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谷光化寺

【“独特的”元代木结构】
--- 太谷光化寺 ---
    太谷光化寺和平遥镇国寺的命运差不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约1952年)就被调查发现了,和南禅寺同时。镇国寺被忽视,不仅因为清代的石碑写着“重建”,而且房子本身看上去很新。而光化寺更甚,就因为脊槫下写着“重建”,就被忽略了。好在光化寺脊槫下写着的是“大元”,比镇国寺写的“大清”早的多,所以一直挨到2006年第六批“国保”时,才被人想起来,大概论资排辈也差不多轮到了,总算以“元”的年代挤了进去。这两个早期木结构都是因为写着“重建”二字,被人抄上了。看来,在那个时候(甚至可能在今天),似乎很在意“重建”二字。大概在古代,“重建”二字也是“重新建筑”的意思?问题是,这个含义估计搞不大清楚,却被现代人这样理解了。

【光化寺·宋-清·“国保”标志碑】


【光化寺·宋-清·正殿正面及侧、后面】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调查资料(叙述的口气),可能当初发现光化寺时,他们查找了文献,结果在《太谷县志》上找到了“光化寺....宋咸平二年建”的记载。于是,调查人员就在资料上给标注了一个“宋”。当然,也可能是调查人员具有一定的木结构判断功底,认为这个房子够宋(直到今天,发烧友看到光化寺的第一印象就是“宋”“宋金”),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调查人员确实很牛。
    结果是,调查资料报上去以后,竟然遭到点名批评:“不能单凭县志碑文等文献记载即断定年代。如太谷的光化寺、宣梵寺,因为只凭碑文的县志的记载,将清建认为是宋金建筑。”得!直接说成“清建”了,连脊槫下的“大元”也无视了....而写这个评语的署名中有陈明达、祁英涛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这次调查,具体情况我不了解,没看到相关报道。要说别人将光化寺看成“清建”,那不奇怪。要说让陈明达、祁英涛把光化寺看成“清建”,估计没人信。这事最有可能是,陈明达他们根本没到现场,只是“例行公事”签了名。
    县志这个东西,我也将信将疑,怀疑的成分多,但也要看它记载什么信息。然而不幸的是,关于这个光化寺的年代,县志记载是对的!
    问题是“专家组”的评语,一边坚决反对“单凭县志碑文的记载断定年代”,一边是完全无视木结构的具体形制,单凭碑、梁上写个“重建”就断定镇国寺是清,光化寺是元。此事发生在将近七十年前,当时的条件和认识水平的确有限,也就算了。
    直到2006年,在“我们的文保事业”已经“长足进展”了半个世纪以后,光化寺依然被断定为“元”跻身国保。可见,《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上的年代判断,几乎一概抄录碑文落款是有“传统”的。

【光化寺·宋-清·旧影(约摄于1953年)】

【光化寺·宋-清·前檐铺作及枓栱特写】

    那么这个光化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呢?
    光化寺,位于太谷古城西南约15里的北汪乡白城村的东南隅,由于这几十年的挪用糟蹋,只用不管,庙院已残,但基本轮廓和主要建筑尚存留。庙院坐北向南为二进(由于前院很长:东西厢房各分为三段,靠近大殿各5间;接着是各一单间小殿;再过来又3间厢房。如此狭长的前院,极有可能还有一进)院落;山门和钟鼓楼(如果三进,当有前殿),及前院东厢房大部分已毁;西厢房本完好,最近十年内也基本塌毁;只存大殿及后殿。
    后殿为清代硬山顶小式建筑,东跺殿尚存。我们说的“宋元”就是大殿,因为在院落中间,很多资料均称“中殿”。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前檐下插廊,坐落在高约1.2米的砖砌台明之上,形势庄重。外檐下四边构制完全相同,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均出单杪单下枊为两跳,左右山面的中柱上和四个角柱上为真枊,其余均为插枊;琴面枊尖平薄;柱头卷杀圆润;侧脚生起明显,普柏枋平薄且窄于柱头;时代特征最为强烈的是,阑额过柱不出头,此形制在晋国区域不晚于金。
    枓栱的具体形制也很古朴,栌枓枓欹内凹明显;所有栱臂四瓣卷杀;耍头为卷云形状而非蚂蚱头;栱臂不抹斜;转角铺作令栱鸳鸯交手,而瓜栱与小栱头相列,以及椽头卷杀,此两项形制也有较强的宋金时代特征。
    另外,很难得的是,大殿外檐采用橑檐枋,而不是常见的橑风槫。此种形制本身时代特征不明显,比如在河南,元明时代亦有橑檐枋。但是在晋国区域内,该形制也不晚于宋金。

