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渐修顿悟与“一二”
渐修顿悟与“一二”(上)
刘晓林
禅宗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同时又是独立的范畴。换言,佛教的内容中因为有了禅宗从而变得更加富有底蕴和趣味;禅宗即使不被归入佛教中也同样长留于世,影响深远。
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一般说来,迦叶被视为禅宗初祖。到了第27祖般若多罗付法给了达摩,达摩来华传法,遂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然而,禅宗的真正形成则与六祖慧能有关。佛教研究界有如下说法:“慧能以前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禅宗和“顿门”(顿悟)都由慧能创始。”(详见1986年中华书局《坛经校释》)自从慧能后,出现了“顿悟见性,一念误时。众生是佛,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与顿悟相对应的则是渐修,后者由神秀提出。综言:渐修与顿悟是禅宗的核心内容。
渐修与顿悟因何出现?大学问家陈寅恪先生持如下观点,但九天居士并不同意其说。在《金明馆丛稿·二编》的《武曌与佛教》论文中,陈寅恪先生引述了谢灵运《辩宗论》观点“华人主顿(悟),夷人主渐(修)。”——“华民易于见理,难于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于受教,难于见理,故闭其顿学,而开其渐悟。”渐修与顿悟和地域有关吗?并非如此,根本在于人自身“综合状况”的不同。
“一”,共性,或曰普遍性。“二”,差异性,或曰特殊性。宇宙万物不离“一二”,“一二”附着在万物身上,永不可离。如果说“一”证明了你我的存在性,那么“二”则证明了你我存在的唯一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正是“一二”使得禅宗修行中有了渐修、顿悟的两种途径,自然而然。
“一二”互异,“一二”互生。这便是宇宙间万物的实际状况。渐修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常态,顿悟则适用于极少数的人。在境界而论,仿佛前者逊于后者,实则未必。顿悟能使人到达巅峰,渐修一样可以做到振袖拂星。两者无高低——时时勤拂拭与菩提本无树不过是各自的强调罢了!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渐修顿悟与“一二”(下)
刘晓林
渐修更适合普罗大众,顿悟则适用于风华绝代者。当然,上述不能截然分开。所谓虚实相生,万物混然,即是如此。顿悟并非一蹴而出,绝非凭空而出。渐修也并非仅指在时间上的日积月累,也有人们在感悟上所拥有的深度。换言,渐修与顿悟都是相对的产物。二者在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我们不能厚此薄比。
作为同一物种的人类,我们相互间在组成结构上的差别非常小。同时,正是这细微的差别又导致了巨大的“功能差异”。绝大多数人对表相的过度偏重及自身形成的惰性使得内在潜能处于隐蔽或待挖掘状态。遂之,渐修者众,顿悟者稀。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常态,人类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日渐积累的前提下,逐步向客观大道趋近。规律之中有特例也是一条规律,行至水穷,坐看云起。极少的人通过一点便可以触类旁通,心知天下。六经读后无一字,唯见孤月湛虚明。这种思维方式可列入演绎的范畴,可归入顿悟的范畴。大多数人走的则是归纳之路,渐修之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多见而增识!
正是一(共性)二(差异性)的并存使得渐修与顿悟成为了自然而然。两者无高无下,殊途同归——渐修与顿悟的大成者庶近同层,完全可以实现灵魂的交流与拥抱。
一(共性)与二(差异性)共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渐修与顿悟都能使你我的境界与佛趋近,获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大自在。
太初混沌君见否?你我不必执渐修与顿悟之表象,切记:通变千秋大道在,化机万古永无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