全球各地,还走出国门,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冬日,风呼呼地吹着。从乐器村出来,跟着村主任徐永顺穿过村口的涵洞,眼前泡桐成林。“这是千亩泡桐林,已经种下去四五年,需要长到15年、20年成材,而后再风干、风吹雨淋七八年,才能做成乐器。”
眼前的焦桐,离成材还有许多年。但徐场人想的是提早储备。就像焦裕禄为后来的兰考人留下焦桐一样,他们也正在为未来的动人音符,种下千亩桐林。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张熠 题图来源:兰考焦裕禄雕像
来源:作者: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