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普天下“李焕英”永远快乐 ——观亲情主题影片《你好,李焕英》有感
像我们这种年龄,在小时候,只要能看部电影都觉得是件非常庆幸的事。“也不管呀路迢迢,我情愿多辛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手机普及人间,一机在手什么内容都有。我逐渐对“电影”有点排斥。总觉得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每年春节,老婆会缠着我,要我陪她一起去“万达影城”看贺岁片,但总被我断然拒绝,她总是失望地“千里走单骑”。可是今年的大年初二,在一场家庭聚会上,我看到内侄女在酒席上端起酒杯,眼含热泪、饱含深情地对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这超常的举动让我感到很纳闷。究其原因,是因为她刚刚看完《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她被里面的情景感动的。此情此景,激起我去影城观看这部电影的欲望。当即,我就在手机上定下了今晚(初三)的这部电影票。
《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担任编导和主演。影片根据她生活的亲身经历加工而成,片中李焕英的生活原型是贾玲已故的母亲。电影讲的是2001年的某一天,贾晓玲刚刚考上大学就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已经成为过去时的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她清楚,每个妈妈,都不是生来就是妈妈,她们都曾拥有恣意飞扬的青春和可以自由选择的人生。所以,她为了母亲的幸福,她极力撮合李焕英和厂长儿子沈光林在一起,闹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剧情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与此同时,贾晓玲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晓玲天真地以为超时空来到了这片“广阔天地”,她可以凭借自己超前的思维和能力,让母亲“大有作为”,但结果却让晓玲感到意外......看完这部电影,我可以大胆地说,大多数观众都能得到笑与泪的体验,并且笑点密集,笑就能让你笑得前俯后仰,泪就让你流得稀里哗啦。同时,又让你感受到她们真挚的情感,显得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真正做到煽情而不滥情。当然,这也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时刻,以及所有观众情绪高涨点。它更像是投到你心灵深处的一颗强力催泪弹,你想不哭都不行。正如岳云鹏所说:“它没有在挠你,它没有在抓你,它就是在慢慢地刺你的心”。这句话从我座位前后左右传到我耳朵里的纸巾摩擦的声音就得到最好的佐证,更能从我老婆一把鼻涕,一把泪中得到验证。
拨开本剧的笑点和泪点的成分,《你好,李焕英》就像贾玲在帮普天下儿女写的一封家信。透过时空的穿越,我们清晰地看到“母爱女孝”的催泪故事。李焕英因车祸离世后,贾晓玲原本被封存的记忆,逐渐被想起:用她自己的话说: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可能是我妈的貂”,她小时候就是一个不让妈妈省心的女儿。从小到大她除了能吃之外,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成绩永远是班上垫底的那一个,在学校的一次次“惹祸”妈妈厚着脸皮受着老师训斥。她印象中最深刻的场景,就是妈妈听着班主任的训斥,抬不起头的样子。高中毕业后,她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为了哄妈妈高兴,骗她说考上了本科。妈妈兴奋地大宴亲朋,却以一种最难堪的方式知道了真相,在大庭广众之下丢尽了脸面。回家的路上,贾晓玲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结果妈妈却只是温和地笑笑,告诉她,自己相信女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会给她买最好的汽车……这些故事很普通,普通到让观众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和自己的母亲。影片中母亲的“润物细无声”的爱在悄无声息地蔓延着,也浸润了观众的双眼。“妈,我现在是一名喜剧演员了,有很多很多人喜欢我”。这是贾晓玲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影片中贾晓玲的母亲总多次重复说:“我只想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晓玲清楚,在妈妈心里,即使晓玲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依然是妈妈最爱最爱的女儿。只言片语,舐犊情深我即使穷尽汉语大词典也显得表现苍白。作为母亲的李焕英,就像普天下众多的“李焕英”一样。当然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她总把面子、荣誉放在一边,将儿女的健康快乐放在首位。也正因为这淳朴无华的亲情的魅力,才显得“李焕英”这位母亲的代表朴素而伟大。细想想,我们的“李焕英”(母亲),不都是这样吗?哪怕我们是茫茫人海中最普通的那一个,他们也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把最好的东西一股脑地给我们。由于疫情,今年很多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可以肯定地说,父母给他们的爱绝对不会缺席。也许这,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Hi,Mom》的原因吧。古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今有贾母爱女。由此,我想到自己的妈妈。在我的心目中,小时候的家庭生活是太艰难了,生活的重压,经济的拮据,再加上爸爸由于响应国家号召从东海多种经营局返乡回家务农,由于生活过得非常不如意,他动不动的摔盘砸碗,没完没了的打骂我们,使妈妈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但她为了改变家庭面貌,为了让儿女们当时都能从“农门”跳向“城门”,她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白天顶着烈日和寒风,晚上披着星星和月亮,也不知她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不会忘记,那时,我从市区晚自学回来时,总有一个熟悉而永远不变的身影坐在火炉旁。