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候很无趣,幸亏还能读读书、看看报……

     【父亲的精神遗产】

  读书看报成习惯(1)

小时候,我记得在故乡的稻场上看过一个露天电影,片名应该叫《爱情与遗产》,讲述一位革命前辈的家庭故事,他死后留下的遗产竟是身上的几块弹片,而不是巨款,所以冲着利益而来的儿子的女友离开了……

那时我在上小学吧,看了电影以后,我才知道了一个新词语“遗产”,也懂得了它的含义和死亡有关,万万不能乱说乱用。还在我不懂事的时候,经历过爹(鄂东方言指爷爷)和婆(鄂东方言指奶奶)的过世,因为父亲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子女,所以没有分家、分遗产的矛盾。何况,贫寒之家也没有遗产可言。

现在,一晃父亲过世了13年,我该好好想一下,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呢?父亲固然留下了一些物质财富,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更值得我们子女去继承。于是,我在回忆之中写出这一组文字,纪念我的父亲,也纪念我的那些成长岁月……

一、 读书看报成习惯

父亲常说:“穷莫丢猪,富莫丢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的书多胜大丘,不耕不种自然收。白天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盗贼偷”……

浠水是传统文化教育之乡,自古人才辈出,所以到处流传着名人的故事:北宋浠水名医庞安时和苏东坡之间交游唱和,明朝阁老(宰相)姚明恭和兵部尚书熊文灿挽狂澜于既倒的传说,清朝浠水籍状元陈沆殿试的传奇,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的英雄壮举……

父亲善于就地取材,运用当地丰富的名人素材、熟知的老话(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增广贤文》等来教育我们。他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所以我的启蒙教育就是在家庭完成的,相当于现在的孩子提前上了辅导班,所以我的学习能力从小就得到了一些培养。

那时,乡村公费订阅的中央、省、地市的三级党报党刊,众人大多争抢着传阅一份《参考消息》,了解国内外一些热点话题作为谈资。而父亲只顾挑选一些文化教育、文艺副刊类的文章,作为我的课外读物,耐心地指导我阅读和发散思维。他还先后带回来《王老师谈作文》《浠水县志》《诗经译注》等书籍,尽可能给我讲解一些内容,进一步开阔我的视野。

想一想,人生有时候很无趣,幸亏还能读读书、看看报。在鄂东的乡村生活之中,读书看报是难得的一份高雅的享受,可以让思想逃出大别山和长江的包围圈,还可以收获绿色田野之外的精神食粮。

读书看报的习惯,如同饮茶,很早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年少失恋之后,我可以品读唐诗宋词来自我疗伤。在单位默默无闻之时,我可以坚持学英语学专业来提升自己。在人生大起大落之时,我可以翻开《道德经》《六祖坛经》来化解眼前的迷茫……

父亲重视子女的内涵式成长,重品行和重能力。尤其是在教育上的投入,他几舍得用钱,从来不用多考虑。按说,大学毕业了,农村孩子就该回报家庭。而我工作8年后,辞职脱产去读研。父亲知道了,完全赞同,还笑呵呵地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父亲爱援引古话说:近重人材远重衣。还有一句俗语:驴子屎,外面光。他说,人呀,还是要“肚子里有货”“有墨水”,有文化有能力,才好安身立命。仅仅靠一时的穿着打扮来抬高自己,能起到多大作用?有时搞不好,还会招人耻笑呢!

从1992年起,我陆续有文学作品公开发表。于是,每次有样报样刊,我总要邮寄一份给老家的父亲。父亲爱读我写的家书,说钢笔字越写越流畅,语言明白晓畅,如在眼前“答嘴”一样。后来,他无数次读到我发表的“豆腐块”,他念给家人听,带给朋友看,背后多次表扬我,甚至有些文章的段落竟能脱口而出……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学阶段,父亲多次劝我学门过硬的技术,不管什么朝代都“吃得开”。他怎么也想不到,从小潜移默化的报刊阅读,却引入我走上了新闻学术之路。我后来在湖北高校教新闻和广告的时候,他因病过早地离世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