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被中医治好的案例?

用中医方法在家急救中风

在网上看了一些中医博客,其中有介绍中风的急救方法,因父亲深受中风的病痛之害,故能牢记在心。其方法是:在发现中风之初,就在十宣穴即十个手指尖(每一个手指的顶端),挨个用针扎并挤出一滴血,如末见血必须挤得见少许血才行。用针灸针或缝衣针都可,用酒精消毒后再扎最好;如不能消毒,为了抢时间那就直接扎。其一,即使不消毒,针扎后立即挤血大多并不会产生感染;其二,即使产生了感染,也会比中风后遗症好治得多。 若干年后,我用此法取得奇效。 我的老母亲已经90岁。那天晨6点钟,听到住在南卧室的老母亲说话的声音不对,媳妇急问“妈,你怎么了!?”我和媳妇连忙从北卧室赶过去,看见老母亲的嘴歪了,半边流口水,费力地把她掫(zhou)起来,她的右半边身体无力,仄歪着坐不住。我向媳妇说,妈这是中风了,得马上扎十宣穴急救。我顺便切一下脉,她的“寸”部位有着豌豆粒大的鼓包,一起一伏地跳动,“关”和“尺”的部位则完全没有了跳动感。 在我找消毒酒精和缝衣针的时候,媳妇又强行架着老母亲走了两趟,我想这对活血是有益的。我把母亲十个手指尖和针都消了毒,逐一用针扎指尖挤血,完成了急救措施。过了一会,嘴不再歪。7点半钟,药店开门了,买回了对症的中成药“消栓通络颗粒”给母亲服下。过了约半小时,母亲病态已消。再过几天看,母亲身体如初,没落下一点后遗症。这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中医的神奇。 为什么用“颗粒”而没有用“丸”或“散”?网上中医博客说,从用药起效上讲,汤剂是最快的,散剂次之,丸剂则排末位。“颗粒”是中药熬成汤剂之后再浓缩脱水而成,用水化开即是汤剂。如果只有丸剂,用水化开再服也会加速起效时间。中风急救,贵在速度。如果不在家急救而往医院送,路途、挂号、排队、检查、确诊都要时间,而且打吊瓶的凉水伤阳气,影响治疗。各位可曾看见去医院治疗中风的病人没有一点后遗症的? 上述奇效,当然是中医药的大功;另外,我想还和母亲的福报有关。 母亲生于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心灵手巧,勤劳敦厚。在那个谁厉害谁就能占便宜的年月,母亲从来没和谁争吵过,没有骂过街。母亲用手工为祖孙三代做过不知多少单棉衣裤和单棉布鞋。她用白线绳纳的鞋底,上面的针脚,就象大小相同的大米粒一样,整齐、均匀、密实地排列在鞋底上;敲敲鞋底,当当作响,人见人夸。我印象中神奇的是,她用针线把一长条黑布签起来,再用细铁丝将其翻转过来,就成了一条外面看不见针脚的细绳,再巧妙地结成桃子状的豌豆粒大小的纽扣。还有忘不了的是,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每天都是早晨4点半就起来给我们做好早饭,之后再上班。更让人心疼和敬佩的是对我父亲的精心侍候。父亲于1984年退休的前一年得了中风病,限于当时没有互联网,难于学到中医知识并使用,父亲的病情慢慢加重,后来又得了老年痴呆症,直到2005年去世,我母亲精心地侍候重病的父亲二十多年。尤其是在去世的前一、二年,父亲喝水即呛,不能进食,母亲就把饭食打成糊状,顿顿用鼻饲管给父亲进食。这期间,父亲已经不能自主控制大小便,母亲就随时清理,定期擦身,家中没有重病患者难闻的气味。这期间,父亲已经不能自主翻身,母亲就白天黑夜不间断地每隔一个半到二个小时给他翻一次身,有效地防止了褥疮。母亲把这些常人难以坚持的事做得非常好。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丝毫不差。正是母亲所做出的高尚品行,上天给与了母亲神奇的福报。 有一些人只是机械地看待事物,认为中医不科学而反对中医,其实是他们把科学绝对化了,科学这把尺子尚短,不能用来衡量宇宙的一切事物。开头提到的中风脉象既是一例,同一条动脉血管,相距很近的三个点,一个点大幅度跳动,其他两点却平平不动,这是当前的科学不能讲清楚的。在与其他中医师交流的时候,对方也肯定这就是中风的脉象,绝不会因为科学讲不清它就不存在了。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想想你自己的身体,也有众多科学讲不清楚的事,按照你的逻辑,你是应该取消存在的资格的。 中医是瑰宝,她不只是来治病,更提倡治未病,更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已经70岁,学了一些中医知识之后,调整了自己的寒湿体质,帮老母亲消除了可能发生的病痛,自己的医保卡里已经积累了上万元的医保费。有人说,不懂一些中医为不孝,我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者:张广清 2020年7月9日

(0)

相关推荐

  • 【第三期征文第19篇】王怀君||温暖的棉鞋

    温暖的棉鞋    王怀君  天冷了,出门须穿上棉鞋了,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母亲做的条绒棉鞋. 那时候,物资匮乏,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孩子又多,冬天,能拥有一双条绒棉鞋那简直是很奢侈的事了.冬天还没到,母 ...

