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译注|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章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⑤万物之母⑥。故常无⑦,欲以观其妙⑧;常有,欲以观其所徼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⑩。玄之又玄⑾,众妙之门⑿。
【帛书经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像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本义是道路,引申为道理、原则、真理、规律等。先秦人讲求道,与追求真理的意义是相同的。先秦文献中,道指的是天地万物最根本的法则,是古人对于自然和社会进行哲学思考的最高范畴。古人认为探寻到道,就可以用它来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实践。
老子是一位求道者,他要找到作为万事万物根本法则的道,并依据它来治理社会,从而实现使春秋战国时代纷乱的世道重归太平清静的目标。老子同时也是一位得道者,他志于求道而得道,《道德经》宣讲主要是他自己的所得之道。所以,在经文中“道”字还有其独立的意义,是老子本人为它赋予的特有含义,这个意义是从别人书里读不到的。
老子认为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自在的实体,这个实体是经验世界中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或者说,可经验的万事万物是受到这个自在实体的支持和生养才得以存在的。老子将这个假设的自在实体称为“道”。比如,经文第二十五章中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曰大。“ 所以,在老子的经文中“道”是某个“物”的名称,而不是理。
道德经简书
所以,读《道德经》,我们心中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老子所讲道,常常是某个“物”名字,而不是某个道理的称呼,只是这个“物”绝不同于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中的有限存在,而道却被预设为时间与空间中的无限存在,如“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万事万物都要受到道的生养和支持才得以存在,所以是他在的。而道却被预设成不需要他物的支持而独立存在,所以道是自在的,即道是它自身之为是的原因和根据。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多样的,而道却被预设成质地纯粹、恒常为一的事物。
所以,作为“物”的道具有无限性、自在性和恒常为一的特性。而可经验的万事万物却具有有限性、他在性,变动不居,转瞬即逝的特性。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实在,而且严格来说,具有无限性、自在性和恒为一的“物”只能在思想中存在,在自然界不可能找到它的对应物。所以,如果我们要问,老子所讲“道”究竟有没有?我们只能回答“道”不可能存在。
老子认为自然界有“道”,不等于自然界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事物存在。所以,我们读古人书一定不能盲从迷信,老子提供了他自己的观念与思想,我们可以研究、探讨和借鉴,却不能轻信。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事物的实际的秩序出发,而不能从前人的文本出发,这是求道的根本法则。思辨的空想如果不与观察和实验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真知,这已经被人类认识的历史证明了的。
所以,在经文中,“道”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泛指道理、规律、法则,或专指万事万物最根本的法则。另一个,是被预设为万事万物原因和根据的自在实体的名字。在这里,它取第一个含义。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讲解、述说、说明的意思,犹言“可讲说”。
孔子问礼
②常,帛书本写作恒。《说文》:“恒,常也。”可见,“恒”与“常”同义而通用。有注家认为,改恒为常是为避汉孝帝刘恒之讳。
老子认为,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永恒自在的实体,作为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为是的原因和根据。他将这个实体命名为“道”。在这里,“常”字是这一自在实体的另一个名称。因为在同一句话中,道字不可能既泛指道理,又用作自在实体的名称,为避免行文混乱,就借用了“常”字来称谓它。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要翻译为:道理如果可以言说,那就是不是自在恒常事物的道理。如果“道可道,非常道”写作“道可道,非道道”,是不是感觉很难理解。
有些作者,将“常”只定义为“恒常”,而不看作老子预设的作为万物原因的自在物的名称。这样就将第一句经文翻译为:道,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恒常之道。但是这个结论却与经验事实相反,任何能称之为道理或原理的东西,就都应当具有普遍性,也就是具有恒常性。比如,牛顿三定律,具有普遍性、恒常性,但它却可以言说。任何人通过学习就能理解和掌握。
所以,翻译古书不能将它翻译成本身是错误的结论。“道,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恒常之道”,这样一句话在经验上站立不住,是错误的论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批判经文本身。老子所讲的“道”是物而不是理,而且是与我们经验中的万事万物截然不同的“存在”,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描述命名,但“道”却不能。如果“道”是理,说它不能被论说则是不可理喻的。
