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PhD】如何找到好用的理论?

【How to PhD】博士申请教程

如何找到好用的理论?

实际包含三个问题,需要依次解决:

问题一:理论有哪些类型?

问题二:理论可以怎么用?

问题三:如何找到适合“我”的理论?

 第一,理论有哪些类型?

元理论(Meta)

关于“理论是什么”的理论

“元”(meta)表示“关于本身”,“Meta-X”表示“关于X的X”。俗称,套娃:“Meta-movie”,关于电影的电影;“Meta-book”,关于书的书;“Meta-method”,关于方法的方法;“Meta-theory”,关于理论的理论。如果你的老师让你去读读研究方法论,然后你碰到的各种“主义”,大概率是不同的元理论。

“元理论”回答,理论是什么?这里列举两个答案,分别来自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现实主义(Realism)。Positivist认为,理论是规律,在客观世界(external world)中普遍成立;对事件的解释,是把它和某种经验规律(empirical regularity)联系起来。理论就是把经验规律成立的假设(assumptions)搞清楚,并且在假设条件下,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法则”般的联系。Realist认为,理论揭示深层次的结构和机制;可观察的现象(observable phenomena)是结构和机制的产物。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最基本的观点在于,因果性内在于性质(properties)、结构(structures)和机制(mechanisms),由抽象概念(concept)表达出来;建立理论需要“溯因推理”(retroduction)。

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关于“应该追求什么”的理论

规范性理论,是阐述“应该怎么样”的理论。我们的道德、政治、乃至日常生活方式,都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必须如此”,没有“牛顿定律”掌管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追求真、善、美,并以这种追求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也建立在一个社会“应该如此“之上。现在,我们认为,社会“应该“公平、公正,“应该”可持续发展,“应该”以人为本,这是都是“应该”的说法,不是社会就是这样,是我们觉得应该这样,然后努力让社会变成这样。可以说,规范性理论关心的是价值观。显然,价值观是多元的,动态的。你我的价值观可以不同,10年前我的价值观和我现在的价值观也可以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贯穿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应该怎样”,并塑造了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科学理论或多或少地包含“应该”的成分,构成对当前现状进行反思和价值批判的标准。

相关性理论(Correlational)

关于'一个结果和哪些因素相关'的理论

常见于定量关系研究,探究一个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的程度是大还是小。强调变量(Variables),主要区分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和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就是我们关心的那个“结果”,自变量就是那些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解释性理论(Explanatory)

关于“本质是什么”的理论

解释性理论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更深层次特征,包括基本属性、结构、内在关系和机制。我们用这样的理论来描述和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想看穿、看透表面现象,抓住具有普遍性的内核。解释性理论可大可小,有些理论只针对某个特定社会现象,比如失业、居住隔离、绅士化;有些是关于整个社会普遍现象的大理论,比如Giddens的社会结构理论 (structuration theory)。

 第二,理论可以怎么用?

用法1:我想用理论推导出假设,然后用数据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适用:相关性理论

第一步:用理论构建一个命题/假设体系(system of propositions)。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情境来建立(或选择)理论,给定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互动机制,并利用演绎逻辑推导出若干待检验的假设;

第二步:实操化(operationalisation),建立量化指标。将定性的、抽象的理论概念(theoretical concept)转化为定量的、具体的实操概念(operational concept)。比如,“城市创新能力”是一个定性概念,转化为实操概念,就会采用“专利数量”、“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等量化指标。这类研究中,实操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量化指标要尽力避免简单化或片面化理论概念。同时,实操化受“数据”限制,获取数据需要成本,要考虑现实的技术、金钱、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如果数据没法支持,实操概念也会变得不切实际。

第三步:定量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到底验证的是什么?验证的是量化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关系(statistical connection)。定量分析需要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统计模型,比如连续变量(e.g. 收入)用多重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二元变量(e.g. 是否购买)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分类变量(e.g. 住房类型)用多项逻辑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定序变量(e.g. 满意度评分1-5)用定序逻辑回归(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如果你的数据涉及多个层次,比如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影响因素既包括个人因素,又包括学校、城市等更高层次的因素,那你要用到多层次建模(Multilevel modelling);如果你用一系列实操概念去表达一个理论概念,比如为了衡量“社区幸福感”,你衡量了一系列和社区有关的指标,包括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度,社区治理的满意度,社区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等等,你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index)来衡量“社区幸福感”,这时,我们说“社区幸福感”是你构建的一个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你想知道哪些指标对潜在变量的影响最大,就要用到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比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用法2:我想用理论作为结晶成果,把研究发现凝练成理论精华。

适用:相关性理论、解释性理论

第一步:开展详尽的经验材料和数据收集。在这个过程,要事无巨细得认真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研究对象,保持中立和客观,尽量避免既有理论的干扰。

第二步:编码-理论构建。理论是在对数据进行编码的过程中,逐渐浮现的。编码(coding)即对数据展现出来的一般特征(common properties)进行识别、标记、分类。用来编码的标签或代码,是对数据含义的总结,是构建理论的砖块、建材。在这些代码之间,归纳、发现、总结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

