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为礼,宋代文人之间的清雅之事
宋代,文人创作香方调制合香之风盛行,各式合香方大量出现,邓忠臣有诗《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描写与友人调试香方的情形:“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
文人调香不仅自用也会以香为礼送人,苏轼曾把自己制作的印香送给苏辙,将对弟弟的生日祝福寄托于印香之中,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曰:
“此心实与香俱焄,闻思大士应已闻”。
古时,若以香丸为礼送人,会在香丸表面装饰一层金箔、银箔,让香丸显得精美漂亮。陈敬《陈氏香谱》“韩魏公浓梅香”香方中,记载了如何包装香丸作为礼品:
“如欲遗人,圆如芡实,金箔为衣,十丸作贴”。
韩魏公浓梅香也称作“返魂梅”,为宋代香学大家黄庭坚所取。黄庭坚评价此香“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认为“浓梅香”的香名未能彰显梅香幽清,故改名“返魂梅”。
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评价返魂梅“香韵不凡,与诸香异,似道家婴香,而清烈过之”;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自己调制过此香,其《汉宫春》词前小序中说焚返魂梅的感受:“恍然如身在孤山,雪后园林,水边篱落,使人神奇俱清”。
宋代梅最受宠爱,以梅为主题的香方最多。众多梅花香方中,返魂梅最为著名,两宋文人诗词中常提及烧此香,释德洪《赠珠维那》:“聊炷返魂梅,将以熏道情”;陈克《返魂梅次苏藉韵》 其一:
谁道春归无觅处,眠斋香雾作春昏。君诗似说江南信,试与梅花招断魂。
熏焚返魂梅不宜硬火,需用隔火片作隔火熏香,释德洪《竹炉》:“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用隔火片将燃烧的香炭与返魂梅香丸隔开,使香丸的气味徐缓散出,这样焚香完全没有燥气,香气舒展自然。
除了宋人喜爱的“梅香”,有典故的名香都也是送礼的佳品。像南唐宫中遗香——江南李主帐中香,也是宋人文人经常调制送人的香品。
黄庭坚曾以苏轼赠送的帐中香为题作诗《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黄庭坚在诗中分析了帐中香所用的香材,焚香是的环境及所用香器:
百炼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间。
参禅、小睡,在需要平静与休息的片刻,都可以焚烧“帐中香”。黄庭坚爱香成癖,黄庭坚用香、制香颇有研究,他分析好友赠送的帐中香以沉香甲香“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
螺甲即甲香,一种螺类介壳的厣得来的芳香剂,在合香中甲香有发烟聚香的功能,鹧鸪斑是海南沉香的一种,宋人也喜欢单烧此香,陆游《斋中杂题》:“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
现今存世的几首江南李主帐中香香方,并未见记载使用甲香这味香料,可知在宋代帐中香有更多样化的香方。
南唐时,宫中常用的帐中香是以鹅梨与沉香蒸制而成,也叫作“鹅梨香”。南唐《宫词》:“小殿龟头向晓张,鹅梨帐底散芬芳”,描写的就是果香型的帐中香,其制作方法在《陈氏香谱》中有记载:
沉香一两(剉如炷大)、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右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江南李主帐中香由南唐宫中传入民间,深受宋人所喜,流行不败。到南宋时期,还是文人之间互送的礼品,南宋王灼《张元举惠江南李王帐中香》诗中说:
事去时移二百年,金陵空有旧山川。此香那得到君手,妙诀无乃当时传。
时间过去百年之久,帐中香依然在民间流行。帐中香制作虽然简单,却是很经典的制香方法,沉香单烧,烟尾焦燥。以鹅梨蒸之,为沉香增添一层果香之气,焚烧时香气清润可喜。
南宋文人追求清雅恬淡的自然用香方式,对朴素自然的花草比较看重,以自然花材制作的熏香常当作礼物送人。杨万里就曾收到好友送的木犀香,并作诗《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描写木犀香制作和熏焚感受,杨万里《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之一:
春得鄿江信,香从定水来。今年有奇事,正月木犀开。
木犀香即桂花香,宋人习惯称桂花为木犀。此香为定水禅寺璘老所送,是山僧常熏焚的香品,张邦基《墨庄漫录》“木犀条”记载有僧人制作木犀香的方法:
山僧以花半开香正浓时,就枝头采撷取之,以女贞树子俗呼冬青者,捣裂其汁,微用拌其花,入有釉磁瓶中,以厚纸幂之。至无花时于密室中取至盘中,其香裛裛中人如秋开时。
用桂花与冬青子两味香料,制作木犀香的方法在明代香学著作《香乘》中有详细的记载:
用桂蕊将放者,捣烂去汁,加冬青子,亦捣烂去汁,存渣和桂花合一处作剂,当风处阴干,用玉版蒸,俨是桂香,甚有幽致。
定水禅寺璘老制作木犀香的方法,与《墨庄漫录》、《香乘》中木犀香的制法不同。璘老制作的木犀香非常精致,杨万里以万杵、九蒸等语形容可知其制程之繁复。杨万里《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其二:“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制作如此讲究的木犀香,焚烧也格外讲究。以桂花为主制作的香不适合直接火烧,要用隔火熏香法才能彰显桂花甜润清新的香气,杨万里《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其三: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杨万里的书童不善用香之事,将木犀香直接放置于炭火之上,过于酷烈的火势对香气损害相当大,杨万里赶忙招呼书童去取隔火的银叶。
杨万里很喜欢定水璘老赠送的木犀香,在其《烧香》中也夸赞过木犀香。杨万里《烧香》诗从焚香方式、香品的选择描写的相当详细: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平生饱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烝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杨万里最初以隔火焚香的方式熏焚“古龙涎”,以沉香、檀香、麝香、龙脑与素馨花或茉莉调制而成,香气尊贵芬芳。这富贵之香让热爱自然的杨万里有些不适,就让书童去取“蒸木犀”,这里的蒸木犀应该就是定水璘老制作的木犀香。
杨万里之所以弃龙涎焚木犀,是木犀香更符作者用香的审美,并不是木犀香要比龙涎香好。杨万里诗中提到素馨风味的龙涎香也是宋代名香之一,杨万里曾把龙涎香心字香送给友人谢胡子,杨万里《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宋人尚雅,焚香一事与“雅”相结合之后,慢慢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宋人生活中读书作文、闲卧听雨、宴客访友等,均离不开香。创作香方,调制合香,互赠香品,也成为宋代文人之间的清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