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印里的中国文化

印章在我国出现于殷商时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凭信法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以及工商往来,无不以印章取信。及至今日,印章在我国以及全世界仍有着广泛应用。除了实用功能,印章也被赋予了高妙的艺术属性。自甲骨、金文、小篆、缪篆、隶、楷等文字的不断演绎,乃至各个时代、民族、区域的文化、审美因素和制作手段的不同,使印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先后衍生出先秦、秦、汉、魏晋及唐、宋、元的各式印章,以及明清以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印风鱼龙变化,各臻其妙,形成中国独有的印章(篆刻)艺术。

目前,正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展出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便是以中国印文化的视角,遴选和展示了古代玺印、流派印章、精贵印谱、美石、美雕展品,共计562件(套),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据了解,本次展览以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品为基础,同时向西泠印社、河南印社及海内外藏家广泛借展,是一次精心策划、多方助力而成的篆刻文化综合大展。

展览策展人、篆刻艺术家韩天衡表示,之所以称之为“印文化大展”,是因为此次展览囊括了印文化几大方面:比如周秦两汉的古玺和明清文人流派印章,古代的印谱;又如展览展示的精美印材——田黄、鸡血、荔枝冻、芙蓉、艾叶绿等等;以及历代名家雕刻印钮,其中包括圆雕、深雕、薄意等。而之所以称之为“大”,是因为其中珍贵的古印谱就有140余部,周秦两汉的古玺印精品有130余件;明清流派印章包括明代的文彭、何震、苏宣及清初的程邃、林皋等,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邓石如的皖派以及吴让之、徐三庚等,以及之后的赵之谦、胡匊邻、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名家印章有100多方;珍贵美丽的印石也有100多件,包括86斤重的顶级鸡血石、800多克的大田黄。

咸阳丞印 秦封泥

除了数量之“大”,此次展览更加突出的特点是展品级别高。古印章部分,从先秦的官私玺,到秦汉的官私印与封泥,再到魏晋南北朝、宋元印章,以至明清以来流派篆刻共240余方,其中不少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孤品。比如,“关中侯印”龟钮金印,是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的镇馆之宝,这方金印凿刻精良,布局饱满,整体形象生动古拙,为汉官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而流派印章,从文彭、何震、苏宣等明代大家及400年以来的名家杰作都有展示。其中浙派、皖派全员登场,吴让之的奇品——暮年所刻的方竹四面自用印,也难得亮相。近代著名画家任伯年,早期也曾刻印,展品中有一方他仅存于世的自刻印章。西泠印社中保存了吴昌硕12方田黄印章,此次借出其中9方。展览中,还有一方吴昌硕给好友高邕之刻的“邕”字印,边款“香补”,这是吴昌硕在三十几岁的时候用的斋号,也是其刻印里唯一所见。又如来楚生是刻佛像印的高人,此次就展示了他在象牙上刻的绿豆大小的袖珍佛像印……

“关中侯印”龟钮金印

臣翳 汉玉印

高章宦者

韩天衡介绍,元明时期,尤其是明后期,由于易于镌刻的青田、寿山的叶蜡石广泛引进印坛,加之原钤古玺印谱对上古经典玺印艺术的传播、学习、借鉴,令不甘寂寞而嗜好篆刻的文人们都乐于叩石治印,标榜出秦入汉,遂成了印坛的主体,且代不乏人,从而造就了明清篆刻流派印风的勃兴。明代的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乃至清代徽、浙、皖印风及一些杰出印人的相继涌现和对印石边款艺术的开拓发挥,在古玺印高峰之后,又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它区别于古玺印以诸侯国、时代、区域为特征的印风,成为以个人或以个人为核心的诸多印派。这些印人和他们的印作,分朱布白、计白当黑、诗心文胆、各呈风流,也成就了印文化中一道独特奇妙的风景。

文彭《琴罢倚松玩鹤》

何震《听鹂深处》

而这批文人对传统古玺印的重视,也促成了印谱的出现和发展。如今,我们能读到的存世“明清古玺印谱”就有约700种,这些印谱不仅具有学术研究、收藏、市场、艺术等多种价值,也为后人的学习和摹刻提供了范本。“宋元及明前期的印谱都是由工匠大而化之地翻刻于木,不免形失神丧、古意尽失。而使印谱真正还原古玺印的本真、得见玺印典范的,当数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采用原印钤盖而成的上海顾从德辑藏的《顾氏集古印谱》。自此,恩泽印苑,风气遂开。” 韩天衡说。此次展览的古印谱部分,即是从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玺印钤盖的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开始,展出了明代范汝桐辑《范氏集古印谱》、郭宗昌辑《松谈阁印史》、苏宣刻《苏氏印略》、张灏辑《学山堂印谱》,清代周亮工辑《赖古堂印谱》、黄树穀辑《孝慈堂印谱》、汪启淑辑《飞鸿堂印谱》、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以及篆刻名家印谱共140余部。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吴熙载《方竹四面印》

