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科普——远古时期艾灸的起源和记载!

一、艾灸的起源和记载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每当说一个东西能走多久,首先看看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没有用,能不能经过时间的考验,那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艾灸的知识;

一 远古时期

艾灸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但因其用火,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发现,用火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某些病痛。于是,远古的先民就采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缓解病痛,灸法从此产生。

灸法所用的原料,最初是用一般可以作为燃料的树枝等,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用艾草施灸。

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后来,又经过不断实践,人们最终选用了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法的主要材料,进而产生了艾灸。

二、春秋战国

关于艾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保健的示意。另外,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许多灸法,其中有“以艾裹,以艾灸癫者中颠,令烂而已”的说法。同一时期,《黄帝内经·灵枢·官能》中亦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

施灸主要用艾绒,《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已初具形态了。

三、两汉三国

东汉医家张仲景,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见解。在《伤寒论》中,涉及有关灸法的内容十余条,许多条文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三国时出现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部灸法专著灸法专著——《曹氏灸经》,总结了秦汉以来灸法的经验。

四、唐宋时期

唐代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说明唐代已有了“灸师”这一专业之称,此时灸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唐代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提倡艾灸与药物结合运用,收载了多种隔物灸法。

《宋史》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观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可见灸法在宋代皇宫中得到重用。欧阳修《灼艾帖》、李唐《灸艾图》的出现,也证实了灸法在宋代流传之广。宋代窦材所撰《扁鹊心书》中更是我国最早记录用麻醉法施灸的书,

此图为南宋时期的施灸图,一位灸师再给一位老者施灸,可见在宋朝时期艾灸已经非常广泛。

五、明清时期

针对古代盛行的艾叶性寒、有毒的观点,明代李时珍依据丰富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纠正。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推动了艾灸的发展。

清朝,由于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道光年间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为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艾灸,导致了灸法的衰落。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流入,灸法陷入了停滞发展时期,但由于其简便安全,疗效卓著,因而得以在缺医少药的民间流传下来。

六、现代时期

现代社会,国家关心人民的健康事业,号召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艾灸得以新生。随着社会发展,灸法越来越为当代人所重视,艾灸养生以其自然、经济、效果显着的特点成为时代的大需求。

从记载可以看出艾灸有文字的记载至少有3000年历史,大家再看看现在的药物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些药品去年还在用,今年都可能被叫停,别说几十年,连几年的检验都不行,还谈什么发展和传承!

二、灸法的演变 

瘢痕灸

其实古时多时瘢痕灸,瘢痕灸又叫化脓灸,就是将艾炷点燃,直接放在施灸的穴位上,直至使皮肤起疱,再令其自然化脓、结痂、灸后留下永久的瘢痕。瘢痕灸也由此得名。关于瘢痕灸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书中记述了灸后促使化脓的方法,“欲令灸发者,灸履编熨之,三日即发”。在唐宋时期,此法更为盛行,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而且还用于防病健身。《千金方》中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两三处灸,勿令疮暂瘥,则瘴疬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

目前,瘢痕灸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也很满意。但施灸时产生的剧烈疼痛,往往使患者不能接受。为此,古今医家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减轻其痛苦。如《扁鹊心书》云:“如癫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古今医鉴》提出的“挑筋灸癖法”就是用药制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的局部麻醉方法。《寿世保元》也提出了“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

“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   说的就是瘢痕灸的效果,“”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估计是我们最常看到的瘢痕灸对于身体的养生功效。

隔物灸

隔物灸, 指施用灸法时, 将艾炷或艾条放置在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灸)、食盐末(隔盐灸)或药品制成的薄饼(附子饼灸等)上施灸的方法,又称隔药灸、间接灸。该疗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隔姜灸的应用有悠久历史,《针灸大成》中描述隔姜灸云“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

隔姜灸:生姜味辛、微温、无毒,有驱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功效。因生姜性升,而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晚上吃。传统医学认为,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去寒,可以温经散寒,纠正虚寒体质。

隔蒜灸: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健胃的作用。所以,隔蒜灸可以消肿、排毒、散结、止痛、化瘀。隔蒜灸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按肿头上。上置艾柱,灸至痛者不痛。主要用于疮疡、肿胀、痈、疽、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

隔盐灸:关于盐的作用,从中医来讲,盐是入肾的,所以用它来温阳散寒是最好的,并且取位于肚脐,可以直接补肾益元气。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霍乱、吐泻、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冰冷和中风脱症。

隔物灸有几百种,这几种生活中比较常见,在家都可以操作!

现在都是艾条灸,和借助器具灸,都是比较适合现代人对于艾灸的需求,只要针对问题长期坚持,同样收效甚好。

⊙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