曾仕强讲老子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名字或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或定义的意思。
④⑤有和无是一对哲学范畴,即使在今天,仍旧是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对象。但是我们不能看到无就联想到空洞无物,看到有就联想到实有实在,有和无的意义是相对的。经文第十四章中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所以,在老子看来,用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触觉无法知觉到的事物就是无。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感知觉的认知能力之外,我们无从对它们形成认知。
这样,所谓的无,是指超出人类感觉和知觉认识能力之外的一切事物。所谓的有,是指能够被我们感觉或知觉官能直接经验的一切事物。我们知道,不能被我们的感觉或知觉官能经验到不等于空洞无物。比如,电磁波,微观粒子,都不能直接成为我们的感知觉对象。反之,能被我们感知觉官能经验到也不等于实在和实有。比如,梦境。所以,无不等于空洞无物,有也不等于实在实有。这一点心中一定要明确,否则读经文时就容易产生误解。
⑥母:母亲,经文中常以母亲生养子女来比喻道生养万物。
⑦常:是老子预设的作为万事万物原因和根据的永恒自在物的名称。常无,是说名常为无,常有,是说名常为有。即使用有和无的范畴来命名或描述常。
⑧眇(miao):奥妙,玄机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奥玄妙,幽深不可测。
⑿门:门径,入口,根源。众妙之门,是说道的知识是理解众多深奥道理总门径,总入口。意思是了解掌握了道的知识,就可以轻松理解其它众多更深奥的道理了。
国学传承
【译文】
道理如果可以言说,那就不是自在恒常之物的道理;名字如果可以命名,那就不是自在恒常之物的名称。无,通常用来命名天地最原始的状态。有,通常用来命名万物之所从出的原因。所以,有和无同时又都适用于“常”的命名或定义。因为“常”被设想为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同时又是万物之所出的原因。
所以,如果使用“无”命名“常”,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常”之为“无”而能生万有的奥妙与玄机。如果使用“有”命名“常”,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常”之为“有”的形态与结构。使用“有”和“无”这类无限概念来研究作为天地万物之原因和根据的恒常自在物的学问称为玄学。这门学问精深玄妙,是理解自然与社会中众多重要问题的基础。
【译注体会】
什么是道?如果从这个文字最一般的意义上说,道就是万物的终极法则、根本原理。所以,古人所谓的求道就是追求真理。哲学家或思想家与实践家不同,他们处理问题总是追求问题的“终极解决”。同样是治理社会、治平天下的问题,实践家们会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应对方案。如果是思想家或哲学家,他们的做法一般是先设法寻找支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终极规律或根本法则,认为一旦我们能掌握了支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终极法则,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治平天下的问题了。
老子也是一位求道者,他同样为春秋已降的乱世所困扰,为使天下归于太平清静的目标而殚精竭虑,并希望问题能获得一个根本性的解决。老子为此求道而有得,所以依据其心得制定救世方案,所以,老子讲的是他自己的道。老子为道赋予了独立的意义,要读懂老子的“道”单凭第一章的文字是不够的。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有必要事先将它讲清楚。
老子开篇就讲他的道不可言说,不可命名。这意味着他所讲的道一定不是理,因为凡是理就不能不被讲清说明。道理如果不能被讲清说明,那就等于没道理。那么,老子所讲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不可道,不可名?
道教协会会长
在我们的经验中,万事万物都是时间和空间中的有限存在。而且自然事物都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成为我们感觉和知觉官能的对象。这样一来,经验中的事物都是以颜色、形态、质料、重量、温度、硬度等属性表征的。所以,所谓有或有物是指能够使用这些属性定义和描述的事物。比如,一块石头就具有特定的颜色、形状、硬度、重量的属性,我们就可以称它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因为我的眼睛可以看到它,耳朵可以听闻它,手或身体还能感知它。
而所谓的无或无物是指不能直接或间按成为我们感觉和知觉对象,不具备颜色、形态、硬度、重量等属性。比如,有人讲有某种东西客观存在,但又告许你说永远无法直接或间接经验它,无法观察它,无法触知它,试问,你会相信这样的实在吗。尤其在老子所在时代,没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也没有对物体结构与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手段和方法 ,所以不能实证、不被经验就等同于无有。因为宣称一个不被经验的事物为有,那只能归结为信仰的问题,得不到实据的支持。
