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是发展京剧艺术的必由之路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不断创新是发展京剧艺术的必由之路

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实际上也是京剧艺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清代地方性的戏班进京, 徽调、汉调、昆曲、秦腔相互交流、结合、融化, 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舞台语言、表演都不同于以往的新剧种———京剧。各流派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同样贯穿着创新精神。京剧在梅兰芳时代达到鼎盛, 造就了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在此之后, 旦角心仪梅尚程荀, 生行追慕谭余高马, 净行几近“十净九裘”,学习、模仿尚且不足, 何谈流派的创新?

当代京剧观众的减少及流失, 尤其明显地暴露了京剧在总体上缺乏创新的弱点。许多研究者认为,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 像李少春先生那样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演员屈指可数。他对待艺术的严谨刻苦、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正是当今许多演员所欠缺的地方。

京剧史家记载, 李少春先生“不但文武兼擅, 而且能先武后文的唱法, 为一般人所不能” 。此外, “李少春的虚心, 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美德。如此, 别人才肯建议,他自己也才能进步, ……其他名伶像他们二人(引者按:指李少春与梅兰芳)这样虚心的, 就不多见了”。

他在翁偶虹先生的帮助下改编《野猪林》, 充分体现了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翁先生回忆说:“由此, 他深深地信服了我的经验, 开始精研而又广泛地读书。我完全相信少春是个编剧的人才, 自编自导自演的灿烂前途, 正在向他招手”。经过几十年的考验, 《野猪林》已经成为显示李少春先生文武全才的经典剧目。如果说, 他早年小有名气时拜余叔岩为师, 旨在成为正宗的京朝派文武老生, 那么, 解放后已是卓然名家的李少春再拜周信芳、盖叫天为师, 显然是为了达到“转益多师是吾师” 的目的。

1959 —1962 年期间, “当时的李少春, 文武老生、长靠短打武生, 以及斗狠戏和猴戏, 都有他的独特风格, 俨然成为李派”。在历史剧《打金砖》、《野猪林》、《将相和》、《响马传》等经典剧目中, 李少春先生塑造的刘秀、林冲、蔺相如、秦琼等形象, 已经奠定了他在京剧史上的地位。同样难得的是, 他对现代戏的热情丝毫不减, 在《白毛女》、《红灯记》中, 又为京剧人物的长卷留下了杨白劳、李玉和的感人形象。正如翁偶虹先生所说的那样:“少春的思想, 始终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李少春先生的艺术实践, 值得业内人士认真总结与学习。

孙东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摘自孙东虎《历史地看待京剧的现状与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