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为什么不回我的信息?
“他到底为什么不回我的信息?”
“她为什么不能给我一点私人空间?”
这大概是我的闺蜜和我男朋友的兄弟最常听见的我们对彼此的吐槽了。
谈恋爱,不就应该24小时事事分享吗?情侣不就是该无话不谈吗?什么东西都不聊,感情不就冷了吗?真的不是我吹,我就算连加10天班躺在医院里吊水都能挣扎着起来给他发信息。
而他呢?他好像却可以手头一有事情就一整天不回我的信息,总是遇到什么事情都闷着不说,每当我抓狂问他“你到底是不是不爱我”时却又一脸无辜似乎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人家的台词每次都是“我觉得这话题没什么可说啊”、“我今天真的很忙”、“我累了我想自己安静会”……
姐妹们,真的是想起来就火大的要命。我简直无数次对他咆哮过“为什么你就不能回我信息和我多聊聊天?为什么你就不能遇到什么事跟我说而不是自己闷着不高兴?”
为什么?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进化心理学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男人和女人几乎是完全两个物种——我们的思维与沟通表达方式在人类进化的途中完全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为了解释这种差异,John Gray在1993年在他的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首次提出了洞穴期这个概念。经过数年后,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两性心理中广泛应用的概念。
“洞穴”被广泛定义为男性乐于解压的地方,且是男性情绪周期的一环。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我们引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
最早期的人类活动基本是采取男性外出狩猎,女性留守照顾家庭的模式。
当男性狩猎结束回归居住的洞穴的时候,往往是处于身心都已筋疲力尽的状态,已无力与女性进行过多沟通,采取的行为往往是自己在洞穴的角落里待着释放疲惫并为第二天的狩猎做准备。
同时,女性照顾家庭的任务决定了她们是广角视野;而男性则必须采取管状视野,从而最好的排除周遭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猎物身上以完成狩猎任务。
而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男性已经不需要再进行狩猎活动,但是这个“洞穴期”却依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里深植于男性基因之中。
当出现负面情绪与体验时,广角视野基因的女性倾向于采取倾诉的方式来获得认同理解从而实现抒发;而管状视野的男性却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同时负面体验带来的挫败与疲惫感导致他们需要进一步退回到自己的“洞穴”里,排除周遭干扰安静的思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来实现负面情绪宣泄。
比如啊,我们都遇到过突然间莫名其妙的,男朋友就好像很冷淡,信息不回电话几句,整个人都充满了低气压的气息。问他怎么了就一句没事,再问就是“你就不能让我自己待会吗?”
此时,我们女孩子真的就会充满了不理解——我是关心你呀!
有什么事你不能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吗?
不好意思,还真的不可以。
因为,男性的洞穴期其实本质上与我们女性的生理周期非常相似,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是非常正常的行为机制。
当男人感到疲惫,比起沟通,演化而来的基因会让他们比起选择和女人一样的倾诉方式,更愿意一个人躲进自己的“洞穴”,从而实现自我分化。
社会培养出的心理与表达差异
她总是喜欢分享自己的感受,他却对感受的表达十分封闭。
在上述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探讨了男女的生理机制是如何导致的这样的差异,但是仅仅就是这样而已吗?
答案大约是否定的。
尽管我们天生就被设置了一部分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但是在临床心理咨询上,我也深刻体验到了男人在表达感受方面的能力和需求。
那为什么他们在日常面对伴侣时会更加封闭呢?
其实啊,除了我们天生的差别,后天的成长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相信我——如果女性也从小被灌输“情绪外露是脆弱无用的”这样的概念,我们也会选择沉默。
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性别的意识并非天生,而是在出生后由社会培养的。女性通常被培养为柔弱以照顾家庭为重任的一方,而男性则必须强硬起来并承担保护的责任。
例如女性从小的玩具通常是洋娃娃等,而男性却是以枪械式玩具为主。
又或者,回想一下,从小到大你被说过多少次“女生没个女生的样子”、“女孩子家家的,说话一点都不温柔”之类的话?
