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医,不会「把脉」可不行!这篇通俗易懂的讲解送给你

身为中医,不会「把脉」可不行!本篇文章讲解细致,分析透彻,中医初学者的朋友们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在此建议大家收藏起来,常读常新。

1

脉诊的部位及分辨解析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 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
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右手侯阳气。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当作何论?
服药前;当辨证为用阳过度、不能收敛、寸尺多浮。
服药后;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
阳之要、在于能降,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当以收敛沉降为顺,中取可得。
阳之要、在于能敛,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当以收敛固密为顺、重取可得。
阳之要、在于能运,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当以鼓荡滑畅为顺,轻取可得。
简言之、两头小,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谓之-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1、能量足否;脉管之大小、有力无力而已、不必详论。
2、相火者;根于肾,先发动于肝,故相火不位者,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肝脉虽弦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表面柔和,内里刚劲,敌强我愈强】
3、用阳者;寸脉必浮,相火不位者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运动、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则相火不位者,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寸脉仍浮,即为阳明不降,相火不位,即可推断:失眠多梦、情绪焦躁、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绝经、闭经、断经、轻者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阳痿、性冷淡、不孕、流产、痛经、手足冰冷、抑郁症、失忆症、肌无力、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至简者,不论脏腑,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长夏脉稍缓,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以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关于寸、关、尺分候脏腑,《内经》以后医家各有论述,而主要的分候的观点是一致的,大多认为左手寸、关、尺分候心、肝、肾之气;右手分候肺、脾、命门之气。

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濒湖脉学 部位 诊法】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裔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大前一分,人命之上,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踪。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2

让中医切脉的经验程序化——推荐“五步思辨切脉法”

我们许多人对中医切脉的既佩服又疑惑,因为这的确是完全凭经验操作的。是自古以来衡量中医能力的一个标尺,俗称为“脉性”。从经验中学习经验,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一大难题。从经验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力求使其程序化,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完成切脉的定位后,大家都知道如何探查脉象是一个技巧性十分强的工作,也就是说,在找到寸、关、尺三部后,如何鉴别脉象结果呢?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可以把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程序来操作,结果变得很容易探查脉象,并可以用一首歌诀概括如下:首分浮沉,二辨虚实;三去长短,四算疾迟;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一、首分浮沉

什么是“首分浮沉”?现解释如下:
① 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表往深层逐渐探查的,首先轻触皮肤(即“举”),即可探出脉象是否浮脉;无浮脉则又加压(即“寻”),在这个层次可触到许多脉象;然后第三种力量即“按”,此时检查是否沉脉。所以实际上“首分浮沉”是按照指头用力的顺序来探测脉象的位置。
②在区别浮、沉过程中,可根据是否浮脉或沉脉来区别与浮、沉相关的脉象种类,它们是:
浮脉类——浮脉、濡脉、革脉、芤脉、散脉;
沉脉类——沉脉、牢脉、伏脉。
③ 区别了浮脉类和沉脉类,在辨证诊断上可指明表证或里证。

二、二辨虚实

什么是“二辨虚实”?现解释如下:
① 在完成浮与沉两类区别后,既知道了病证是表证或是里证,还要知道正气和邪气的关系(虚证或实证),而实证和虚证在脉象上的区别就是虚脉和实脉。所以探测脉象的第二步是区别脉象的虚与实(有力与无力)。
② 在区别脉象的虚或实(即有力与无力)时,又可区别与虚、实脉象相关的其他脉象。
虚脉类——虚脉、微脉、弱脉;
实脉类——实脉。

三、三去长短

什么是“三去长短”?现解释如下:
① 长脉与短脉是两类在脉形上有十分明显特征的脉象,手指触及脉管即可区别是长或是短。
② 在作寸、关、尺三部探测时,首先区别出脉象的长脉、短脉,然后才能进一步探测寸、关、尺的脉象。
③ 在区别长、短脉时,可以同时察知其他相关的脉象,如:

长脉类——长脉、弦脉、细脉;

短脉类——短脉。

四、四算疾迟

什么是“四算疾迟”?现解释如下:

① 在确定好脉的脉位(脉位者左右辨长短弦细,上下看浮沉)和脉势(脉势者虚实也)后,接着就是脉搏的频率和节律问题。

② 与脉搏频率与节律相关的脉象有8种:

脉率——数脉、疾脉、迟脉、缓脉;
脉律——促脉、结脉、代脉、散脉。

五、五察脉形

什么是“五察脉形”?现解释如下:

① 在完成以上四步探测后,即可区别23种脉象,余下的便是以脉形为主要特征的4种脉象,它们是:洪、滑、涩、紧

② 除洪脉独特外,滑与涩相对而言,紧脉与涩脉相对区别。而洪脉出现的时机多在夏季或是发热性疾病(阳明热盛或温病的气分阶段),或是危重病的最后阶段,可以从其他信息获得提示。

六、样样皆知

什么是“样样皆知”?现解释如下:

① 这是最后审查的时机。做到这一步时,对脉象的脉位(左右上下)、脉势(虚实)、脉率(疾迟)和脉律(结代)、脉形(洪紧滑涩)等已经心中明了,不再是“指下难明,心中难了”。

