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人,凭本事吃饭!

江阴人崇文尚武讲理重人情,凭本事吃饭。

过去封建朝代,江阴人特别推崇耕读传家,只要条件许可,几个儿子中,必选一个聪明伶俐者送入私塾学习,以图功名进步,所以江阴地面上,文化素质较高,像青阳葛家,一门曾出过三十三名进士,更有父子双进士,兄弟三人同为进士,被传为佳话,宋朝以后,不断有葛家人在朝廷担任重臣,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败落下去,现在葛家祠堂还在青阳南沿河,已经破败了。

清朝时,江苏当时的学政衙门就设在江阴,可能与江阴人崇文有点关系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庸刘大人,当年就在江阴主持过江苏学政,为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是军事重地,明朝以后,直面倭寇袭扰,培养了江阴人尚武精神,本人小时候在农村,村里有一付不知什么朝代传下来的石锁,年青人一到农闲就在一起玩石锁,更有上海回来的老者,每年主持比赛,玩的好者有奖,奖是上海老人自己掏钱的,五元钱五斤粮票,当时还是很重的奖,上高中时,我连拿二年大奖,虽然学习不咋的,我娘对我还是很满意。

江阴人普遍比较讲理,过去农人有了纠纷,双方便抓扯着胳膊,走,到茶馆讲理去,到了茶馆,一句请大家评评理,茶客就安静下来,茶客中的长者就说,让他俩分别把事情经过讲讲,讲完后,大家开始评理,最后长者总结,阿二先骂人不对,阿三打人更不对,阿二骂人亏四分理,阿三打人亏六分理,折合下来,阿三亏二分理,于是阿三就要买些瓜子,花生等吃食招待大家。如果亏的理大,还要把当天茶客们的茶钱都结了。

这时候,大家都相劝几句,远亲不如近邻,居家过日脚以和为贵,让他们双方互相赔个不是,拉拉手,这事就算完了,今后不许记仇。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邻里纠纷。也看出江阴人素质较高,比较讲道理。

说起江阴人重人情,那就话长了,这里只好长话短说,江阴人重感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次我办事,你送我一千元人情,下你办事,我一定要送回多于一千的人情,这方面,江阴人特别拎的清,宁愿欠债,决不欠人情。江阴人活的硬气。

江阴人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凭本事吃饭,过去,男孩要么去学生意,要么去学手艺,总之,靠自身的经验技术,立身于社会。今天,江阴的男孩们要么上大学学知识技术,成为有用人才,要么早点进厂学门吃的开的技术活,照样凭本事吃饭。

江苏城市论坛微信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