  • 【美音&美文】《母亲做的棉鞋》(散文)——马腾驰

    请点击上面蓝字"文艺雅苑"免费订阅! 作者 | 马腾驰    朗诵 | 孟婷    编辑 | 梦琳 编者按:我是梦琳,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马腾驰老师的散文,<母亲做的棉鞋> ...

  • 王森琼:母亲的针线活

    母亲织出的"爱心牌"毛衣 一直都是父亲的最爱 母亲的针线活 文/王森琼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不是因为可以领到压岁钱,而是有母亲亲手做的新布鞋.织的新毛衣,都等不到初一早上,除 ...

  • 【散文·赏读】永恒的母亲‖王爱民

    永恒的母亲 文/王爱民 有母亲在,我们就永远不老,永远是一个孩子! 母亲是由本村王大爷介绍给父亲的. 相亲那天只看了父亲这个人,想看看家,媒人托词没有让看.后来才了解到,父亲家是三间草房,躺在炕上,从 ...

  • (散文百家)张春霞/母亲的柔情

    散文百家 适合一句话标题 张春霞(安徽亳州) 母亲只上过小学二年级,没什么文化,却相夫教子,谦和.孝顺. 母亲今年六十九岁了,个子不高,微胖.四十年代的农村人,脑海里还都是旧社会的观念,丈夫就是天,只 ...

  • 冯子栋丨老宅里的回忆

    在老家有一座老宅,是我们和爷爷奶奶共同居住过的地方.院子方方正正,三间堂屋,三间东屋.爷爷奶奶住堂屋,我们住两间东屋,南面隔壁是锅屋.一九八四年,我和弟弟随父母从这儿搬到了村东头的新宅子.自奶奶爷爷相 ...

  • 布鞋【散文】

    作者简介 雷宁侠,高中语文老师,爱好写作,常在报刊平台发表文章!携一缕清风,书万千情怀! 布鞋 原创/雷宁侠 脑子里一直不能忘却这样的画面:或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或盛夏午后,槐柳荫荫,一群农村的大姑娘 ...

  • 秋闲时节-郑州日报数字报

    ♣ 桑明庆 "立了秋,挂锄钩."立秋后农活相对清闲,庄稼基本上长齐,只等着成熟收割.坡上和沟底里的谷子,抽出青涩的长长的穗子,弯着腰,在初秋里随风摇曳.梯田里玉米吐着胡须,孕育着嫩 ...

  • 名老中医治腰椎间盘突出案例

    甜瓜子白酒方. [组成]甜瓜子100克,白酒1瓶,黄酒适量. [做法]将甜瓜子浸泡在白酒中,15天后取出,置于火上焙干,研成细末. [用法]每次5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 [功效]治腰痛..

  • 中医治神:骨折术后疼痛,聊聊就行?

    I导读:3月底,我们写过一则"治神"的医案,患者骨折术后疼痛,不用针,不用药,当场就见效了.而在之后与老师的深聊中,我们逐渐发现,"治神"看上去简单,但里面蕴藏 ...

  • UC头条:中医治健忘偏方验方大全

    健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健忘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治健忘的验方 方 ...

  • 中医治痰

    得健养生堂3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云&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中医治强直性脊柱炎的10大要点

    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也因受限于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强直性脊柱炎难以得到彻底的治疗,并且早期的发病特征与许多病的症状相似,非常容易导致误诊.在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上,该病的治疗目标以缓解 ...

  • 周东屏照顾徐海东35年,丈夫病危时,不顾众人反对果断让老中医治

    周东屏坚决随军长征,与徐海东喜结连理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的最后一战,徐海东又负伤了,这是他第九次负伤,也是负伤最重的一次.一颗子弹从徐海东的左眼底下进去,又从颈后穿出,流血过多,昏迷了四天四 ...

  • 王氏妇科王金权:中医治不孕,周期性用药很有效

    ▲ 华医世界 ▼ 图*国家非遗王氏妇科王金权教授 不孕症对患者的家庭和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中医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因为用药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 但是,对于一位优秀的妇科中医师来说,如果能做好周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