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王粲(177年汉灵帝熹平六年-217年2月17日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长安,其父时任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随父西迁,在长安见当时著名学者蔡邕,深为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王粲往荆州依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表病卒,子刘琮投降,王粲遂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晋爵魏公,魏国建,王粲官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从曹操南征孙权,北还途中病卒,终年四十一岁。王粲善属文,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 ,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七哀诗》(三首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若水点评: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长安,诗人的父亲当时担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诗人随父西迁。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当时十六岁的诗人往荆州依附刘表,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苦难的现实迫使身为贵公子的诗人一再逃难,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深感领略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这首诗就是反映他离开长安时看到的乱离景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诗起始六句说明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的原因、将要去往的地方以及亲友送别的场面。董卓之乱后,汉献帝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西京”即指东汉时期的长安),长安城一片混乱,毫无章法,董卓和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人民造成灾难。无奈之下,诗人只有再次迁移(“复”即再次,第一次是两年前从洛阳西迁至长安),离开中原故土,委身于荆州的世交刘表(“中国”即中原地区;“荆蛮”即指荆州,当时经济文化条件不如中原地区发达,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

中间十句描写了“豺虎”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悲惨景象,突出了一个饥妇弃儿的典型事件,将充满死亡离乱的社会现实具体而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诗人离开长安后在路上见到的是累累白骨遮蔽原野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在这战乱凋敝之中,诗人抓住一个事件深刻描写:一个饥饿如柴的妇人,将怀抱的婴孩遗弃在路边的荒草之中。婴儿的哭声撕裂着母亲的肝肺,但饥饿的妇人无力回头,终于洒泪独自走去,心里想着,嘴上说着:“母亲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保全我们母子双双呢?”(“孩子啊。如果你命大,会有好心人收养你的!”)战争与饥馑,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还有什么能甚于母子离散呢!诗人不忍细听,驱马远去,也以此情境写出自己远离故土亲人的孤独凄怆之情。

最后四句诗人感慨今昔,比对当前离乱现实,追思盛世明君,流露出期待安定生活的愿望。“霸陵”是西汉初期创下“文景之治”的贤君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下泉”即指流入地下的泉水,又是《诗经·国风·曹风》中的一个篇名《下泉》,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诗人越过灞河,登上南岸霸陵的高坡,回首眺望长安城,感慨万千。陵墓中埋葬着昔日在长安创建太平盛世的一代明主,而今国家动乱,民生凋敝,诗人深切领悟到《下泉》诗的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全诗在沉痛悲凉的哀思中终结,寄古以思治。

这首诗写得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评其为“冠古独步”。其以典型事件的重点描述来映衬家国社会的重大变迁,这种写法的艺术特点对后世唐代的杜甫有一定影响,清代何焯在他的《义门读书记》中说:“'路有饥妇人’六句,杜诗宗祖。”

《魏·俞儿舞歌·安台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
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
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李都蔚点评:

《魏·俞儿舞歌》属《乐府诗集》中《舞曲歌辞》之《杂舞》。《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从帝为前锋,号板楯蛮,勇而善斗。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歌舞,高帝乐其猛锐,数观其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本歌曲四篇。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宋书·乐志》曰:“魏《俞儿舞歌》四篇,魏国初建所用,使王粲改创其辞,为《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后於太祖庙并作之。黄初二年,改曰《昭武舞》,及晋,又改曰《宣武舞》”。

由上述记载可知,《俞儿舞歌》即汉高祖刘邦所作《巴渝舞》的变体。古代巴渝地区(今四川省东北部、陕西省西南部、重庆市一带)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畔的少数民族賨(音【cóng】)人(今土家族的主源),勇猛彪悍,且善歌舞。他们的民间武舞周初即传入中原,被采用为军队乐舞。楚汉相争的年代,阆中(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人范因(应该是范目)曾协助刘邦作战,所以刘邦根据賨人的歌舞制定了大汉王朝的四篇《巴渝舞》——《矛渝》《弩渝》《安台》《行辞》。

东汉末年的王粲、拟作改创,写下魏《俞儿舞歌》四篇——《矛俞新福歌》《弩俞新福歌》《安台新福歌》《行辞新福歌》,以述魏德。及魏代汉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更名“昭武舞”。

“庶士”指军士;“绥”是安好的意思;“式宴”即“式燕”即宴饮的意思;“九有”即九州,“有”为“域”的借字,指疆域;“荷”指承载;“天宠”即上天的恩宠。全诗的意思是:武力已经平定了天下,将士们都平安归来,大庭广众之下奏响胜利的乐曲,在丰盛的宴会上宾客与将军们一同畅饮。文德昭昭,武威煊赫,九州安定,百姓富足。这一切都仰仗上天垂佑,国运将千年流远,万古绵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