【光化寺·宋-清·转角铺作正、侧面】

【光化寺·宋-清·转角铺作后尾】

【光化寺·宋-清·前廊内明间构造】

【光化寺·宋-清·殿内】

【光化寺·宋-清·殿内梁架全貌】

    光化寺正殿内梁架构造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但采用“减柱造”减去了后槽左右次间的两根内柱。此种构造的梁架柱网,在光化寺附近还真有不少,比如沁县大云院、祁县兴梵寺、寿阳普光寺、平遥慈相寺,以及太谷本地的宣梵寺。而这些木结构当中,除太谷宣梵寺和平遥慈相寺为金代外,其他均为宋代,可见该构造至少在晋中范围内时代特征明显。
    但是,这种柱网和梁架构造有个明显问题,就是地域性太强了,除了这一小片区域外,别的地方没有,包括晋东南(虽然沁县行政上属于长治,但地理上紧靠晋中),因此这个现象还值得探讨。而十分有趣的是,江南的元代以前的早期木结构,却多采用这种形制,比如华林寺、保国寺、莆田元妙观、苏州轩辕宫、金华天宁寺等等。
    在整个梁架构制中,有几处具体细节也值得考究。比如蜀柱和叉手的形制,叉手虽然承托的位置已经不在脊槫下皮(此为唐、五代的形制,但个别宋也采用),而移到了脊槫下皮偏两侧部位,但其基本构造依然古朴,而且尚未出现后期的丁华抹颏栱。这个形制也值得注意。
    在上面提到的五十年代调查评论中,曾提到平梁下不用驼峰,而用蜀柱加角背的问题,并以此说明光化寺正殿为晚期遗存。关于这一点,提到即可,因为当时的人见识还很小,未接触到大量的此种宋代形制(比如晋东南宋代,几乎全部采用此制)。
    平梁两端的托脚形制,尤其值得注意。托脚头斫为叉形,顶在平梁头尾处,而不是后期的托脚,顶托平槫。这个形制也具有较为强烈的时代特征,比如龙门寺西配殿、原起寺、淳化寺、崇明寺等等。本地域内,寿阳普光寺也是如此。但榆次宣承寺和圣母庙平梁下均采用驼峰,驼峰比蜀柱稳妥,所以这两处的托脚,均是通过平梁下的丁头栱顶托下平槫。可见,此形制现存实例最晚是宋。
    另外,再翻一翻“旧账”,就是关于“重建”二字的问题。在光化寺脊槫下,确实题记着“峕大元泰定三(1325)年....重建”的字样,清晰明白。但是这个“重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一般的修整修葺(包括“下手重一点”)?还是整个房子一砖一瓦从零开始建筑?
    为什么又翻出这个话题呢?因为就在这条题记中“重建”的后面,紧接着言明“修造主某某某”。假如非咬文嚼字追究“重建”的话,那“修造”该如何解释?
    事实上,尽管这里的“重建”二字确实咋眼,但是在晋国所有的早期木结构古建筑上都有基本相同的题记,就我所见的有“重建”“重修”“建造”“整修”,包括这里的“修造”。我的理解是这样,古人题记不是完全不认真,但也绝不是绝对认真,可能就是个顺手的问题--- 不管是“建”还是“修”“造”都是动工的意思,我在这个庙上动过工了,这里有我的功德了--- 大致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