第三步:不断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形成即全面又深入得凝练研究发现的理论。

常见的代码关系包括:

因果关系(Causality)

识别原因-结构,前置条件-后果的关系。

过程(Process)

识别过程,比如阶段、步骤、事件经过、转变等等,强调前后顺序关系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维度(Dimensions)

识别单一主体的多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比如组成部分、模块、属性、级别等等。

策略与行为动机(Strategies and motives for action)

识别人的行为,建立策略-执行,动机-行为,目标-手段等关系。

用法3:我想用理论作为解释框架,深度剖析现象的本质。

适用:解释性理论,规范性理论

第一步:描述。用生活的语言描述现象,特别要关注现象中的人,局中人,他们是怎么描述和解读自身经历和处境的;

第二步:分解。分解、辨识现象中涉及到的不同的组成部分、视角、或维度,并聚焦到特定的某个组成部分、视角、或维度上;

第三步:重构。应用理论作为解释框架,把研究对象放到这个解释框架中,用理论概念重新描述、构建、诠释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揭示现象表层之下,存在的结构性、机制性特征;

第四步:案例。将解释框架应用到更具体的情境中,一方面展示解释框架的普遍性,即理论对于某个研究对象在真实情境中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反馈解释框架在具体情境中所呈现出来的限制和不足,改进解释框架,并最终促进理论发展。

 第三,如何找到适合“我“的理论?

第一步:海选

以你的研究对象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和浏览,把文献涉及到的理论概念记录下来。怎么识别哪些是“理论概念”?很简单,那些你看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的概念,大概率就是理论概念。通常,作者都会对自己应用的核心理论概念进行解释,把作者的解释用高亮做好标注。

在这一步,我不建议直接去阅读经典理论著作。一方面,经典理论很老,当前用的,可能是改进后的形式;另一方面,经典著作自成一体,你很难从中了解理论应用起来是怎么一回事。而通过浏览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献,你可以直接看到当前大家用的是什么样的理论,也能直接看到理论被用起来时是什么样子。

第二步:测试

你要开始“测试”那些“海选”出来的理论概念。那怎么进行“测试”呢?拿那些理论来构建你的研究问题。理论会为你的研究提供一个“着眼点”,而不同的理论概念会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理论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现象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或维度,并在这个特定的视角下,提供一个“理论的解释”。基于理论构建起来的研究问题之后,你就能大致识别出来不同的理论所着重解释的东西是什么,沿着这个问题能够发现什么。这时,你就可以大致评估一下,该理论所聚焦的内容是否是你感兴趣的,是否能揭示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结构和机制。对于那些有潜力的理论概念,要继续进行文献阅读,理解一个理论概念是为了探究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个理论概念是否是一个更宏大理论的一部分,这个理论概念当前被用来研究哪些现象。

在测试时,不要期望有一个“完美适配”的理论概念。经常有学生说,“我研究的这个,还没有理论,没法用理论构建研究问题”。这里容易犯的错误是,按字眼来适配理论。比如研究城市扩张中的权力关系,如果你按字眼来找“城市扩张权力理论”,期待谁刚好写了这么一个理论,那必然是找不到的。这时,你既要“测试”城市扩张/空间生产的理论概念,也要“测试”关于权力/制度的理论概念。也许,你需要结合两个概念,创造一个自己的概念,或者赋予一个常用概念新的内涵,这都是可以的。

第三步:嵌入

一个理论成为适合“我”的理论,要将理论“嵌入”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情境。成功“嵌入”理论,意味着理论的解释力可以内在驱动我们的研究了,就好像将CPU嵌入电脑主板,将发动机嵌入汽车底盘。理论就是我们研究的动力系统,理论嵌入成功,理论带着我们的研究跑;理论嵌入不成功,理论空转,我们的研究停在原地。

那怎么知道理论是不是嵌入成功了?当你的研究对象可以回应“理论争议”时,就是嵌入成功了。如果说理论“争议”是剧本,当你的研究对象可以演这个剧本时,就是嵌入成功了。因此,“嵌入”需要我们确定“理论争议”(theoretical issues)是什么。上一步中,我们已经构建起了若干beta版“研究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进一步深入阅读文献。“争议”就是当你发现同一个问题,有不同、乃至相反的回答。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回答整合起来,这个过程是创造性工作,是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把你发现的“理论争议”列出来,并标识清楚,是那些观点碰撞出来的。接着,你需要判断,在真实世界中,发生在你的研究对象上的那些事件或现象,能不能为解决某个“理论争议”提供事实依据(evidence),如果可以,那就说明这个理论的剧本可以演。

 结语 

  • 找到好用的理论是做研究的核心技能

  • 技能的习得,需要遵循步骤,多尝试、练习

  • 首先,明白理论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 其次,明确自己的研究对理论的用法

  • 最后,通过“海选”、“测试”、“嵌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