老子认为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恒常的事物,作为经验中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老子将这个自在恒常之物勉强命名为“道”。“道”与可经验的万事万物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的性质:1. 在时间和空间中无限。2. 质料纯粹,恒常为一。3.自在性。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我们不可能找到具备上述性质的事物。这意味着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中找不到它的对应物。“道”不具备颜色、形态、质料、重量、硬度、温度等可经验属性。
根据定义,“道”永远都不能成为人类感觉和知觉官能的对象,所以它不可能存在于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中,它是超验的。在可经验的世界里,“道”就是无有或无物。但是老子却宣称“道”是实在,如果我们认可老子的结论,承认“道”真实存在,那么我们只能将“道”定义为以无有或无物为形式的有,用老子的原话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道德经》经文
因为道是超验的,不具备可经验事物的颜色、形态、质料、重量、硬度、温度等属性,所以一切用于描述和定义经验中万事万物的词汇和语言都不能适用于它。这就是不可道,不可名。如果我们勉强要对“道”进行一番描述或说明,那么也只能使用有和无等无限的概念。“道”没有颜色、形态可供观察,没有声音、气味可供听闻,没有温度、硬度、重量可供知觉,所以“道”是无。但是“道”又被定义万事万物之所以为是的原因和根据,没有“道”,天地万物不能生生不息。所以“道”又是有。这样一来,“道”既是无又是有,或者是以无为形的有。
“道”既是无又是有,这看上去是一个悖论,可是老子认为这就是“道”的固有性质。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不能被感觉知觉经验,不可道,不可名,以无有、无物为形式而存在。正因为它是无,所以必然会有不信任其实在性的发生。这就是信不足,故有不信焉。所以,下士闻道,大笑讥之。谓道为有,但又不能被经验。谓道为无,但在逻辑上似乎又需要这样一个事物存在,万物的秩序似乎才能完备。这样道为有,有证据似乎并不充分,道为无,有证据,似乎也不充分。所以,中士闻道,且信且疑。只有上士才坚信道是有,认为它客观存在。老子讲:大智若愚,大直若曲、大白若辱、大象无形。道是有的同时又是无,真的智者同时又有愚的表现,真正的公道又像是蒙受了冤屈,道之为实却又无形为用。
所以在老子的观念里,宇宙间有两种实在,一种是可经验的万事万物,另一种是超验的道。道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和根据,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道生养万物。老子在经文常用母亲生养儿女来比喻道生万物,所以常称谓道为玄牝,或万物之母。如果我们追问道实在吗?其实也是在追问时间与空间中永恒为一的自在物可以存在吗?
孔子
古希腊的哲学家也曾经以无限或一作为万物的本原,无限与有限,一与多也常常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但是人类哲学思考和认知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相信无限和一可以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本原了。老子所讲的道,其实也是这类本原之一。时间空间中无限的存在物不可能存在,质料单纯为一、没有任何区别的事物也不可能存在。我们学习古人,但不能迷信古人,老子讲有道,不等于自然界中果真会有这样一个对应物。老子讲道也不是因为他对道有直接的经验,道是逻辑上外推的概念。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中的有限存在,但作为整体的宇宙却常常被人们设想为无限的。这个矛盾驱使人们寻找宇宙之所以无限的原因。万事万物都是有限的存在,所以不可能用作无限宇宙的原因,于是哲学家们就要设计种种超验的概念,原子、无限、一、流变、道这些概念便产生了。这些概念最基本的特点是在经验世界里找不到它们的对应物,它们是人类思想基于逻辑推理创造的观念。
如果我们问老子为什么要预设道存在呢?我的观点是为他的无为政治学说找寻先验根据。道被预设为天地万物之母,万物受道的生养而存在,所以客观上道是天地万物之主。但是道没有因为于万物有莫大功劳和贡献而争取万物之上,争为万物君王,反而以无有、无物的形式居于万物之下之后。这一品德老子称为玄德,经文中概括为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玄德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
中国长城
反观现实社会,那些君王们,虽然有功劳、功绩于万民,但他们争居万民之上,称孤道寡,拥有天下所有的财富,享受人间最安逸的生活,这就是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了。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有为。老子认为君王有为是天下纷乱的最根本原因。道是万物之主,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所以万物生生不息,各司其职,这是无为。君王为万民之主,但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所以天下纷争不已,百姓不得安宁,这是有为。人道反了天道,所以欲得天下清静太平,需要人主效法天道,以无为治天下。这样,有了道及玄德的知识,无为的政治主张就上升为宇宙最根本法则,最高原理了,而不仅仅是人上主张。所以,老子讲天道的目标还是为讲人道,这是老子预设道及玄德知识的目的。
【参考资料】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