而你又多少次说过“那个男生太娘了”之类充满了性别期待的话?
而这种性别养成机制之下,“情绪外显”则被社会定义为脆弱的体现,是不该出现在一个男人身上的品质。
女性在社会中也被培养了展现社交与依附性的意识,而男性则以独立性为意识中心展开活动。
女性的自我分化很大程度上由主观感受与社交关系质量实现;而男性是结果导向,他们的自我分化是在实现一个又有一个的目标中实现的;因此,男性就进一步会在面对负面情绪时选择沉默而不是与另一半沟通了。
同时,男女沟通如此困难的一个主要成因来自于双方对“聊天”这件事的目的理解相差甚远。
研究发现,女性将聊天看作一种加强社会链接与关系创造的工具,而男性则将聊天视作一种支配与创造有形结果的语言。
研究还发现,男性之间的社交行为往往以自主权为重要考量展开。而自主权则与一方抵抗被另一方控制的能力大小深相关。男性之间的沟通同时被视作某种程度上的谈判,至少以“谁会控制对话进程或这个控制是否被对方分享”的意图来展开。
因此,在男性意识中,一段对话的展开应当是目的清晰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而女性喜欢的“以聊天为目的的聊天”于男性的思维机制而言是难以理解的。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都有过吐槽一件事期望另一半给予情感安慰,结果他却开始讲道理的经历?
没错,因为对女性而言分享感受是一种加强链接并保持情感亲密度的方式;而于男性而言,他们则会本能的开始为我们思考解决方案。
因此,当男性在一段对话中看不到问题目标就会自然而然的试图中止这段对话,比如我们看见好吃的好喝的给他拍下来,他却“敷衍”的回个表情或者嗯啊哦,然后引发我们女孩子的抓狂。
你应该怎么办
相信我,没有人比我更知道男人爱答不理的洞穴期我们女生有多火大了。就算心理学知识我都懂,就算知道不怪他,可还是难免火气上涌——毕竟这也是我们女生的心理机制啊!
但是心理学上,如果你付出的并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那么你的付出我们就称为“无效付出”。
而心理学上两性交往的黄金法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对方希望的方式去对待他。那么下次遇到他进入洞穴期,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呢?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冲进他的洞穴。
当男人进入洞穴期,代表了他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疗伤;就如同前文我们讲过的,女生的疗伤方式是倾诉,而基因与社会经验决定了这种疗伤方式不仅达不到心理重建的效果,反而更会反向激发他的挫败感。
尽管我相信当面对洞穴期冷淡的他,女孩子们是十分不安的,自我防御机制会让你更想逼迫他与你沟通,从而侧面验证他还是爱你的这件事。
但是相信我,进入洞穴期这种行为与他爱不爱你无关;而你如果真的爱他,此时最应该的也是给他空间不要去打扰。
心理上来讲,强行突破他的洞穴期,与他而言代表他必须给你反馈顾忌到你,从而进一步增加他的压力感与疲惫感,深度触发他的回避机制,甚至将你与一些负面情绪在潜意识里直接链接在一起。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避免正向施压与冲突,侧面表达关心与支持。
在心理上不要归因为他不爱我等等理由,同时适当疏离,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同时,采取一些保持了距离感的关心表达方式,比如在他疲惫时默默准备茶和点心;又或者在他回来后准备一桌他喜欢的菜;再或者简单的告诉他,他需要时你就在这里。
但是千万不要逼他开口!
重点在于,让他明白,在你的身边,他不需要伪装和掩饰,不需要有任何的不安全感,不必试图做那个所有人眼里的完美男人。逐渐的,他的洞穴期也会自然而然的减少了。
好了,姐妹们,这就是我为你们的那个他不回信息找的理由们了。
也是我在第101次为这事被气得半死深夜躺在床上默默落泪时的顿悟——
男人就是这样,如果他改了他大概也就不是男人了。
谈恋爱啊,女人真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