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磨豆腐
人工磨黄豆
夏日炎炎,于是想着去美丽的河源万绿湖避避暑。这次的目的地是位于万绿湖边深处的洞源村,约上几位好友一同前往。
洞源村,位于万绿湖的西面,属东源县新回龙镇管辖。从河源去洞源村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在新港码头乘坐轮渡前往,每天上午8点半、下午3点半各有一班船到洞源,航程约40分钟,收费每人20元。一条是陆路,走桂山下的沿万绿湖边公路,经新回龙镇到洞源村,驾车约需3个小时。
其实,从我们惠州到洞源村,先开车到新港,再坐船到洞源,与经龙门平陵直接开车到洞源,时间相差不远。但是我们还想体验乘坐渡轮的感觉,因此还是选择了从新港坐船到洞源。
我们乘坐的是下午3点半的轮渡前往洞源村。洞源村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民风淳朴,空气清新。洞源村的民居聚落比较分散,从洞源码头开始算起,每一个小山窝的聚居地为一洞,这样洞源村就有一到十洞之分。我们当晚入住童家庄农庄,则是位于二洞。
次日早晨6点半起来,本来是想在这空气那么好的乡间跑跑步的,出来一看,就看到院子另一边,庄主童大哥夫妇正在石磨上磨着黄豆,准备制作豆腐。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于是我连步也不去跑了,赶紧回房间拿了相机,把他们制作豆腐的过程拍下来。
童大哥夫妇制作豆腐,用的是纯手工的传统做法。这种纯手工的豆腐制作方法,记得我还是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见过。那时是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磨豆腐的,全村人每家都会排队到村里公共的磨房去磨黄豆,磨好的豆浆再挑回家去制作豆腐。其实制作豆腐过程有很多程序,但由于磨黄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都把制作豆腐叫做“磨豆腐”。那时我年纪还小,因此虽然隐约记得制作豆腐的一些程序,但并没记住具体的各个环节。幸好这次童大哥夫妇制作豆腐,让我得以详细地了解了一番。
据童大哥夫妇介绍,要7斤黄豆做一板豆腐。提前一晚把黄豆泡好,第二天磨黄豆和制作豆腐,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他们早晨6点就开始磨黄豆了,磨黄豆是一道体力活,需要夫妇俩轮流推磨,两人分工合作,一人推磨,另一人则往石磨的洞口处添加带着一点水的黄豆。磨出来的豆粉呈糊状,底下用一个套着纱布的桶来接着。
黄豆磨好后,他们把豆粉提到厨房,将豆粉连同外面的纱布一起转到一个大瓦缸。灶头上烧着一锅热水,舀起热水冲到瓦缸里的豆粉,使之变成液体的豆浆。然后将纱布隔着过滤出来的豆浆舀出来,纱布兜里的豆粉还要放到一个架子上拧,把里面的水分拧出来。这样纱布里面就只剩下豆渣了,这些豆渣还可以用来喂鸡喂鸭,有些地方也有拿来做菜的。
过滤出来的豆浆,还要倒进大锅里去煮,煮到豆浆沸腾为止。煮沸之后,就把豆浆舀起来,倒进大瓦缸里去。热气腾腾的豆浆,还要在缸里让温度降低一些,旁边开着风扇吹着,让它温度降快一些。等降到合适的温度,接着就是关键的点卤水环节。他们用的卤水还是传统的盐水,现在很多地方都用石膏了。盐水豆腐比较结实,石膏豆腐比较嫩滑。我老家以前用的就是盐水。只见大嫂一只手拿着一只碗,碗里装着卤水,一根筷子压在碗口,卤水就沿着筷子一滴滴地滴到豆浆里去,另一只手则在不停地搅动豆浆。不一会,缸里的豆浆就起了反应,慢慢地出现了凝固物,就像我们吃的豆腐花。等“豆腐花”越来越多,慢慢沉淀,大嫂就把上面的水舀到另一个盆去,她说这水也不是废水,用来洗衣服洗得很干净的。
这时,就可以把“豆腐花”舀到准备好的套着纱布的豆腐格里去了。一锅“豆腐花”刚好盛满一个豆腐格,把纱布封好,上面再盖上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再压上石头,但石头不够重,换成一个装了水的盆,这样是为了把豆腐里的水分给压出来。这样大约压上10分钟,把盆拿开,里面的豆腐就成型了。豆腐的制作过程就基本上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将豆腐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看完他们制作豆腐的过程,尽管自己没有亲自动手,但还是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平时常吃的豆腐,要制作出来是很不容易的,何况他们还坚持用最传统的制作方法。就拿磨黄豆来说,现在大部分人都改用机器了,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用人力来磨,这不仅是对老祖宗传下来的制作方法的传承,而且不得不说,用石磨磨出来的豆腐,质量和味道都更加正宗。为此,我要为童大哥夫妇对于传统的坚持,点一个大大大的赞!
推磨费力气,两人轮流推磨
磨出来的糊状豆粉
往豆粉里加上热水,使之变成豆浆
过滤出不含豆渣的豆浆
把豆渣里的水分挤压出来
把过滤出来的豆浆再煮沸
煮沸的豆浆倒进瓦缸里
给瓦缸里的豆浆点卤水
用筷子将卤水一滴滴地点到豆浆里去
豆浆里凝固出了豆腐花
将豆腐花舀到豆腐格里
在豆腐格上压上重物
一板豆腐就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