中国印章艺术自成源流和体系,内涵深邃,除了印章和印谱之外,印材、印钮也是印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印材,伴以杨玉璇、周尚均等雕钮高手的加持,美石配美雕,有着夺人心魄的魅力,吸引更多爱石之人的追慕。此次展出的清代将军洞芙蓉旧印,其色如荔枝白,既糯且透,非常洁净。上面雕的是龙纹,方正饱满,配以官帽钮,是造办处为宫廷所用制作的印章。芙蓉石还有很多其他颜色,包括黄色、红色、绿色,甚至黑色,有“三阳开泰”“五福临门”等美誉。而在展出的田黄作品中,有一件19世纪福州的雕刻大匠林清卿的作品。他把中国传统的绘画搬到了石材雕刻上,借鉴了石材上的隙、裂、皱等天然瑕疵,将各种花纹变成巧雕,开创了非常重要的一门装饰工艺。

林清卿雕薄意田黄(寿山石)

刘硕识雕寿山峡江险水(寿山石)

杨留海作鸡血长方章(昌化石)

姚仲达作鸿运当头鸡血巨章(昌化石)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情致,一石一故事,从周秦两汉的古玺印,到明清文人流派印章;从古代的印谱到以“四大国石”为主的珍稀印材……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而言,此次展览也许只是豹之一斑,但对于爱印人乃至广大观众而言,无疑有着一斑窥豹的效应。

(图片由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提供)

责编:李晓霞

(0)

相关推荐

  • 学术 |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韩天衡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 韩天衡 四.印人倾诉于印款里的奇思妙想 印面唯枣栗之地,有作为的印人犹能小中寓大,尺水兴波,印款的篇幅远过于印面,聪慧的印人岂有不大做其文章而尽情发挥的?! 以窄义论之, ...

  • 韩天衡 岁月塑我,我塑我心 毛时安

    . 诚然,笔墨.造型.结构,乃至计白当黑.气韵生动,一幅画.一张字.一方印--真纯妙到极致,背后支撑它的,我以为还是有关于文化的八个字,即:诗心文胆,推新出新.         这些日子,韩天衡白天黑 ...

  • 畅销10年,珍藏版《篆刻三百品》全新上市

    200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篆刻三百品>,常销不断,深受诸方好评.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了,本着奉献精品的态度,我们对全书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修订,重新打磨,推出了<篆刻三百品&g ...

  • 关于印谱研究的几点建议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6期 总第78期 | 文/张炜羽 西泠印社理事 韩天衡美术馆馆长 受西泠印社委托,让我谈一谈关于印谱.印谱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今天的话题是" ...

  • 学术 |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韩天衡

    在当代篆刻界,方去疾先生是杰出且重要的一位大家(图一).就我的认识,他在印学(包括篆刻)领域里的贡献至少是有三个方面. 图一 <去疾印稿>书影 一.钩陈索玄,梳理流派,正本清源 自19世纪 ...

  • 方寸之间有大美 陈俊珺

    . 方寸之间有大美 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 . 近日,"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印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包含着印章.印谱.印材等多个方面. 本次展 ...

  • 学术 | 印谱制作的发展

    印谱制作的发展 韩天衡 古玺印的出现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三方 (图一)不是直接发掘的,1935年,黄濬(伯川)在殷墟地摊上发现三枚殷商出土的古玺.但很奇怪的是整个漫长的春秋时期没有发现过印章.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展品介绍 | 《黄秋盦印谱》的特殊意义(韩天衡)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我们中国的篆刻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但把印章制成印谱,从最早的北宋杨克一< ...

  • 香烟盒上印阳萎与中国文化传统,有半毛钱关系吗?

    针对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口.骷髅等"重口味"警示图标,全国人大代表.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段铁力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目前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法 ...

  • 麻将里的中国文化

    麻将是大众娱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有人称之为「国粹」.不过,又有多说人知道麻将的由来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呢? 中国古代有三种游戏流传至今: 1.围棋.围棋似道,产生于原始社会,三百六十子毫无贵贱,一 ...

  •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曾读李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由此,才知在古代筷子有个比较典雅的名字--"箸",但总觉得太书面化了,不如"筷子 ...

  • 汉服里的中国文化 

    <周易>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黄帝.尧.舜这样的古代圣明君王,只是把衣裳穿得很得体,便将天下治理好了.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 ...

  • ​​方晴君(台湾):是心心相“印”?还是心心相“硬”?(题图照片/方晴君)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有哪些正着读、倒着...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有哪些正着读.倒着读都很棒的诗歌? ​​​​

  • 实事求是,心纯见真: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_地方要闻_人民论坛网

    实事求是,心纯见真: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 2021-04-16 15:3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09年,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受邀在清华大学举行演讲,演讲后的答疑环节,有位中国 ...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牛

    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撒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沟通天地间的气息,融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和世世代代生成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