【光化寺·宋-清·脊槫下题记】

【光化寺·宋-清·脊槫下构造】

【光化寺·宋-清·托脚形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致认为光化寺正殿好像就是宋代的了。那要这样讲,那题记所谓的“峕大元泰定三年”就是古人瞎写的呗?不是。元代人没有瞎写,他们确实动过工的,而且“下手还很重”。
    进入光化寺正殿后,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宽绰,偌大的殿内只有后槽两根内柱。根据梁架上残存的“重建”痕迹可以推测,这个“减柱造”就是元代人搞的。
    首先,减去左右次间的两根内柱,为了搭架尽间的大梁,就得在明间内柱向左右山墙各引一根大内额。而这两根大内额恰恰昭示了元代人的“功德”,这根内额不仅与整个梁架中所有构件均砍斫的规整有致不同,它们是两根原木;而且很新,一看就不是原构件。
    其次,大内额在明间内柱的位置,正好是后檐乳栿的位置,因为它们两个是在内柱的同一高度上的。这样的话,既要前后打通内柱穿插乳栿,又得左右打通内柱穿插大内额。那么这根内柱就废了,断了--- 前后左右都打通了。因此,要把内柱左右打通穿插大内额,就必须把原来穿插在前后的乳栿去掉。所以,元代人把乳栿从原来的位置往上移动了,移到了原来劄牵的高度。这就使原本平直的乳栿,成了“斜梁”,与广胜寺元代大殿的做法完全如出一辙。因此,光化寺正殿前后糟的乳栿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是说,“泰定三年”,元代人把一座“用四柱”的房子,给改成了明间还用四柱,而次间和尽间只用三柱的房子了。
    “减柱造”这玩儿,技术含量极高,因为立柱是整个房子的基础。动立柱,整个梁架都得跟着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技术就目前现存的木结构实例来看,滥觞于宋代,金代已相当成熟,比如泽州高都景德寺大殿,其减柱造极其壮观。但是一直到元代,这项技术才普及开来,甚至使我们一度认为“减柱造”为元代特征。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好好的宋代房子,元代人为什么要改呢?这个事情不大搞的清楚了。十有八九是庙已毁损严重了,要不然元代人钱多也不带这么玩滴。所以他们在修整光化寺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利用旧材,决定搞他们拿手的“减柱造”。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证实一个重要心理--- 各时代的人,都喜欢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方法劳动生活,没人喜欢刻意模仿别人。


【光化寺·宋-清·前后槽乳栿形制】

【光化寺·宋-清·山面梁架及真枊后尾】

【光化寺·宋-清·大内额上的构造】

【光化寺·宋-清·系头栿和四椽栿】

    元代人改制以后的构造,确实有些蹩脚。五十年代的资料上评价元代人的大内额上的构造时,就认为尽间的四椽栿和系头栿靠的太近了,“浪费材料”。其实这也不是元代人的“心思”,早在宋代,这种“蹩脚的”做法就很普遍了。虽然晋中没有,但是晋东南极多,最有代表性的比如北义城玉皇庙正殿(上图)。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还完全不知道晋东南的存在。
    其实,元代人完全懂这么个整法,只是他们的具体做法太马虎潦草,一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元代木结构,基本就是一堆木头“瞎摞”。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资料中,还提到一块“乾隆碑”,记事尤祥。那块碑上也说光化寺建于宋代早期,与《太谷县志》说的一致。可惜那块碑已经失落了,如今光化寺内仅剩一块“道光碑”。
    总之,在五十年代那个资料的评价中,虽然是有陈明达执笔的,但是文章只简单描述了一下光化寺的基本构造。甚至连普柏枋不出头、托脚顶托平梁、前后槽乳栿形制不同等,如此要害特征只字没提。而仅仅因为“重建”二字就断定是“清建”,以至于半个世纪以后,仍然没人仔细考察其构造特征,草草以“元”塞进了“国保”中。
    综合光化寺的构制来看,除了采用“减柱造”带来的些许梁架变化外,整个光化寺正殿(特别是外观)依然是一座较为经典的宋代建筑。元代人下手是重了点,但是光化寺正殿的基本特征还是宋代多一些--- 无论是整体形制,还是具体做法,抑或构件的斫造和外观形态。 因此,其时代应该是“宋-清”,其中也包括了元代的改造,以及金、明、清的修整。


【光化寺·宋-清·清道光碑】

【光化寺·宋-清·后殿现状】

【光化寺·宋-清·西厢房残迹】


【光化寺·宋-清·东、西厢房旧照】

【光化寺·宋-清·院景】

【光化寺·宋-清·外围情形】

【光化寺·宋-清·门外】

     其实,光化寺断代为“宋-清”中的这个“清”,其意义远比其他金、元、明重要的多。因为光化寺除了这座宋代的正殿以外,尚有不少清代附属建筑。我最初寻访光化寺的时候,它前院的西厢房基本残好,东厢房上段早已被拆,但是下段依然还在。而由于我们的“有关部门”修整不负责任--- 整座庙宇中,只修年代早的建筑,纯粹不管年代晚的建筑 ---直到今天,依然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做法。致使这些残留的附属建筑,基本都已塌毁,一座本来轮廓尚完整的古建筑,只剩下一座早期的正殿......不知道这种做法是谁教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