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使命篇》第三十五讲:工作的心理层面 2024-05-02 12:52:03 37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完了生理层而,是想说明人不是机器人,所以不要试图去让去机器比效率,人自有人的优势。接下来要分享第二个层面,就是人与机器最重要的区别:心理层面。为什么要提到心理层面呢?先来回顾一下历史吧。西方国家特有的工作伦理所赞美与崇拜的不是工作。这种观点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可以远追溯至西元六世纪时的圣本笃,而非十六世纪的喀尔文。它崇拜的是[神职](calling),倡导所有的工作都是服务与贡献,所有的工作都值得尊敬。圣本笃会的修道士不只从事祈祷与教导的工作,也要在田野与厂房里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观念与作风打破了过去古老的信仰,过去认为“绅士”或“非奴隶的自由公民”不应该做劳力工作,应该把时间留给更高级的工作,例如学习,治国,市政工作,从军等。因此,古代的风俗)并非只有西方国家如此,大多数非西方文明也一样)是以人格阶级划分工作种类,体力劳动工作归属于卑贱者如奴隶、农夫、工匠;军人与知识工作则归属于有完整人格者。苏格拉底(Socrates)和西塞罗(Cicero,罗马的雄辩家、政治家与哲学家)都不信仰闲散,他们认为有完整人格者应该比阶级卑贱者更努力工作,并从事费神的、责任更重的工作。古代中国官员在结束成功的官履生涯、退休告老还乡后,并非就此过着悠闲而无所事事的日子,而应该从事其他更有生产力的工作,例如书法、绘画、写作等。根据孔子的社会伦理观,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维持社会和谐的必要活动。因此,工作既是负担、也是需要,工作既是诅咒、也是福赐。当一个人长到四或五岁时,就具备了工作的条件,学习人类的基本活动就是一种工作,也是发展工作的习惯。我们早就知道,失业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干扰,这种心理干扰并不是因为经济上的损失所引起的,而是因为失业会使人丧失自我尊严。因为工作是人格的延伸,是一种成就,是一个人定义自己与衡量自己价值的方式,所以在定义管理的三大任务时,德鲁克先生特别强调:“让工作富有生产力,让员工有成就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命题,在进行工作设计时,如何让员工获得成就感,方法之一就是首先要让员工获得成就,只有真实的成就才会产生成就感,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够自欺欺人,知识员工就更是如此了。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一书中,德鲁克先生接着说:“企业有一项重要资源:人。唯有使人力资源具生产力,企业才能运作。因此,使工作具有生产力,是管理的一个基本功能。在此同时,社会的机构愈来愈成为个人找寻生计、获得社会地位、进入社群、得到个人成就与满足的媒介。因此,如何使员工获得成就感成为另一项重要课题,也是衡量机构绩效的指标之一,并成为管理的一项使命。 ”总之,使员工有成就感意指把人们当成具有独特生理与心理特性、能力以及限制的生物,并具有独特的行动模式;不像其他资源,人具有个性、公民权、对工作有自主权,因此需要责任、激励、参与、满足、诱因、奖励、领导、身份地位及职责。或许未来真有可能出现不用工作的乌托邦,但是若真是有那么一天,绝大多数的人可能会产生重大的人格危机。所幸,完全没有任何迹象支持这种不用工作的乌托邦,因此,使工作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仍然是经理人的任务。《管理:使命篇》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 彭信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骐冀资本联合创始人、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专家与客座教授,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顾问。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赞 (0) 相关推荐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概括为:“1” 就是...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概括为: "1" 就是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 "3" 是指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三大任务: "5" 是指德鲁克列举的管理 ... 激励员工最有效的方法:让员工有成就 作者:康至军 来源:12个德鲁客(ID:peterdrucker12) 德鲁克说作为组织的三项任务之一--让员工有成就.他谈的不是让员工满意,也不是前两年流行的让员工有幸福感,而且这几个方面在德鲁克看 ... 《管理:使命篇》第二十五讲:利润目标 27 在上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们相继谈到了企业的七大目标.事实上,也唯有慎思及设定上述七个重要领域的目标后,企业才能接着处理"我们需要多少利润的问题",因为上述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都包 ... 《管理:使命篇》第十五讲: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 17 思考"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针对预期的变化做调整,也就是延伸及发展现有业务. 但是,管理阶层还需要思考"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有什么机 ... 《管理:实务篇》第三十五讲:报告里的三个陷阱 报告里的三个陷阱 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是什么?答案是管理者可以因此控制自己的绩效,掌控感让管理者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有更强烈的工作动机:想要更好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达标而已,因此会给自己制定出更高的绩效目 ... 《管理:实务篇》第十五讲:定义工作的内容 组织给经理人的工作并非可独立完成的工作,而只是助理工作. 接着说职位设计的陷阱,第三个:组织给经理人的工作并非可独立完成的工作,而只是助理工作. 话说每当我问及一名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时,十有八九都告诉我 ... 《管理:责任篇》第三十五讲:向前整合与向后整合 向后整合 一家公司可能需考虑"向后"整合至经济链的前段,例如配销商考虑整合制造,或开矿业者考虑整合制造,做烟草的考虑整合原料基地:或"向前"整合,既考虑让自己更 ... 《管理:使命篇》第二十九讲:重新定义工作 31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您为什么要做现在的工作?您是怎么理解手头的工作的? 这三个很有力量的问题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因为工作即可能是带来很高成就感的,也可能是完全乏味.吃力.极度枯燥无聊.这显示工作带给 ... 《为成果而管理》第三十五讲:发现企业的缺口 阅读: 相对而言,更为重要的还不是重新诠释企业正在做的事,而判断哪些事企业该做却没有做.我们在前期企业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市场分析和知识分析,将有助于发现企业还存在哪些缺口.(彼得.德鲁克<为成果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五讲:突破职场瓶颈 突破职场瓶颈 经理人发展注重个人,重点在使个人的能力,优点全数发挥,获致个人的卓越成就.外力无法激发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动机,动机来自内在.但是上司,公司却可能误导一个充满斗志的人,阻碍他企图自我发展的动 ... 《管理:责任篇》第二十五讲:移动迷宫 自绝于顾客和市场 还记得电影<移动迷宫>吗?一座迷宫的围墙将世界分成了内外两个,里面的人有的拼命挣扎,希望能够早日突破牢笼,有的则早已麻木并安于现状,甚至已经不再去思考外面是怎样的,因为里 ...