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童谣•笔记】27║上海张正浪:我作“命题作文”的粗浅体会
《童谣笔记》第27期
我作“命题作文”的粗浅体会
读者不必惊诧,在专业儿歌微信公众号上说作文,我并没老到痴呆的程度。此文标题所说的“命题作文”,其实只是个比喻,在这里我专指《巴渝儿歌报》上,每月一期报纸的固定栏目——“主题儿歌擂台赛”的。
从去年三、四月份我获知并参与这个栏目的投稿,到今年5月止,《巴渝儿歌报》这个栏目,共选用我7首习作,大约是2个月选用1首吧。对于我这个缺少资历的草根写手而言,也算得上是小丰收、大鼓励了。
我写“命题作文”的体会,主要是分享个人心得并期待得到行家的指教。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相辅相成的“四重”:
其一,重审题。与命题作文的道理一样,写主题儿歌同样需要严格审题。尽管实际上主(命)题与标题还是有区别的,然而只要跑题,不管偏离多少题目的范畴,要想榜上有名,也同样是没戏的。我很赞同戚万凯老师在点评“科普”为主题的儿歌擂台赛时所说的观点,即必须正确理解主题含义,这是写好主题儿歌的应有之义,首要问题。否则差之毫厘,势必失之千里。
我在“科普”主题审题时,觉得“科普”并不等于科学,而应该是科学普及的意思。如果选用爷孙打擂台的方式,比拼各自科学知识的拥有量,这个比拼的过程不正是科普吗?于是一挥而就,最终顺利入选。
我想,《巴渝儿歌报》各期报纸主题儿歌应征中,一定会有不少写得也相当不错的儿歌,却是榜上无名的吧?审题不严,以致游离主题,即便内容不错,也很难入评委们的法眼,实在挺遗憾的呀。
其二,重立意。同样类似于作文,写主题儿歌的立意也非常要紧。虽然我入行已经有10多年之久,然而目前在儿歌创作上,其实也还没有很多的发言权,但是我从别人的若干的成功作品中体味到,作者的格局大一定意味着眼力好,而眼力好了则决定了取舍精。立意就是要体现儿歌的格局,作恰如其分的取舍。实践中,但凡是写得出彩些的儿歌作品,应该说大都能够小中见大,揭示主题比较深刻的。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评委的赏识,以及读者的共鸣,而走得更远。
我写“卫生”为主题的儿歌时,曾悟出个道理:即卫生事大,甚至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之道。如果不讲卫生,既会被人瞧不起,也必然会显得不合群。于是就写了一只“没人愿交友”的苍蝇。诗友毕健民老师评价这首儿歌时,认为“心里酸溜溜”是个诗眼,充分反映苍蝇的孤独和无奈,说得是有道理的。又比如写“零食”主题时,我写一个孩子为维护自己扮演的“悟空”的形象而减肥,间接地写零食之害,写孩子与零食决裂的勇气,从而感动评委,有幸被选中。
其三,重构思。有了好的立意,还需要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反映,即需要好的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儿歌的构思也是如此。而且由于儿歌更要有童趣,更需要构思的巧妙与别致。形式呆板,内容陈旧,不仅面目可憎,也同样不会具备参选的竞争力。我觉得,编辑部每一个主题拟定公布,犹如打响了发令枪,儿歌的作者们就此展开竞跑。跑道上虽没人山人海,却也挨挨挤挤。能够崭露头角的,必然是好中挑优。因此只有出新,出彩,才有希望获得评委的青睐。我构思“感冒”为主题的作品时,开始时觉得反面的主题不好表现,蓦然想到,经历了抗疫斗争现实考验的孩子,如果自己患了感冒,那会怎么样呢?于是就选择一只聪明的小猴作为主人翁,结果尝试取得了成功,得到了评委、编辑的肯定。还有写“牛”为主题的儿歌,从野牛的确具备的团队意识入手,作不同于一般动物(比如角马、斑马)的性格描摹,从而写出了一点新意。不过也必须懂得,构思既不能脱离生活真实,亦不能违背常理。否则同样会贻笑大方,而名落孙山的。
其四,重推敲。主题儿歌应征稿大都是急就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匆忙出手。倘若没跑题,又有好的立意,且又有比较新颖的构思,但因为推敲不够,马虎了事,糟蹋了前面的劳动成果不算,也给自己创作过程留下更多的遗憾。当然,有些灵感突现,一下子感动了自己的句子,最好最后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比如我创作的那首《为啥眼睛那么美》时,一句“最传神的是眼睛”,是我看了无数抗疫勇士脸部特写照片留下的深刻印象。所以以此生发,几经推敲,终于成稿。不过话说回来,成稿也不是推敲的时间越长越好,一般来说,能够“磨”到自己满意,至少是相对满意,也就可以发啦。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还会疑问,我的思路和你也差不多,为什么没有写出多少评委看得中的作品呢?我觉得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功夫在诗(儿歌)外”的因素吧。窃以为,主题儿歌擂台赛的作品创作,笔下功夫自不必说,作者的知识、阅历、经验,甚至包括天赋等等因素,也都在起作用。这些方面的东西有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是急不得的。作为一个初学者,只要坚信功到自然成的古训,决心用自己的作品说话,埋头努力,总是大有希望的。
附:张正浪老师相关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