有时她实在太疲劳了,就闭上眼打瞌睡。但无论我怎样蹑手蹑脚,总会把她“闹”醒,然后,她不知从哪来的精神,从炉子上盛上早就备好的饭菜。虽然是粗菜淡饭,但我吃得比山珍海味都香,因为它寄托着妈妈她对我的爱。在我的记忆中妈妈不喜欢吃肉,喜欢吃玉米稀饭,逢年过节,家里加些肉末,也总是给我们吃。做儿子的我深深知道她当时哪是不喜欢吃……当她耗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血,躺在客厅小床上,安详地望着满堂儿女时,任凭我们怎样推着她,摇着她,也不问我的姐姐怎样千呼万唤,总唤不来她的一声回应。那时做儿女的我们多么渴望用推、叫,把她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呀,让她永远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以尽儿女之孝。但迟了,已经迟了。最终还是用无尽的泪水送别她,告慰她远逝的英灵,但就是泪撒如雨也始终表达不了对她深深的思念和愧疚。每次去妈妈坟前去烧纸,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酸楚:当我们现在都有能力孝敬母亲时,可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可是世上最大的悲哀,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儿女们心痛的事了。我常常做梦,因为我知道只有在梦里才能有机会孝敬她,是呀,在梦里,在梦里,只有在梦里。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我在奋斗、父母安好。影片中晓玲穿越时空地报答母爱,但这种尽孝毕竟是一种幻觉、是一种想象、是一种心灵的安慰。为了不让剧情中的故事重演。我们就该趁父母健在,好好珍惜,别再等,别让自己留遗憾。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排解下对父母的思念。如果父母在身边,可乘着春节假期带他们去看看这部片子,算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也让他们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亲情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我们做儿女的知道他们的不容易,我们很爱他们,他们一定会得到巨大的心灵慰藉、露出会心的微笑。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千百年来,虽经岁月沧桑,日月轮回,而孝义始终作为人间亘古不变的美好情操,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发酵,为世人传颂。“教育”中的“教”字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正是教育我们,为人首先懂得孝敬和感恩,其次才是学习和成长、成才。贾玲与母亲的一段让人泪奔的隔空对话:“妈,我好想你”的情景再不能在我们生活中重现了。纵阅千古,遍访古今,有许多人,许多事因行孝,感天动地,流传至今,无论年代多么久远,不管是在华夏大地。其实“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孝是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孝是孔子“父母唯其疾之忧”;孝是东汉孔融四岁让梨;孝是“香九龄,能温席”;孝是晋代王祥“卧冰求鲤”;孝是明代朱冲秋“割股为羹”。孝同样是董永卖身葬父和汉文帝刘恒长年伺奉病床上的老母,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尝汤药……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他世间最不能等的是什么?没有想到,比尔·盖茨说的不是机会,也不是什么商机,也不是说什么这个、那个不能等。比尔·盖茨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真的不能等,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不知是否有人记得:有位河南小伙叫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张尚昀无奈地申请休学,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老母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懂恩、感恩、报恩父母长辈,我们不一定都做到像张尚昀那样。我想,哪怕你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祝福,一次短暂的视频,父母也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见,孝就是我们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灵里盛开的鲜花。但她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更持久、散发的清香更怡人。
“就算我不出生也没关系,我就希望我妈开心我妈不受委屈”“如果有来生,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儿了,希望我能做你的妈妈,教你走路、说话,带你去见这个世界有多大,陪你一起走过所有的坎坷和转折,就像你照顾我一样照顾你,这样,你就也可以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了。”晓玲,这位孝女用这个美好的想象,填补了心中的缺憾让观众一阵心酸,瞬间泪崩。我也忍不住泣不成声,差点就嚎啕大哭了。《三字经》上说:“入则孝,出则悌”。《论语》上曰:“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我扪心自问,这,我做到了吗?……
《你好,李焕英》这部诚意十足的喜泪交加影片,超越时空的想象,真情实感的动人,意料不到的结局,浮想联翩的撩拨,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想着电影的故事情节、自己的经历,以及天堂里的母亲。我忙翻身下床,用手中笨拙的笔写下了看完影片后的感动和冲动——衷心祝愿普天下“李焕英”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