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士兵,押着上千名俘虏,为何他们不选择反抗?

众所周知,依照《日内瓦条约》里的俘虏条约规定,俘虏是不可以随意进行虐杀的,然而并不是所有军队都会遵守,日军就是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随意杀害俘虏的例子数不胜数,且还使用各种酷刑,以折磨取乐,简直丧心病狂,后来美军也不遵守,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日军。

后来日军因为自己的极端行为,付出惨痛代价,前线失败的部队,基本都没有受到好的待遇。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胜利的一方在押送俘虏的时候,往往布置的兵力不多,苏联押送关东军到西伯利亚期间,都是十几名士兵押送上千名俘虏,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俘虏不选择反抗,反而那么听话呢?如果反抗可能有希望活下去。

原因其实很简单,俗话说得好“兵败如山倒”,在失败的那一刻开始,士兵们的战斗欲望就彻底消失了,斗志已经没了,这时候去反抗,那无疑等于是送死。还有就是运送的士兵,手中是有枪械的,俘虏什么都没有,赤手空拳的情况下,能够打赢拿武器的士兵吗?成功率非常低。

前期押送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想带动俘虏们的情绪反抗,不过押送士兵可不会手下留情,直接扣动扳机击毙,这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有极高的震慑力。看到反抗者的下场,别的俘虏们内心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届时就会很听话,死亡的恐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直面的,所以俘虏很老实。

另外在中途选择反抗,即便不直接击毙,也会遭到一顿毒打,受伤之后不会得到治疗,到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殆尽,作为观看者,俘虏们也会感到畏惧。还有就是,如果选择反抗,没有一名出色的领导者最后的结果也是死路一条,带着这样的心理,每个人都想着能活一会是一会。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俘虏仅仅是怕死,但当你亲身经历过就知道了。有时候懂得俘虏心理状态的部队,甚至都不用那么多押送人员,几百人派遣两名士兵即可,中途不会出现任何的躁动,这就使得历史上,鲜少出现有俘虏反抗的情况。总体来说,俘虏就是一群认命的行尸走肉,他们已经失去斗志,宁愿受苦也不敢站出来反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