② 将所有的信息予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A:将所有的脉象信息如过筛一样在脑中用28种脉象的定义过筛一遍,能用独立脉象名定义则用独立脉象名定义,否则用相兼脉象法定义脉象。

B:审查所得脉象与望、闻、问、诊所得信息的相符程度,然后决定脉象的真假,决定脉象在治疗决策上的取舍。

C:细分寸、关、尺的问题:病情复杂、病因不明、病位不明时分寸、关、尺仔细检查,否则可以不分。

举例:

第一步浮沉,测得:脉位——浮;

第二步虚实,测得:脉势——虚、软;

第三步长短,测得:脉位——寸关尺三部皆有;

第四步算疾迟,测得:脉律、脉率——正常;

第五步脉形,测得:脉形——如丝线;

第六步综合,还有信息:病症四肢无力、面色淡黄、头重嗜睡、口淡无味、大便稀、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腻;

以上脉学的体会,临床用来很是得心应手。要有这个技术的前提是:1)心里真正明白每种脉象的概念;2)多多临床实践。

3

常见病脉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应指圆滑,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诸证。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来大去长。

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主病: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瘀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代脉:脉有歇止,止有定数。

主病:脏气衰微。

分析:脏气衰弱,元气不足,使脉气不能衔接。

4

正常脉象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早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称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气,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沉取不绝。

此外,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

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瘦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别。

另外,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可不显现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的背侧,名曰“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飞脉”。这都不属于病脉。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中医-医脉学专著中主要记载的病脉有28种,然而根据脉位、脉率、脉力、脉形、脉流的流利度及节律等划分的脉象往往是混合构成,有些病脉是两个以上单一脉复合组成的脉。

例如,感冒之脉见浮数(风热感冒)、浮紧(风寒感冒)、沉迟(阳虚感冒)、细数(阴虚感冒)。临证见细脉为诸虚,也见湿阻之候;滑脉者为妊娠之脉,也见痰饮诸候,食内停之征。

脉诊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在临诊中也有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同时,一种脉象可见多种病证,一种病证又可以出现多种脉象。这些只有通过四诊合参才能够辨别清楚。

诊脉只是一个诊查的途径,需要病人和医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温馨提示:以上图文仅供中医临床思路参考,如有症状,请及时就诊专业医生。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0)

相关推荐

  • 搭脉口诀

    ​中医搭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 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 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 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 (郭按: 焉字在这里头 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 浮轻取,重按无 ...

  • 15脉象不同特点五个分类①五个确定病位的脉象

    中医27种脉象临床辨别,从这节课程开始,我们就要单独的讲解中医27种脉,它的临床意义以及辨别方法,以及配套的舌象, 上一节课程,我把27种脉分为三类:阳偏盛的脉.阴偏盛的脉.以及学血分病的脉. 本节课 ...

  • 中医的诊断 (望.闻.问.切)|祖传四代名医杨晋

    中医的诊断(望.闻.问.切) 图片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文字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修心人生] 繁华闹市静心,烦躁恼怒静心.看破世事空心,享受人生悦心.世间诸事在心,诸般美景源心. [ ...

  • 身为中医,不会把脉可不行!这篇通俗易懂的讲解送给你

    -1- 脉诊的部位及分辨解析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 ...

  •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中医必学(建议收藏)!

    本  期  导  读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 ...

  •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中医必学!

    本  期  导  读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 ...

  • 老中医眼中的「癌症」,受益匪浅!

    对突然来临的重大疾病,那些魔鬼一样挥之不去的癌症阴影,我们除了恐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收集了几个代表性的中医说法: 李可: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 吴清忠:长期保持血气的充盈就可以避免癌症. ...

  • 话中医南方人参「绞股蓝」

    绞股蓝 绞股蓝又称天堂草.福音草.超人参.遍地生根.七叶胆.五叶参和七叶参等,属葫芦科.绞股藍属多年生草本攀援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日本称之甘蔓茶.其命名主要依据明代朱棣 ...

  • 论头晕 ——杨维杰头晕,在中医辄以「风」...

    论头晕 --杨维杰 头晕,在中医辄以「风」论.内经曰 : 「诸风掉眩 , 皆属于肝」透过肝与大肠通 , 取大肠经之曲池穴或三间.灵骨等穴 , 治疗头晕皆甚有效.曲池为合穴 , 合主逆气而泄.又< ...

  • 老中医眼中的「癌症」

    对突然来临的重大疾病,那些魔鬼一样挥之不去的癌症阴影,我们除了恐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收集了几个代表性的中医说法: 李可: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 吴清忠:长期保持血气的充盈就可以避免癌症. ...

  • 中医所说的「发物」,类风湿患者到底该不该吃?

    类风湿常反复发作,需长期治疗和护理.除了如何治疗.如何用药外,想必就是饮食上的禁忌了. 其中,「类风湿患者能吃"发物"吗?」被提问频率最高. 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怎样吃才健康?发物真 ...

  • 杏林荐书|一本属于中医人的「秘密花园」——《本草言歌》

    <满庭芳.静夜思> 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 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缩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