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在评点中国历史人物时,曾这样说道:“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学问和事功,三者兼备才能成为伟人。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够做到三者兼备的只有三人——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以下为王阳明心得,现分享给你。
 01 
愚人求知识,高人悟学问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认为,一般人读书只是记得书中的话,这是在学知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但这“知识”对你有没有影响、触动?这个就难说了。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在自己心中印证了书中的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这样得来的才是真正的学问。
可以说,在王阳明眼中,知识只是死的,没有态度的东西。而学问,则是在我们心中得到印证,得到体悟的知识。这里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没有在自己内心,印证过,体悟过。
所以,有些人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读过很多书,但做起事情来却不靠谱。因为这些道理在他心中只是知识。不管是读书还是修行,我们都应该搞清楚我们是在学知识,还是在体悟道理、做学问?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就是学知识,当然是越学越多;而为道,就是体悟学问,自然越来越少。王阳明告诉我们,学问的最后就只有体悟良知。
 02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生活中经常碰到这种人,他们有很多知识,知道很多道理,但却从未按照那些道德箴言,那些知识去做事。
王阳明认为,他们其实是不知。比如一个儿子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孝道,但是现实中经常虐待自己的父母。这个儿子其实并不知道“孝道”。所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如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一个人如果真的体悟到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
 03 
有诚才有智慧,
无诚只是小聪明
王阳明认为: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做事情,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格物致知,否则就会无从发明本心。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讲究一个“诚”字。而这个“诚”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我们经常谈到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在王阳明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以诚为本的,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世。而那些“聪明人”,与诚相反,以巧诈为本,所谓的聪明都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王阳明在家训中告诫后辈说:毋说谎,毋贪利。人如果做不到诚这个字,那么他的智慧很容易就堕落为一般的小聪明。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在这一点上,王阳明、曾国藩与古人不谋而合。曾国藩以“钝拙”自居,以“拙诚”破“机巧”,这使他练就了深谙世事却又不为世俗所扰的超然本领。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拙诚”不仅是修身之要、相处之道,更是立业之本、成事之基。
虽然“拙诚”,有时候看起来会眼前亏,但是终究是为未来打下了基础,最终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是“聪明人”所不屑的,却又是任何成大事者所必备的素质。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阳明读书整理

(0)

相关推荐

  • 知识不是学问,聪明不是智慧。

    愚人求知识,  高人悟学问. <传习录>上记载 ,一位朋友问王守仁:读书不记得如何 .守仁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 ...

  • 读书励志名言警句

    读书励志名言警句

  • 精选经典的勤奋俗语

    勤奋者废寝忘食,制懒百惰人总没有时间.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勤奋的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学习. 勤奋的俗语(一) 1.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2.常用的钥匙最光亮.-- 英国谚 ...

  •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谚语66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谚语66句

  • 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来源:阳明读书 在这世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忧喜参半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即便是圣人王阳 ...

  • 包政:教育,在于行而不在于知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2067天 过去我们比较强调的是讲课和听课.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不是行为的改变.MBA和EMBA教育,基本上也是听老师讲课为主. 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大学中流行的一句话,上课记 ...

  • 王阳明:能克己,知进退,是人生最难的修行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当一个普通人在经历挫折坎坷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无 ...

  • 陆生作:学生有“知识”,却“知”而不“识”,怎么办?

    知识知识,不仅要"知",更要"识",这样才有用,用在生活里. 问高段学生,问出了惊喜: 会写"樟树"这两个字吗?会. 站在林子里,知道哪棵是 ...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94如梦令_李清照_昨夜雨疏风骤 白云出岫 - 宋词三百首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疏 ...

  • 知否,知否……外两首!

    知否?知否? 那夜转角巷口 雨骤不知去留 试问伞下人 却道路途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恋恋心头 今朝 独上兰舟 晓风 深锁清秋 试问 那月钩 却道 故人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 伊人渐瘦 二 你说 爱 ...

  • 这些千古名句,你知其一未必知其二

    这些千古名句,你知其一未必知其二

  • 对觉知的觉知(连载11)——觉知的海洋

    第7章(续) 荣光的余云 当李尔王和约翰·史密斯各自说"我"的时候,他们指的是同一个最根本的"我",尽管对于李尔王来说,这个"我"被染色,从 ...

  • 知否?知否?她才是千古第一才女!

    记忆中的李清照是能与各位文豪分庭抗礼的女词人,在古代那种严苛的环境,她宛如暗夜明灯,吸引人们靠近. 如今再读李清照,却被她诗词中的相思打动. 真情之美,莫过于如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